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译文那么生硬?本来英文原文很生动,但是中文翻译却如此糟糕?

英译中的问题,我自己深有感触,看莎士比亚的原版戏剧剧本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有的译文实在是只是在敷衍读者,对翻译工作没有耐心。英文翻译成中文时,有的章节竟然会出现完全词不达意和逻辑上完全失实的情况。

其实不止是英译中有很大问题,中译英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言不及义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给中外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曾经记得有外国学者说,中国人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就是在于中文著作的英文翻译得不到位。

很感谢各位的回答,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各位的真知灼见,不管最后分数给谁,我都非常感谢各位的答案!Thank you!

首先,并非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不很多,主要并不是翻译的问题,更多地是文化价值观上的隔膜加之现当代历史上其他错综复杂的原因。比如:中国现当代的一些文学作品的创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为所谓“主旋律”服务的,而少有体现所谓“普世价值”的作品。另则,是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并不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之文学价值的唯一标准——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其文学价值未必就次于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

其次,翻译工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被学界重视,处于边缘状态,“翻译学”成为显学,也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翻译作品出现,翻译水平参差不齐,难免鱼龙混杂,您的视野和时间也有限,您看到的,可能都是些次品,没有看到好的译品。

再次,您对原文、译文的理解和赏析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存在差异——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既可能是您的理解水平和译文表达水平高于译者,也可能还不及译者。您可以自问:“如果让我来翻译,我对原文的理解乃至我的译文表达将会如何?整体上真能比那些译者更好吗?”

第四,翻译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自然不及“不带镣铐的舞蹈”来得“生动”、“流畅”、“惬意”;更何况,文学翻译往往是“意态由来画不成”。

第五,中国古人云:“言不尽意”——原文本来就是一种“言不尽意”的表达,译文又是一种“二手的‘言不尽意’”的表达,当然就又差了一层。再加上您带有个人文化色彩的“联想”,难免又给您看到的译文蒙上一层灰色。

综上所述,所以,您难免提出“为什么很多译文那么生硬?本来英文原文很生动,但是中文翻译却如此糟糕?”这样的问题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7
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对英语国家的当地习俗不够了解,就像老外学中文一样,他们虽然认识我们的成语,但是他们却不会用,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一个成语的来源以及它的历史典故和北京,以及各国文化的差异,所以就造成了了类似的答非所问的情况。这种事很常见的,比如说中文里的意思,比如汉语八级考试: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小明: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小明:小意思,小意思。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小明: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明:是我不好意思。 提问:以上“意思”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一题目中出现了多个“意思”,我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是因为这些场合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都已经熟悉了,但是对于老外来说,他们没有这种文化背景,不够理解,所以就造成他们糊里糊涂,搞不清楚,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下次再来考汉语托福”吧,同样,我们做英文翻译的时候遇到的也是这种情况,因为我们对英文国家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再加上他们的口语,造成我们对翻译的不准确。要做到十分准确的翻译好的句子,对说英语国家文化的一定深度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_^
不用谢哈^_^
第2个回答  2012-07-26
因为翻译的时候人们大多采用直译,但是因为的逻辑,语言习惯,和其中包含的文化和中文都有区别。所以企图直译的时候 就丢掉了文字原本的韵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6
To be a good translator, one has to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and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好的译文对译者自身的文字功底、文化造诣以及知识层面要求很高,一般译者都需要在长期的实践积累中不断进步,但是能达到登峰造极程度的译者并不多。即便是有了很深的造诣,有时好的译文也需要灵感才能“妙手偶得之”。追问

您看,还有其他因素吗?具体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追答

各方面的因素还有很多的,比如对原文理解不够透彻或对具体语境不够了解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需要译者加深对源语言以及目标语言的学习,最好都要达到母语的程度,并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这样才能翻译时找到最恰当地道的表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7-26
因为翻译者中文水平不行,优秀的翻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有些翻译过来不应该直接翻译,而是意思不变下,采用成语、俗语、歇后语甚至是诗歌翻译。显然这样优秀的人才缺少。追问

嗯,您说的很对,也提出了很多很有创见的想法!我想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答案,过几天再来选择最好的答案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