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如题所述

一、海水的性质(温度、盐度)

★1.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因素:

纬度: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温度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高温度弯曲;寒流反之。

海陆分布:由于海水热容量大,陆地等温线一月份向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反之。

季节:同海区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海水深度:海水温度因海深而有变化,1000m以下变化小。

★2、影响海水盐度因素:

蒸发量与降水量:副高海区盐度高,赤道海区盐度稍低。

径流:北纬60°海区比南纬60°海区盐度低,长江口夏季盐度低。

洋流:暖流流过海区盐度较高,寒流反之。

海域封闭度:红海盐度高(副高,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无径流汇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波罗的海盐度低(温带海洋性气候,多云多雨;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大量径流汇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

二、海水运动

1.风浪:风(盛行风或行星风系)是主要动力。

2.潮汐:主要动力是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钱塘潮壮观:正值天文大潮;盛行东南风加推潮势;钱塘江顶托和杭州湾口大内小都加剧钱塘潮势头(亚马孙河河口、欧洲西部类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4
一、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水占地球水体总量的96.53%,是地球上水的主体。

2.海洋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参与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

3.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二、海水的温度

1.海水热量的收支

(1)太阳辐射——海水热量的主要收入。

(2)海水蒸发——海水热量的主要支出。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表层海水的水平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 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 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

3.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热容量的收支状况、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4.海水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

由于海水热容量大于陆地,海水的温度变化比陆地温度变化小;海洋上空的气温变化比陆地上空慢。

三、海水盐度

1.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2.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

(1)按纬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

(3)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波罗的海。

3.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因素

盐度增高

盐度减低

气候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淡水汇入

无河水、冰雪融水汇入

有河水、冰雪融水汇入

洋流

暖流流经

寒流流经

海水混合

高盐度海水流入

低盐度海水流入

结融冰现象

有结冰现象发生

有融冰现象发生

链接·注意

海洋表面水温与盐度、降水量、蒸发量从赤道向两极变化的特点不同。

四、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一天观察到两次,白天称为潮,夜晚为汐。杭州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如下图)



3.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理解要点诠释

考点一 海水的热量收支与海水温度

1.热量收入最大值并不在赤道,而在北纬20°附近;原因是赤道地区多阴雨天气,而20°N附近晴天较多。

2.热量收支平衡点大约在30°N附近。

3.赤道地区至30°N之间热量盈余,越接近赤道盈余越多;从30°N—90°N之间热量亏损,越往高纬亏损越大。

4.高低纬度之间海区的热量通过洋流运动和海水蒸发等达到热量平衡。

考点二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海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表层温度水平分布

同一海区:夏季>冬季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同一季节:低纬>高纬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同一纬度:暖流区>寒流区

洋流性质

垂直分布

表层→深层,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性质(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深层(1 000 m以下:)低温状态,变化小

考点三 海水盐度的分布及变化分析

运用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和温度分布的曲线图,说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南北半球对比,高中低纬度对比分析。



考点四 图表结合分析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密度流的形成原因

从直布罗陀海峡口到地中海的海水盐度、温度剖面(由西向东)图:图内的箭头表示海水运动的主要方向。

大西洋

地中海

盐度





密度





水流

表层→

底层←



难点一 运用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图文转换

气压带、风带与洋流分布之间的联系图

世界洋流分布图





难点二 以洋流为线索,结合区域地理,考查相关的地理知识,如:主要海洋运输要道

海上咽喉要道

沟通的主要海洋

苏伊士运河

红海——地中海

巴拿马运河

太平洋——大西洋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大西洋

霍尔木兹海峡

波斯湾——印度洋

卡特加特海峡

北海——波罗的海

德雷克、麦哲伦海峡

大西洋——太平洋

好望角(开普敦)航道

印度洋——大西洋

诱思实例点拨

【例1】下列叙述与海水盐度有关且可信的地理现象是(    )

A.从北海进入波罗的海的海轮,吃水线略加深

B.从亚丁湾和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的海轮,吃水线略加深

C.同一纬度海域盐度不同只与洋流有关

D.60°N附近海域海水盐度比60°S附近海域高

解析:此题是一道考查盐度浮力的跨学科综合题。盐度变大,浮力变大,则海轮的吃水线略上浮,盐度变小,浮力变小,吃水线略加深。从北海进入波罗的海的盐度变小,吃水线略加深。从亚丁湾或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盐度变大,浮力变大,吃水线略上浮。C选项还与淡水入海有关系。D选项,60°N附近海域因有淡水入海而盐度低于60°S附近海域。
第2个回答  2020-11-04
运动形式
波浪
波浪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这就形成了海上的波浪。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
当波浪涌上岸边时,由于海水深度愈来愈浅,下层水的上下运动受到了阻碍,受物体惯性的作用,海水的波浪一浪叠一浪,越涌越多,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随着水深的变浅,下层水的运动,所受阻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到最后,它的运动速度慢于上层的运动速度,受惯性作用,波浪最高处向前倾倒,摔到海滩上,成为飞溅的浪花。
共19张
海水运动图片集萃
潮汐
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