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关于《使命》与《责任》的作文素材,越多越好

如题所述

  《责任》素材:

  字体行业呼吁:保护汉字知识产权

  截止2012年4月23日,中文字体行业协会与国内相关厂商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呼吁修改《著作权法》(草案)相关条款,使计算机字库、汉字字体受到法律保护。

  一直以来,公众对字体行业的运营模式缺乏了解,字体产品盗版猖獗。中国中文信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乐表达了自己的忧虑:“由于我们对中文字体知识产权缺乏良好的保护,有朝一日,外国字体字库厂商势必会纷纷进驻中国内地市场,那么中国本土的字库企业只能面临被挤压和被吞并两种局面,中国人或中国企业甚至还要向外国字库商购买中文字库。”

  备考方案

  1.当责任作为一份不能推卸的礼物放在肩头时,我们才会发现它是多么沉重。不过,再重我们也要担起。

  2.责任,是一种精神与道德的尺度,能够准确的衡量每个人对这个社会的价值。内心充满责任感,就一定会走出一条开满鲜花的道路。

  3.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练自己,从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另外附上“保护汉字知识产权”百科词条http://news.xinmin.cn/shehui/2012/04/27/14567209_2.html,供感兴趣的同学继续阅读。

  

  《使命》素材:

  刘文典:教授怎能不教课

  宁可被飞机炸死,也不能缺课。

  ——刘文典

  1938年五月,刘文典悄悄告别家人,离开北平孤身南下  ,辗转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不少教授连粗茶淡饭度难以为继。刘文典避居市郊官渡,生活也同样十分艰难,并且离学校较远,每次上课刘文典都必须步行到校。尽管如此,刘文典却从不缺课。他说:“国难当头,宁可被飞机炸死也不能缺课。”解放后,刘文典年事渐高,云南大学为了让他集中精力进行学术研究,一度没排他的课,但他坚持要上课,并声色俱厉地说:“教授怎能不教书,不教书就是失职!”                                                                                      

  备考方案:

  1.一个人只有具有使命感,才会在人生奋斗的旅程里有所收获,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各行各业遵循的共同准则,更是一个人对自己要求的起点。

  2.他们都这样做,所以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建树,光彩四射。

  3.可先列举不同的使命,如教授、记者等,然后再展开论述。

  


  另外附上“刘文典”百科词条http://baike.so.com/doc/5397597.html?sid=5634927#5397597-5634927-0,供感兴趣的同学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9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做好应该做好的工作,承担应该承担的任务,完成应该完成的使命.对于我们这些社会公民来说,责任就意味着忠于党,忠于人民,意味着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系百姓,情牵民生,让自己的工作得民心、顺民意,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真真切切为民服务.有句话叫:“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只有履行职责才能让能力展现最大价值.”
美国总统林肯21岁那年,在一家商店里当雇员.一天,一位老妇人来买纺织品,由于一时大意,他多收了老妇人12美分.当发现后,在当晚,他赶了六英里的路,将多收的钱还给了老妇人.书中写道:“工作无小事,责任体现在细节中,负责任就是从细节做起.”因此为了这份责任,我们必须吃得起苦,受得起累,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地抓好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中体现责任,在奉献中体现责任.
责任胜于能力,是因为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能力或许可以让你胜任工作,责任却可以让人创造奇迹.一颗道钉足以颠覆一列火车,一个烟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次决策失误可能给国家带来百万千万的损失而我们学生的责任呢?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尊敬老师?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同样也是一位社会的公民.我们的责任甚至比成年人还要多.我们要树立心中的道德观,用正确的道德观来判断身边的万物,做出正确的选择,履行应有的责任.要知道,责任不光是做分内的事情,爱同样也是一种责任,为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做出奉献,同样是一种责任!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们永远不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