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儿子 被孙权害死的?

如题所述

不是。

孙策(175—200),字伯符,富春(今富阳)人。孙坚长子。以“少年英杰”著称。孙坚初兴兵,即由策扶持母亲携带弟妹寄寓江淮。与周瑜结为生死之交。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孙权称帝后顾虑到自身后代是否能享有帝业,仅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并与国家象征的皇帝宗庙有所区隔,另外为孙策立庙于建业,为了淡化孙策之子孙绍年长于孙权长子孙登的太子策立问题,对于孙绍及其后继者孙奉的册封也仅止于侯爵,起初孙绍被封为吴侯,后其爵位为太子之子孙英取代,孙绍改封为上虞侯。

暂时未查到孙绍之死与孙权直接相关的证据。孙绍之子孙奉死于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孙皓之手却是事实。孙奉在父亲孙绍死后,继承上虞侯爵位。吴末帝建衡二年(270年),民间有传闻孙皓已死,说孙奉或章安侯孙奋其中一个会当上皇帝,孙皓知道后诛杀孙奉。

扩展资料

孙策

孙策性格豁达开朗乐于接受意见,又善于用人,所以兵士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死。他又严申军令,不得掳掠民间财物,受到百姓的欢迎。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孙策迅速削平了大量割据势力,占有了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庐江郡和豫章郡,基本上控制了扬州的广大地区,为孙吴立国奠定了基础。

孙策善于采纳他人建议,进攻会稽太守王朗时,他采纳叔父孙静的建议,谎称兵士腹痛,摆出一副士气衰弱、无法抗战的柔弱病态,而孙策却趁王朗麻痹大意,夜袭王朗属地高迁屯,斩杀王朗大将周昕,并占领会稽。

孙权

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孙权注重发展生产、富国强兵。他接替其兄主事不久,即开始推行屯田。东吴屯田分军屯和民屯,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屯田都尉等职官管理,屯田兵且耕且战,屯田户只须种田,免除民役。

孙权为人节俭。虽然称帝迁都建业,不建新宫殿因陋就简沿用旧将军府寺为宫,至赤乌十年(247)腐朽损坏后仍仅以武昌宫加以重建,可见其爱惜民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31
没有啊,孙策的儿子孙绍活得好好的,直到去世。

不过孙绍的儿子的确是被孙权的孙子孙皓杀死的,但后辈的事情跟死了几十年的前辈有什么关系?纯属无脑黑追问

你太幼稚

追答

你自己无知就承认吧,有种反驳啊——知道你没种,无脑黑

第2个回答  2013-10-18
孙绍是东吴孙坚长子长沙桓王孙策之子。吴大帝孙权之侄。孙权称帝时,被封为吴侯,后改封上虞侯。死后,其子孙奉继嗣。孙皓时,谣言称孙奉当称帝,被诛。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孙权称帝后顾虑到自身后代是否能享有帝业,仅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并与国家象征的皇帝宗庙有所区隔,另外为孙策立庙于建业,为了淡化孙策之子孙绍年长于孙权长子孙登的太子策立问题,对于孙绍及其后继者孙奉的册封也仅止于侯爵,起初孙绍被封为吴侯,后其爵位为太子之子孙英取代,孙绍改封为上虞侯。暂时未查到孙绍之死与孙权直接相关的证据。
但是孙绍之子孙奉死于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孙皓之手确是事实。孙奉在父亲孙绍死后,继承上虞侯爵位。吴末帝建衡二年(270年),民间有传闻孙皓已死,说孙奉或章安侯孙奋其中一个会当上皇帝,孙皓知道后诛杀孙奉。

希望能够帮到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0-18
三国志里边没有记载这个事,资治通鉴也没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