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属于哪一个文学流派?

如题所述

  新月派!
  关于新月派: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关于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字:南湖,云中鹤。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7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毁人亡。

  作品

  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春痕》散文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生平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06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 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 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 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 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 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 、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 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 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 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 《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 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 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 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 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 、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 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 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 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 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 《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 《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 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 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 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 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 ,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 《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佳作.
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前期,“新月派”以其鲜明的诗歌风格和系统的理论主张而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923年,胡适、徐志摩、梁实秋、闻一多、陈西滢等人发起成立了新月社,由于其中闻一多、徐志摩等诗人倡导格律诗写作,“新月派”遂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的新诗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以《新月》月刊和1931年由徐志摩、陈梦家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汇集了后期“新月派”的诗人群,新加入的有:陈梦家、方玮德、邵洵美、卞之琳等。

新月诗派倡导格律诗的主要精神有两个方面:一、诗不能没有一定的格律这形式上的要求;二、新格律诗的"节的匀称,句的均齐"并不是简单的把诗切成"方块式"、"豆腐干式",而是要在诗体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又要在这个前提下允许有一定限度的自由变化。
代表诗人

1. 徐志摩(1897-1931)字栖森,浙江海宁人。他是“新月”诗派的盟主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从1922年自英国留学归来开始,到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身亡,共留下了四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云游集》(1932)。以1927年为界,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分为前后两期。收入《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两集中的前期作品,除少数流露出一些消极、虚幻的情思,大多数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提倡个性解放,争取自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线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格调相当明朗,也比较健康。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想的追求和乐观的信念。他的关于"新的政治、新的人生"的理想,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在《婴儿》里,"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业的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为要寻一个明星》、《我有一个恋爱》、《无题》等抒发了作者对这一理想执着的追求。在这些诗篇中,闪耀着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诗魂。
(二)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暴露与诅咒,对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在《灰色的人生》中他写道:民间是"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懦怯的,丑陋的。"他的一些诗具体描写了这景象。《盖上几张油纸》写寒冬中贫苦母亲只有几张油纸,掩盖可能是冻死的儿子。《先生!先生!》一诗,对追逐飞奔的车子,并向车上先生求乞而无所得的女孩,表示了怜悯之心。还有《太平景象》、《大帅》等是揭露军阀战争罪恶的。《庐山石工歌》则歌唱出劳动者粗犷雄浑的劳动歌声,认为这是痛苦人间的呼吁。这些诗篇确实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尽管其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在写法上,这一类诗与他大多数抒情诗不同,比较严峻、写实。
(三)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反封建倾向的爱情诗。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他的诗创作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最有特色。这些诗歌唱纯真的爱情,委婉优美。他的爱情诗,大多是诗人民主主义的理想在爱情生活上的投射,如《我有一个恋爱》、《雪花的快乐》、《恋爱到底是什么一回事》等篇,就是披着恋爱的外衣,歌咏着他怀抱的理想。这些诗篇包含着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既热烈又严肃、真挚、 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弊,但也有个别作品,格调不高。
(四)对大自然的歌颂。徐志摩把大自然称为"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的不少诗里,经常出现大海星空、白云流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等众多美丽的物象景观。《再别康桥》与《康桥再会吧》都是以自己曾留学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景色为对象写出的佳作,抒发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收在《猛虎集》和《云游》两集中的后期诗作,虽也有一些不乏积极进取的篇什,如《拜献》、《在不知名的道旁(印度)》,技巧又趋于圆熟,但大体来说,思想的矛盾又历历可见。徐志摩的诗弦上没有了昔日的乐观进取,而代之以失望、悲哀、颓废的哀调。如果说此前的徐志摩还敢于冲入"黑绵绵的昏夜",那么,此时的徐志摩就只能"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了。正因为如此,茅盾在《徐志摩论》中又把这位中国资产阶级的"开山"诗人同时说成中国资产阶级的"末代的诗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怀疑、彷徨、颓废更加重了,到后来在激烈的阶级搏斗中,他在政治上更加迷惘,只能喟叹"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了。
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以"雪花"自比,那飞扬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执著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中人的睡态,连续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喧响的"琴弦"、翻飞的"粉蝶"四个富有浓郁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脍炙人口的《沙扬娜拉》全诗仅四句,中心意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瑕,又楚楚动人。构思之精,意象之新,使这首短诗包涵着体味不尽的意蕴,显示出徐志摩诗歌特有的柔婉情韵。《婴儿》用一个行将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企望,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构思不落俗套。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徐志摩诗有很强的音乐美,往往思想感情是靠那音节的谐和优美得到加强的。如柔婉之情的造成,便与音节的柔婉有关。《雪花的快乐》中不断重复"飞扬,飞扬,飞扬"一句,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了轻松愉快的情调。《沙扬娜拉》一首重复地说"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不仅写出日本少女礼貌谦恭,而且使人感受到那依依惜别之情。《再别康桥》开头更是把那柔和、优雅的情致抒写得淋漓尽致,一是靠音尺的整齐,二是靠押韵产生的回环之感,三靠复沓,三次使用"轻轻的",几乎使全诗都给人一种飘逸之感。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徐志摩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再别康桥》每节四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六字,二、四行稍长,大抵八字,诗行有规律的长短错落,又大段整齐、匀称。《爱的灵感》长达396句,《沙扬娜拉》只有4句,《翡冷翠的一夜》一节74行,足见其句法、章法的变化多端。
词藻华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富于想象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字的丰富,词藻的华丽、浓艳。《她是睡着了》、《半夜深巷琵琶》、《秋月》都写得妩媚明丽,又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病中》一口气连用了七个比喻,形容病中的心情、一瞬间的回忆。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清荇、斑斓的星辉…….织成了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纤丽的风情。

2.闻一多 ,(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浠水人,前期新月派的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奠基者。他的新诗创作主要集中在1920-1927年间,诗集只有两部:《红烛》(1923)和《死水》(1928)。1931年发表的长诗《奇迹》是其诗歌的封笔之作。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闻一多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以至被朱自清称誉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新诗杂话·爱国诗》)。
他的诗歌一是歌颂祖国、思恋祖国。"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让我们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吟》)在诗人的心目中,他眷念的"家"与"国"紧紧相连,不可分割,"家"不仅仅是指自己的妻儿老小那个小"家",他所抒发的也不是一般的游子思乡的小"我"之情,在一定程度上,闻一多的这种感情,正准确地代表了所有身在异国心念故土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态。
二是反帝反种族歧视。《孤雁》中洋溢着对"喝醉了弱者的鲜血"的"苍鹰的领土"难以抑制的愤怒情绪,对那吐出"罪恶的黑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有着相当清晰的了解。《洗衣歌》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中国人的正气以及民族自豪感。在平易的诉说中,饱含着对同胞的同情与尊敬。
三、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对人民苦难生活的书写和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发现》、《死水》等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国现实的作品中,他一面为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故国大地,为陷于深重苦难的人民唱出了悲哀的歌声,表现出自己希望破灭的深深痛楚、啼泪泣血的呼号:"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发现》)另一面,他又对自己心爱的祖国怀着总有"铁树开花"一日的信念,热烈地向往着祖国的未来,在《一句话》里发出殷切的呼唤:"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他还用形象的的画面,生动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军阀混战造成生灵涂炭的凄惨景象,表现了劳动人民在死亡线上啼饥号寒的悲苦生活,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和人道主义的情怀。袒露出深处书斋却心连广宇的闻一多关心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崇高思想境界。
闻一多的诗歌,还有对爱情和青春的咏唱,对大自然的赞美,流露出做一个"艺术的忠臣"的心曲,但很快就从"诗境"步入"尘境",最后以被反动势力的暗杀谱就了一首最伟大的诗。
闻一多提出诗的新格律诗理论美,即音乐美、绘画、建筑美。就闻一多的全部诗作来看,第一部《红烛》多为自由体,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有唯美主义的印痕;第二部《死水》则诗风明显变化,转向格律体,颇具新古典主义倾向,而现实主义精神尤有增强。《死水》集以其新格律体的实践,成为闻一多对新诗发展的独特贡献。
在新格律诗的创造上,闻一多最费心血,不但成果卓著,且对整个格律诗派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所以徐志摩说他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一个人。我想这五六年来我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的作者的影响。"(《猛虎集·序文》)在现代白话新诗的发展史上,闻一多是继郭沫若之后又一位对新诗成熟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大诗人。

朱湘(1904-1933)也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在新月派中最讲究诗的形式美。他的代表作《采莲曲》描绘了一种"江南可采莲"的优美情景,诗中"人样妖娆"的荷花与采莲少女互为映衬,使全诗呈现出非常古典的美。此外,在"新月派"诗人中,饶孟侃、刘梦苇、孙大雨、邵洵美、林徽因等都曾产生过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补充的是,在"新月派"时期不太引人注目的卞之琳,由于其后来非凡的诗歌创作业绩,业已蔚然成为一代杰出诗人。

参考资料:http://www.cccbs.net/show_yw.aspx?id=0ef79427-1466-4659-9253-bac6c0e31a23

第2个回答  2008-02-06
新月派!
关于新月派: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画面。
第3个回答  2008-02-09
新月派
1922年徐志摩海外归来,窄诗文创作上异常活跃,并在北京与胡适等人组成“新月社”,在文坛引起广泛影响。
第4个回答  2008-02-09
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按照诗歌的风格应该算是浪漫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