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读书的故事简介

如题所述

鲁迅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28
鲁迅小时候,爱习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做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画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这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个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业,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垢,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