鸟巢的设计者是谁

如题所述

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结构特点十分显著。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场改造工程将于2020年初开工。

扩展资料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形,南北长333米、体的巨型空间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

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国家体育场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

参考资料国家体育场_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5

鸟巢的设计者是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的。

1、鸟巢的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

2、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扩展资料:

1、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

2、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土城路,东至安立路和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和北辰西路。

3、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有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英东游泳馆、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奥林匹克公园曲棍球场等10个奥运会竞赛场馆。

4、国家体育场“鸟巢”是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部,中轴线东侧,为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鸟巢    百度百科_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6

设计者是: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以及李兴刚等设计。

人物介绍:

1,雅克·赫尔佐格鸟巢设计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HERZOG)瑞士人,男,1950出生于瑞士的巴塞尔(BALE),JACQUESHERZOG曾在苏黎世联合工业大学接受教育并在那里遇到了PIERREDEMEURON.他们共同于1978年在巴塞尔(BALE)建立了HERZOG&DEMEURON建筑事务所。

2,皮埃尔·德梅隆(Pierrede Meuron),瑞士人,世界建筑界大师级人物,200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因与赫尔佐格共同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而尽人皆知。

3,李兴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曾荣获英国世界建筑提名奖、亚洲建筑推动奖、中国建筑艺术奖等20多项国际国内奖。

中方总设计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1969年出生于唐山乐亭县,1991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98年赴法国访问留学,参与了瑞士著名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的工作实践,也奠定了后来与其合作设计鸟巢的基础。21年的建筑设计生涯。

扩展资料:

鸟巢象征意义:

鸟巢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摇篮。

鸟巢场馆运营:

国家体育馆是国内首次根据国外PDP建设项目模式进行修建的建筑。所谓PDP模式,也就是国家公共和合办、共同运营的一种模式结构。

经过投标,最后确定,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北京中信联合体体育场运营有限公司共同组成项目公司,进行运营,负责国家体育馆的建设,维护和运营。

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代表国家,占有58%的股份,中信联合体,实际上有4个公司共同组成,他们占42%的股份,当中,有25%是外国投资。

因此,国家体育馆的建设属于国家批准的中外合资项目。中信联合体为项目法人,一共投资34.65亿,根据其与北京市政府的《特约规定》,中信联合体有限公司,将会有国家体育馆30年的运营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家体育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9-16

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两位都来自瑞士)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中方总设计师)等合作完成的。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

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关肇邺评价说,这个建筑没有任何多余的处理,一切因其功能而产生形象,建筑形式与结构细部自然统一。

评审委员会和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设计并搭建“鸟巢”不易,要让“鸟巢”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更为不易。据介绍,“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节俭办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鸟巢”共设10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两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

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将“鸟巢”的功能与周围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

同时,“鸟巢”在设计建设中,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场馆利用效率,除能够承担开幕、闭幕和体育比赛外,还将满足健身、商务、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成功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国家体育场将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此次尚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落户“鸟巢”,将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与国家体育场容为一体,不仅是对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的极好体现,同时对于提倡使用绿色能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国家体育场独家提供,安装在国家体育场的12个主通道上,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总容量130千瓦,对国家体育场电力供应将起到良好的补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2-17
鸟巢,这件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作品,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奥运会不仅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创造最好的成绩,而且吸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创造最伟大的作品。

鸟巢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许多看过“鸟巢”设计模型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的一个温馨鸟巢,是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的确,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让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刺。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许多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根据已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将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

参考资料:http://iask.sina.com.cn/b/10636756.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