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个人

最近在听袁阔成三国演义,之前一直觉得刘备是个没有主见、谋智的人,全依靠诸葛亮。到后来听到陆逊评价刘备是一位枭雄,足智多谋,但是陆逊火攻前后,不听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毫无智慧而言。真不知道刘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三国演义刻画的刘备是一个爱哭,无主见的人,实际上我认为不过是为了使刘备更接近于罗贯中们心目中的帝王形象,他们很难接受一个草莽英雄能成为帝王的事实。刘备的性格类似刘邦,但刘邦生性多疑,又善于纳谏,还没有“妇人之仁”,他们以为刘邦的成功主要在于此,而刘邦的草莽性格在他们看来是缺点,若无以上的原因是不可能成功的。可是刘备却可以说毫无防人之心,又不纳谏,又总是有“妇人之仁”,在关系到前途的最大选择面前总是表现得优柔寡断,这样的人能成功,实在是没有理由。但他真的成功了,只能说是个奇迹了。
首先看看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营造刘备的性格,特地对于一些事情进行了修改:
1、 刘备怒打督邮,这件事最能体现刘备的性格是江湖儿女的性格,与罗贯中所描述的刘备的性格格格不入,于是将此事安在了张飞身上。
2、东吴招亲,面对阴谋,诸葛亮劝刘备勿往,刘备却不在乎,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也体现了刘备作为一个草莽英雄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中改为诸葛亮劝刘备前往,明显是要将刘备的草莽之气去处。
3、 刘备与庞统发生争执,最后刘备将庞统叫回问庞统的话是“向者之论,阿谁为失?”,演义中改为“昨日酒醉,言语触犯,幸勿挂怀。”。本来刘备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误,他与庞统“宴乐如初”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原谅了庞统;演义中却成了刘备认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一改之下,意义完全不同,终于符合了他们眼中的帝王形象。
其次,看看历史上关于刘备的记载,是如何体现刘备的个性的:
1、 刘备爱喝酒,而且喜欢在军营中和大将士兵们一齐喝酒,史料上记载了刘备两次大摆宴席喝酒的事,一件就是入蜀大胜后,就是上面与庞统发生冲突的这次。还有一次是在汉中赵云大败曹操,刘备一高兴,就“作乐饮宴至暝”。这些都体现了刘备的草莽气息。
2、 刘备不爱安安稳稳的做在家里享福,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在一齐。刘备至出道以来,一般都是亲自领兵的,打袁术,打曹操,打蜀中,打汉中和回荆州救援关羽打东吴。可以说唯一他没有亲自打的仗就是赤壁之后打江南诸郡和稳定江南诸郡之战,因为这些仗太关键了。估计刘备有自知之明,所以呆在荆州没有到前线。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大概也只有刘备会为“髀里肉生”而“慨然流涕”吧。大概也只有刘备会做皇帝不久后就急不可耐的亲自率兵打一场群臣反对的战役吧。
3、 刘备待人坦诚到令人无法相信,帝王们向来是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曹操的梦中杀人正是这种想法的典型体现,而刘备则不然,与关张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与赵云是“同床眠卧”,与诸葛亮是“情好日密,犹鱼之有水”。史料记载至少有二次刘备对于刺客坦诚相见,这那像一个帝王?整个就是一个草莽英雄的作为。
4、不但是不防备关张诸葛等人,甚至将兵权也全部交给他们。刘备起事之初,就是由关张“分统部曲”,诸葛来了后,就将军权交给诸葛亮(关张对诸葛亮的不满就是因为诸葛亮插手他们的军权)。打蜀中,军权交给庞统;打汉中时,又将军权交给法正。总之,根据我的分析,刘备一般不会亲自指挥打仗的,他主要的作用是观摩,附带重大问题的决策(赵云汉水一仗表现就是如此)。甚至我认为他亲自率军只是因为他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生活在一齐。若承认刘备是个草莽英雄的性格,这个推论就不奇怪了。
5、《三国志.先祖传》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等本身就体现出刘备是个具有草莽英雄气质的人。若以此性格来看,所有史料中关于刘备做每件事的记载都可以很好的解释。否则,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刘备安排的性格,有些事无法解释,只好演义一把了。
刘备少有大志,史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所谓宗中诸小儿,也是刘邦的后代,都可以说得上是帝王贵胄。和他们说这样的话随时可能招致灭门之灾的。我觉得这不是刘备年少无知的举动,而是代表着刘备的远大志向。这也是刘备不甘久居人下的原因。
刘备又常被人指责为枭雄。枭,有几种含义,一种是不孝的鸟,传说枭长大后会咬死母亲,但这个和刘备应该没有关系;一种是指凶猛的鹰类,常说是猫头鹰,我实在不觉得猫头鹰有多么的凶猛。但无论如何,枭与猫头鹰应该有相似的地方,猫头鹰是白天躲着,夜晚才捕食的。这应该也是枭的特点。古人以日为阳,夜为阴。是否就是指枭这种猛禽是在人的面前表现得比较温顺,但一但在人的背后就表现得十分凶猛,会反咬一口。
指责刘备为枭雄的主要是东吴和巴蜀的人。对东吴而言,刘备寄宿在荆州,名为和东吴联盟,实则很可能养精蓄锐,并吞东吴。对巴蜀而言,刘备做为援军进驻巴蜀,随时可能鸠占鹊巢,吞并巴蜀。所以我认为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将刘备比作枭雄,应该就是这种解释了。还有一种解释等同于英雄,是褒义词,应该也不能代表时人比喻刘备的真实意图。
纵观刘备的前半身,将刘备比作枭雄似乎一点也不冤枉刘备。刘备投靠公孙攒,最后离开公孙攒投靠了陶谦,这倒无所谓。但后来,刘备投靠吕布,又率兵攻打吕布,更进言曹操杀死了吕布;刘备投靠曹操,后来又和曹操成为不共戴天的死敌;刘备投靠袁绍,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刘备借故开溜。刘备投靠刘表,最后尽得刘表的荆州诸郡。这些事看上去实际都造成了刘备是个枭雄的铁证。
但其实刘备是有原因的,吕布本来就是夺刘备的徐州,刘备恨吕布也是自然之事,借曹操之手除掉吕布算不得不义;刘备受献帝衣带诏,与曹操誓不两立也是尽忠的表现;刘备因为害怕袁绍报复关羽而开溜,虽然有些对不住袁绍,但为的是兄弟情义,也无可厚非,况且刘备并没有与袁绍为敌。荆州则是取自曹操之手,而刘备不取刘综的荆州,过刘表墓的吊唁等行动说明刘备更谈不上对不住刘表。所以,枭雄一说只是出于对手的诋毁之言而已,仔细研究刘备就可以发现刘备并非忘恩负义,二面三刀的小人,只是因为刘备才能不足,又胸怀大志,不甘人下而造成的历史巧合而已。
总体而言,刘备胸怀大志是毫无疑问的,但他表现出对于“宽、仁、忠”的追求也是十分执著的。例如在夺取荆州后继而攻取巴蜀本是隆中对的战略之一,但因为刘璋与刘备属于同宗,所以刘备一直无意攻取,而诸葛亮又属于不会力劝刘备的人,所以此事一直拖而不决,直到庞统来后。庞统属于力劝型的谋士,于是就有了下面一番对话:
统说备曰:“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於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而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也是如此,刘备和刘璋在涪聚会,庞统就进言刘备“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但刘备因为坚守“宽、仁、忠”而不采用。后来刘备与刘璋翻脸,庞统又献上中下三计:“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沈吟不去,将致大因,不可久矣。” 刘备仍然以为上计太急,违背了自己“宽、仁、忠”的宗旨而不取上计。
反对者也许会说,刘备不是依然夺取了刘璋的西川,他的种种做为不过是作秀而已。我以为其实不然,刘备初进西川并没有直接鸠占鹊巢,而是到葭萌关驻守,这是当时独一无二的举动。与董卓进京,曹操进京,袁绍代韩馥等行为比较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而刘备与刘璋闹崩以后,刘备的第一个动作是请求刘璋让其回兵,但傻呵呵的刘璋却命令关隘不许放刘备回荆州,战争由此爆发。以其说刘备不仁,实在应该说是刘璋不智,请都请不走的刘备要走,你居然还要强留,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所谓兵贵神速,刘备在夺取西川时浪费了无数的良机,整个过程是典型的“不纳忠言”和“处事犹豫”。这不是刘备的性格缺点造成的,而是刘备不愿违背其“宽、仁、忠”的宗旨而造成的。
所以说,刘备看重的不是锦绣河山,看重的不是成败得失,而是自己的理想。这不正是一个草莽英雄的标准表现吗?
三国,之所以精彩,我以为主要就是有蜀汉这一支,可以说是由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群人组成的政权,注重江湖义气的刘备,怎么看都更像一个草莽英雄而非帝王。他居然能成功,z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不过也只有刘备这样的帝王,才会有诸葛亮,关羽这样的人才才能闪耀于历史长河之中,成为千古推崇的楷模。“千古云霄一羽毛”的中国第一完人诸葛亮,“至今庙貌盈天下”的关羽都应该好好感谢刘备才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4
人物简介

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后来杜甫作诗说: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经历
刘备(162-223),蜀汉昭烈帝,蜀汉的建立者,汉室宗亲,乱世的枭雄。在镇压黄巾起义时认识关羽、张飞二人,三人名为兄弟,实有父子之谊。由于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虽然关羽长刘备两岁,但仍尊刘备为兄长。镇压黄巾后,刘备被封为安西县令,后因不满督邮对自己的百般刁难,鞭打督邮后弃官出走。(正史为刘备鞭打督邮)后又投奔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县令。
其后,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遂从公孙瓒处借来数千兵马,又借得将军赵云,往徐州救援。此时吕布偷袭曹操的根据地濮阳,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刘备则进驻徐州。陶谦将小沛城交与刘备。 然后赵云欲离去,刘备苦苦相留,赵云答应日后必来投奔。其后陶谦病故,将徐州城交与刘备。刘备遂自领为徐州牧。此后被曹操所败的吕布前来投奔,刘备让其居小沛。后来,吕布偷袭了徐州,刘备只能前往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带大军攻小沛,吕布用“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但其后,因张飞和吕布产生矛盾,使吕布攻小沛。刘备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其后袁术称帝,曹操动员刘备、吕布、孙策三路人马攻打,占寿春后刘备前往小沛。其后曹操欲讨伐吕布,便联合刘备一起讨伐。吕布得知后立即先攻破小沛,刘备只得逃往曹操营塞。下邳城破,白门楼上,吕布苦苦求侥,刘备只说了一句“公不见丁原、董卓乎”,便让吕布丧了命。其后,刘备随曹操一起回许都,却不愿居于人下,以打袁术为借口,向曹操借兵,曹操允之。打完袁术后,刘备立即攻占徐州。曹操闻讯后大军攻城,刘备三兄弟失散,刘备只身逃往河北投袁绍。其后在延津被曹操击败,被袁绍派往汝南。
官渡一战,曹操大破袁绍。刘备自以为许都空虚,便于汝南联合刘辟一同打许都。结果曹操及时赶回,刘备大败,只能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又因为不愿居于人下,一次酒后说了几句真话,刘表知其意,就让其前往新野。曹操派兵前来攻打,刘备用计在道旁放火,烧跑了夏侯敦。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刘备只能逃往江夏。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为大都督在赤壁大破曹军,曹兵北还。此后,孙权又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以促成孙刘联盟。刘备在这一时期取了荆州南部许多州郡,并占了襄阳。
210年,东吴大都督周瑜起兵取西川,却不料中途箭伤发作,逝世在巴丘。庞统此时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在权衡了卧龙、凤雏的军事能力后,决定带庞统、魏延、黄忠前往取西川。不料在战斗中庞统中箭身亡,刘备只得让诸葛亮入川,并留关羽守荆州。成都城前,马超加入,并劝降了刘璋。214年刘备遂自领为益州牧,并于其后连克数十州县,蜀国的版图初步形成。218年,刘备因兵马整齐,便起兵攻汉中,欲收东川。定军山一战,黄忠因法正之谋,斩杀了曹军大将夏侯渊。汉中已得,刘备自封为汉中王。
其后,关羽起兵攻樊城,却不知见好就收,东吴吕蒙趁机用“白衣过江”之计取了荆州,使关羽走投无路,最后在麦城被俘。建业城中,关羽被孙权杀害。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次年,刘备以“汉室宗亲”之名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国政权正式建立。
次年,为争夺荆州,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出兵30万攻打东吴。却不料在起兵前夜,张飞被属下所杀,属下投奔东吴。这更坚定了刘备攻打东吴的决心。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陆迅坚守不战。时过一年,刘备在长江岸边摆下八百里连营。陆逊趁蜀军战义已无之时用火攻,连营被烧,刘备只能狼狈逃走。逃至白帝城,刘备以此为行宫,暂时住下。
次年,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蜀相诸葛亮,以后事、孤儿托之。见诸葛亮无反意、只愿一心抚佐太子刘禅后,刘备方才放心。言讫即逝,终年63岁。

人物特征

刘备身高七尺五寸(172.25cm),垂手下膝,眼能看到耳朵。小胡须,就此曾被刘璋时官吏张裕取笑。为人不太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不甚爱读书,喜玩狗马、听音乐、穿美衣服、与豪杰交朋友,而且善待下人、百姓,有说曾因其仁德而感动了一位刺客,放弃杀死自己。

刘备有理想的英雄。儿时童年戏言不足信,但在荆州时,一次与刘表饮酒时,如厕时见髀里肉生,感叹自己早年征战四处、身不离鞍,但现在征战不在,髀里肉生,感触落泪。更多次建议刘表北伐,但刘表都不接受。

刘备家庭

祖父:
* 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父:
* 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妻:
* 昭烈皇后,甘氏,沛人,刘禅生母,曾于长坂坡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谥皇思夫人,后再追谥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 麋夫人,麋竺之妹,于刘备在豫州落难时,麋竺将她嫁给刘备。
* 孙夫人,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为政治婚姻,后刘备入蜀,孙权接回她,再无记载
* 穆皇后,吴氏,吴壹之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称长乐宫。延熙八年病死,与刘备合葬。

子:
* 刘封,刘备养子。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 刘禅,刘备长子。后登上皇位。
* 刘永,刘备次子。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 刘理,刘备三子。先为梁王,后封为安平王。早卒,谥为悼王。

孙:
* 刘璇,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
* 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瓒,刘禅四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谌,刘禅五子,北地王,反对谯周降魏的提议,被刘禅逐出宫,蜀亡后自杀。
* 刘恂,刘禅六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璩,刘禅七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
* 刘胤,刘理长子,封为哀王。十九岁卒。
* 刘辑,刘理次子,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曾孙
* 刘承,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于四川成都。

人物评价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

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备的描述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63。世人也称他“刘先主”。后来杜甫作诗说: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160年:出生于涿。
184年:桃园三结义,同其弟征伐黄巾贼。
194年:升任徐州牧。
195年:吕布投靠刘备。
196年:投靠曹操。
200年:投靠袁绍。
207年:投靠刘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赤壁之战联合孙权大败曹操。
209年:任荆州牧,与孙权联姻。
214年:入成都,领益州牧。
215年:刘、孙分占荆州。
219年:进位汉中王。
221年:即帝位。
222年:兴兵伐吴。
223年:殁于白帝城。

刘备 - 简明历史传记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相传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丧父,与母亲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组织义兵,随政府军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因鞭打督邮弃官。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之际,刘备联吴抗曹,取得胜利,从东吴处“借”到荆州,迅速发展起来,吞并益州,占领汉中,建立蜀汉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 - 简明演义传记

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孤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成为异姓兄弟,一同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辞官;董卓乱政之际,刘备随公孙瓒讨伐董卓,三人在虎牢关战败吕布。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在荆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占领荆州,不久又进兵益州,夺取汉中,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大怒,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为陆逊用火攻打得大败,不久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 - 历史评价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吕布:是儿最叵信者。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傅斡: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张辅: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213.htm

第2个回答  2008-02-02
字玄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贼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与汉中,自立为汉中王。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谥号昭烈帝,史称为刘先主。后来杜甫作诗说: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经历
刘备(162-223),蜀汉昭烈帝,蜀汉的建立者,汉室宗亲,乱世的枭雄。在镇压黄巾起义时认识关羽、张飞二人,三人名为兄弟,实有父子之谊。由于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虽然关羽长刘备两岁,但仍尊刘备为兄长。镇压黄巾后,刘备被封为安西县令,后因不满督邮对自己的百般刁难,鞭打督邮后弃官出走。(正史为刘备鞭打督邮)后又投奔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县令。
其后,曹操攻打徐州,陶谦向刘备求救,刘备遂从公孙瓒处借来数千兵马,又借得将军赵云,往徐州救援。此时吕布偷袭曹操的根据地濮阳,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刘备则进驻徐州。陶谦将小沛城交与刘备。 然后赵云欲离去,刘备苦苦相留,赵云答应日后必来投奔。其后陶谦病故,将徐州城交与刘备。刘备遂自领为徐州牧。此后被曹操所败的吕布前来投奔,刘备让其居小沛。后来,吕布偷袭了徐州,刘备只能前往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带大军攻小沛,吕布用“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但其后,因张飞和吕布产生矛盾,使吕布攻小沛。刘备只能前往许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刘备为豫州牧,至此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其后袁术称帝,曹操动员刘备、吕布、孙策三路人马攻打,占寿春后刘备前往小沛。其后曹操欲讨伐吕布,便联合刘备一起讨伐。吕布得知后立即先攻破小沛,刘备只得逃往曹操营塞。下邳城破,白门楼上,吕布苦苦求侥,刘备只说了一句“公不见丁原、董卓乎”,便让吕布丧了命。其后,刘备随曹操一起回许都,却不愿居于人下,以打袁术为借口,向曹操借兵,曹操允之。打完袁术后,刘备立即攻占徐州。曹操闻讯后大军攻城,刘备三兄弟失散,刘备只身逃往河北投袁绍。其后在延津被曹操击败,被袁绍派往汝南。
官渡一战,曹操大破袁绍。刘备自以为许都空虚,便于汝南联合刘辟一同打许都。结果曹操及时赶回,刘备大败,只能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又因为不愿居于人下,一次酒后说了几句真话,刘表知其意,就让其前往新野。曹操派兵前来攻打,刘备用计在道旁放火,烧跑了夏侯敦。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曹操此时亲率大军南下,刘备只能逃往江夏。诸葛亮只身前往东吴游说抗曹,孙权以周瑜为大都督在赤壁大破曹军,曹兵北还。此后,孙权又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以促成孙刘联盟。刘备在这一时期取了荆州南部许多州郡,并占了襄阳。
210年,东吴大都督周瑜起兵取西川,却不料中途箭伤发作,逝世在巴丘。庞统此时前来投奔刘备。刘备在权衡了卧龙、凤雏的军事能力后,决定带庞统、魏延、黄忠前往取西川。不料在战斗中庞统中箭身亡,刘备只得让诸葛亮入川,并留关羽守荆州。成都城前,马超加入,并劝降了刘璋。214年刘备遂自领为益州牧,并于其后连克数十州县,蜀国的版图初步形成。218年,刘备因兵马整齐,便起兵攻汉中,欲收东川。定军山一战,黄忠因法正之谋,斩杀了曹军大将夏侯渊。汉中已得,刘备自封为汉中王。
其后,关羽起兵攻樊城,却不知见好就收,东吴吕蒙趁机用“白衣过江”之计取了荆州,使关羽走投无路,最后在麦城被俘。建业城中,关羽被孙权杀害。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任魏王之位,其后废汉献帝,建立了魏国。次年,刘备以“汉室宗亲”之名在成都称帝,立国号为“汉”,史称“蜀汉”,蜀国政权正式建立。
次年,为争夺荆州,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出兵30万攻打东吴。却不料在起兵前夜,张飞被属下所杀,属下投奔东吴。这更坚定了刘备攻打东吴的决心。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陆迅坚守不战。时过一年,刘备在长江岸边摆下八百里连营。陆逊趁蜀军战义已无之时用火攻,连营被烧,刘备只能狼狈逃走。逃至白帝城,刘备以此为行宫,暂时住下。
次年,刘备病情恶化,从成都招来蜀相诸葛亮,以后事、孤儿托之。见诸葛亮无反意、只愿一心抚佐太子刘禅后,刘备方才放心。言讫即逝,终年63岁。刘备身高七尺五寸(172.25cm),垂手下膝,眼能看到耳朵。小胡须,就此曾被刘璋时官吏张裕取笑。为人不太爱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不甚爱读书,喜玩狗马、听音乐、穿美衣服、与豪杰交朋友,而且善待下人、百姓,有说曾因其仁德而感动了一位刺客,放弃杀死自己。

刘备有理想的英雄。儿时童年戏言不足信,但在荆州时,一次与刘表饮酒时,如厕时见髀里肉生,感叹自己早年征战四处、身不离鞍,但现在征战不在,髀里肉生,感触落泪。更多次建议刘表北伐,但刘表都不接受。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

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三国志先主传》中对刘备的描述

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第3个回答  2008-02-02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2-02
刘备这个人
最近一个博友(大学教授)也来品三国.正讲刘备的事.所以很想说点什么.
大家都知道刘备字玄德.这名字起得绝对戏剧性.因为玄字有三层意思.第一是高深,不可理解.比如玄妙.第二是虚伪,不可靠.第三是黑色.而后面配上一个道德的德字就有意思了.高深的道德?虚伪的道德?黑色的道德?反正是不太正面.而刘备这一生还真就对得起这名字.
首先是刘备的深沉,史书上评价刘备的特点是喜怒不形于色.这个太高深了.你永远也摸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不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这是一个好演员必备的品质.而刘备就是用他精干的演技才聚集了一大批极有能力的追随者.可以说他就是靠表演起家的.
然后刘备又是个虚伪而不可靠的人.古人很讲究一个信字.张飞当年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就是因为吕布不讲信用.今天跟丁原明天跟董卓,后天又把主子废了跟张允.这个是很不道义的.然而跟刘备比起来吕布都算好的了.刘备先后投靠过七个主子.公孙赞,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刘璋.每一个都被他坑得够戗.而且他还先后打过吕布,曹操,袁绍,刘璋.陶谦和刘表生前倒没跟他正式翻过脸,可刚一死地盘就都被他给占了.唯一没吃刘备太大亏的是老同学公孙赞.他派刘备领数千人协助田楷防御袁绍.结果刘备还领了兵马去投奔陶谦.这事也实在不讲究.所以说这人绝对不可靠.
刘备还是一个伪君子.'以人为本'是今天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话.前天看了三国志才知道这话是刘备说的.情况是这样的:
曹操率大军征讨刘备.刘备逃亡,荆州百姓畏惧曹操,十几万人民跟着刘备一起跑.所以行进速度很慢.有人劝刘备还是不要管百姓了.刘备当时很大义凛然的说:"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之去!"估计当时都能把属下和百姓们感动的死去活来.
而当曹操派五千精骑兵急追.一日一夜行进了三百多里地的时候.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哥们却连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几十个人撒腿就跑.而那十几万百姓就都成了掩护他逃跑的挡箭牌了.后来夺刘表留下的荆州,骗刘璋的益州都是一个道理.
但刘备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是个伪君子不假.是个不讲道义的小人也是真的.但正如那个博友的评价.刘备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一次又一次因为失去了地盘而屈居人下.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只要一有机会,就一定要朝着自己梦想的方向努力前进.所以刘备又是一个可敬的人.因为他有不屈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我觉得咱们后来人,但是能做到他这一点的便一定能有所成就了.所以最后还是要赞他一下的.
赞玄德
枭雄岂可为人器,只恨苍天不予功。
荆楚翻江烽火起,半生颠沛一生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