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红楼梦诗词大全!

如题所述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蟹 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蟹 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蟹 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第四十五回 <<秋窗风雨夕>> 黛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热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第四十九回 咏月 香菱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蛾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第五十回 芦雪庵联诗 一夜北风紧, 王熙凤 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 李纨 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香菱 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 探春 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 李绮 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 李纹 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 岫烟 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 湘云 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 宝琴 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 黛玉 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 宝玉 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 宝钗 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 湘云 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 宝琴 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 湘云 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 宝钗 翦翦舞随腰.煮芋成新赏, 黛玉 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 宝玉 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 宝琴 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聚, 湘云 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 探春 空山泣老号.阶墀随上下, 岫烟 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 湘云 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 黛玉 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 湘云 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 宝琴 海市失鲛绡. 湘云 寂寞对台榭, 黛玉 清贫怀箪瓢. 湘云 烹茶冰渐沸, 宝琴 煮酒叶难烧. 湘云 没帚山僧扫, 黛玉 埋琴稚子挑. 宝琴 石楼闲睡鹤, 湘云 锦罽暖亲猫. 黛玉 月窟翻银浪, 宝琴 霞城隐赤标. 湘云 沁梅香可嚼, 黛玉 淋竹醉堪调. 宝钗 或湿鸳鸯带, 宝琴 时凝翡翠翘. 湘云 无风仍脉脉, 黛玉 不雨亦潇潇. 宝琴 欲志今朝乐, 李纨 凭诗祝舜尧. 李绮 七律 咏红梅花得"红"字 邢岫烟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咏红梅花得"梅"字 李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诞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很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P1)(作者开篇以此诗告诫众位看官。)

2.“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P3)(通灵宝玉乃是女娲补天剩余的石块,耐不住寂寞,央求僧道两仙点化其下凡,尽享人间欢娱。)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P5)(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上述绝句)

4.“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P9)(寂寞书生贾雨村爱上了甄士隐家的清秀丫鬟,中秋之夜,倍感孤独,作诗一首。)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lián)内待时飞。”

5.“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睛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P10)(贾雨村在甄士隐的夸奖和鼓励之下,显出了其远大抱负来。他的意思是说,不要给我机会,否则我一定抓住不放。)

6.“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至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P12)
------------------(跛足道人来度化甄士隐时唱的“好了歌”,充满着佛家的通透论)

7.甄士隐对上述歌曲的解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P12-13)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