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太后下旨是叫太后懿旨,那么皇太子下旨时叫什么?

来多一条,清朝叫父亲做阿玛,母亲叫什么

封建王朝中,皇太子没有下旨权利

一般皇太子不能干预朝政,干预朝政的皇太子大多是少数民族政权,而且还引起了皇帝储君之间矛盾,最后被废如元皇太子真金受到元世祖忽必烈责备,郁郁而终,清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废。

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 。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

在封建王朝太子的地位在朝廷中仅次于皇帝。(实际上地位不如皇后,那是因为那只是在朝廷中的地位,在大家庭中太子地位比不上任何嫔妃,但如果成为皇帝后,地位仅不如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太上皇后)。

扩展资料:

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称太子或世子。两汉,皇帝与诸侯王的继承人皆称“太子”, 但惟皇储称“皇太子”。

汉以后,诸侯王的继承人改称“世子”,“太子”成为了皇位继承人独有的称呼。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的权利,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官。

需要指出的是,“太子”并非与生俱来的身份,而是皇帝赋予的身份。只有获得“册封”,才会取得太子的身份。

中国古代社会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女性没有继承权。继承人的原则是:“立嫡立长”,也就是说,继承顺序是以嫡子优先、年长优先。嫡子[正妻(皇后)所生之子]中,最年长者为第一继承人,如没有嫡子,则由庶子(非嫡所生之子)中年长者为继承人。

除了“立嫡立长”的原则外,还有:“立子以贤”,就是说,要看诸位庶子的德行而定,最次的是皇帝“立储以爱”就是皇帝最喜欢哪个儿子,就立他为太子,这种方式历史上虽有,却为数不多,也极易引发宫廷权利争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5
令旨。明史:比下诏议,循等遂不敢诤,加兼太子太傅。寻以太子令旨赐百官银帛。
第2个回答  2012-07-31
没听说过,一般皇太子不能干预朝政,干预朝政的皇太子大多是少数民族政权,而且还引起了皇帝储君之间矛盾,最后被废如元皇太子真金受到元世祖忽必烈责备,郁郁而终,清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废。
补充回答:额娘
第3个回答  2012-07-31
皇太子不能下旨,只有皇上、皇后、太后才能下旨.
在清朝,母亲叫额娘.
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拥有自己的、类似于朝廷的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太子诸率”。
第4个回答  2012-07-31
皇太子貌似是不能下旨的呃 母亲叫额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