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判身边朋友是损友还是益友?

最近被朋友害惨啦!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朋友,可您身边的朋友到底是益友还是损友,该如何区分呢?其实孔子老师早就帮你分好类了。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谁是好友、益友呢?

友直、友谅、友多闻,是有助益的朋友。

“友直”,是讲直话的朋友;

“友谅”。是比较能原谅人,个性宽厚的朋友;

“友多闻”,知识渊博的朋友。

谁是损友、狐朋狗友呢?

对自己有害处的朋友也有三种。

“友便辟”,就是有怪癖脾气的人,或者有特别的不良嗜好,

“友善柔”。就是个性非常软弱,依赖性太重。甚至,一味迎合于你的朋友不会是真朋友,甚至你要犯法违规,他也不明确反对;

“友便佞”。这种人更坏,可以说是吹嘘拍马的能手,绝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特别要当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4
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友直。直指的是正直。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直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他的人格可以影响你的人格。它可以在你怯懦时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果决。所以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友谅。《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虚伪。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安稳的。我们的精神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

第三、友多闻。这种朋友见闻广博。当你在一些问题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不妨到朋友那里,也许他的广博的见闻可以帮助你做出选择。

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伲(ni),这是三种“损友”。

首先是友便辟,这种朋友指的是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拍马溜须的人。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你的什么话他都会“太精彩了”;你做的任何事情,他都会说“太棒了”。

她从来不会对你说个“不”字,反而会顺着你的思路,接着你的话茬,称赞你,夸奖你。这种人会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细心体会你的心情,从来不逆了你的心意。

“友便辟”与“友直”正好相反,这种人毫无正直诚心之意,没有是非原则。他们的原则就是让你高兴,以便从中得利。孔夫子说,和种人交朋友,太有害啦。

因为和这种人交朋友,你的虚荣心会时时得到满足,但是一个人好话听多了,被马屁拍得舒心了,头脑就该发晕了,自我就会恶性膨胀,盲目自大,目中无人,失去基本的自省能力,那离招致灾难也就不远了。所以说这种朋友是心灵的慢性毒药。

第二种叫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他们当着你的面孔,永远和颜悦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就是孔子说的“巧言令色”。但是背后则会传播谣言,恶意诽谤。
第2个回答  2021-03-27
要想辨别一个朋友是损友还是益友并非是一朝一夕的,那是要长时间相处与了解才能知道,你要学会如何去分析对方语言及行为,什么事都不要看表面的,不要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有些事并非那么简单。

不过,要想识别真正的朋友并不难。给你打个比方吧。比如:倘若你发现有些人,除非你们在一起玩时,才能跟他们呆在一起,滑雪、打手球、和看戏。 这类人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好的朋友。
你也许能与他或她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但就朋友的真正涵义而言,你们可能不是朋友。
真正的朋友能在各种误解与隔阂时保持亲近。在面临死亡与挫折时,他们能相互呼应,无须考虑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他们不会逃避而单独扔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2-26
古人云:同事为朋,同志为友。朋友非得志同道合不可,现今朋友的概念泛化了,什么人都可以叫做朋友,就连不相识的人见面,也称朋友!

在儒家思想道德下,朋友之交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四伦道德纲常的一个补充,但这却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朋友之间不必论尊卑贵贱、上下之别,人们在生活中,如官场、家庭中而受的压抑、苦闷,可以从朋友那儿得到消解。

儒家在友情上自己的标准。

孔子曾把友人分别为损友和益友,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奸佞,损矣。”

先说三益友:

一、友直。直是指人的品格。

这种朋友为人正直、坦荡。他的道德品质是你学习的榜样。和这类人交往,可以熏习你的人格。这类朋友会在你无助时给你勇气,会在你徘徊不定时助你抉择,是很值的交往的。

二、友谅。谅是信,是诚实、诚信。

这类朋友不虚伪,实在,会让人有安全感,是值信赖的。

三、友多闻。是指友人博学多闻,学养很高。

三损友就是三益友的反面:

一、友便辟。是指专门喜欢谄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和正直的朋友正好相反,他 会哄你开心、高兴,然后不声不响的为自己谋好处。

二、友善柔。就是墙头草,两面派。

这种人永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人面前,永远是巧言令色,满面春风,恭维你,奉承你,而在背后却说是非,整你, 正好与谅友的诚信坦荡相反。

三、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嘴皮子客

他们天生一副伶牙俐齿,巧舌如簧,却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孔子一直都不大喜难这类就嘴上工夫的人,他认为应该少说话,多做事。他最看重的,不是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一个人做了什么。

我们没法从表面上去看一个人。那如何才能交益友,远离损友呢?

一个是我们自己要心怀仁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自己品质有问题,怎么指望交到好的朋友呢!

再一个是我们要有智慧,就是要有分辨好坏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分辨力,何谈抉择呢!

在劝导友人方面,孔子是一种明哲的态度。

《论语•里仁》中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则疏矣”。意思是对上位者虽有责任劝告,但若劝告多次后,对方不听,再勉强去说,自己就招来侮辱了;对朋友也是一样,劝说的次数多了,友情也就疏远了。孔子告诉子贡,为友之道在“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矣”却也是金玉良言。

近代儒学大家陈寅恪对儒家的为友之道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认为,朋友的最高理想是尽自己的力使朋友向善,那怕是朋友出卖自己,这一原则也决不改变。有点类似佛教菩萨行的精神,但缺少菩萨行的道德前提,一切为了众生的无上菩提心愿,在儒家总体道德观的局限下,只能是柏拉图式的理想。
第4个回答  2021-03-27
遇到难处不让你难堪,并且出手相助,不求回报的朋友是益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