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菜的室内无土养殖技术

如题所述

西洋菜正名豆瓣菜,别名水田芥、水芥菜、无心菜。属十字花科蔬菜,豆瓣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豆瓣菜的全草。高20-40厘米,茎匍匐,多分枝,节上生根;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4对,卵形或宽卵形,顶生小叶全缘或有少数波状齿。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花梗常反曲。西洋菜整株淡绿色,淡得近白色的为佳品,被誉为“白骨西洋菜”,原产欧洲或亚洲北部,引入我国已有百年的历史,现代巨着《中药大辞典》已有收入。

西洋菜名称由来,相传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位葡萄牙海员患肺病,人们以为他已死,后竟生还,只因多吃了一种蔬菜充饥。流落澳门的葡萄牙人从国外带进少量这种蔬菜种子给一位华裔妇女种植,种出后清香爽口,很受大家的喜爱,各处纷纷引种,从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短短的几年时间广东、广西、上海、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区都有种植。80年代中期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一些星级宾馆饭店需求一批特菜品种,从而北京、青岛、大连等等一些大中型城市也陆续引种。

西洋菜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现代研究表明,西洋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药理研究表明西洋菜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肠杆菌生长。据近代出版的“中草药手册”阐述经常食用西洋菜具有清热解燥、润肺止咳、通经利尿消除疲劳等保健功效。是广东省秋种冬春收的主要叶菜之一。广东省夏季西洋菜反季节栽培,以阳山县水口镇面积较大。

一、西洋菜的两种类型:

(一)、广州种。原由澳门引进的品种,经多年栽培都表现良好,味道鲜美、口感好,华南地区的当家品种。植株匍匐状向上丛生,茎高30~40厘米,茎粗6~8厘米,侧茎从基部叶腋间分生。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4对近圆形,豆瓣状,深绿色,遇到低温时则转成褐红色,微辛香味。每个茎节均可生出新根,茎幼嫩时柔脆易断,老化时纤维增多。该品种适应性强,除在水田种植外在普通菜田也可种植,但品质不如水田的好。生育期短,从定植到初次采收20~30天,以后每隔20天左右采收一次,冬季保护地种植的采收期在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每亩产量4000~5000公斤。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不能开花结实,所以多采用扦插育苗的繁殖方法。

(二)百色种。又被成为百色西洋菜,是广西百色市的栽培品种,在广西和广东的湛江等地栽培较多。最初由欧洲引进,经长期种植以成为适应当地栽培条件的优良品种,既可在水田种植又可在普通菜田种植。其特征特性与广州种相似,所不同的是每年均可开花结实,可用种子育苗或扦插育苗的方法繁殖。该品种适应性广,茎叶脆嫩,纤维少、口感好,但产量较低,每亩产量在3000公斤左右。

二、西洋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西洋菜性喜冷凉,怕热,耐寒力较强,能忍耐短时间的霜冻。生长发育适温为15~25℃,以20℃为最好,低于15℃则生长缓慢,超过25℃时虽生长快,但植株细弱,叶片黄化,节上长出许多不定根,品质变差。

(2)光照。西洋菜要求有较强的光照,每天最好有7~8小时的光照时间,连阴雨天,植株被遮荫,光照不足时,主茎徒长,叶片细薄,黄化,品质下降。

(3)水分。西洋菜喜湿润条件,可以在水沟中种植,也可以进行水培(营养液无土栽培)。但夏季高温,通气不良时易产生烂秧。

(4)土壤。西洋菜对土壤适应性广,壤土、沙壤土、黏土都可栽培,但以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黏壤土或壤土种植最好。适于水田种植,也可以旱地栽培,但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5)营养。需肥量较多,并且要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其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4:0.9。若氮肥过多,易引起徒长导致品质差和容易感染病害。

三、栽培管理要点

(一)选地

西洋菜喜冷凉,不耐热,适于水生。夏季反季节栽培,低海拔地方也可种植,但一定要选择有地下冷凉流动水的地方,且水温(大田水温)最高不超过25℃,或者选择阴凉、较高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附近要有清凉水源。高海拔地方交通条件要方便,便于运输。种植的土壤为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最好。

(二)整地、施肥、作畦。

旱地栽培西洋菜,应选排灌方便的地块,栽种前结合耕翻土地施足底肥,每亩施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做成1.0~1.5米宽的平畦,平整畦面。

(三)播种育苗:

从8月起至次年2月都可播种,但从9-10月为适期。早播的气候炎热,宜用遮荫育苗。选择树荫下平坦园地,铺上厚约6-10厘米的肥沃细土,最好是晒干后敲碎的肥沃塘泥,直径与一般砂粒大。一般不施基肥。摊平后淋湿水分,用木板轻轻压平至表面略呈浆状即可播种;或在水田中多犁多耙后呈浆状,次日浆泥沉淀后播种。因种子细小,播种前宜充分拌入干燥的细砂土,或在加入少许石灰。然后,按苗床划分为若干小段,种子也分为相应份数,均匀地撒播,不必盖土或浇水,随即搭荫棚,棚高1-2米、宽1-5米,略向南倾斜。遮荫料宜用黑色遮光网透光度为70%。若用树枝,宜用松叶,不用阔叶树枝,以免落叶盖住种子。棚内要有散射光,以免落叶盖住幼苗徒长。棚顶盖薄膜,防止暴雨冲溅。播种后半月左右,揭除薄膜,并逐步揭除遮荫物,以培育壮苗。亩用种子20-25克,约需苗床15平方米。

(四)、移植及田间管理

(1)培育壮苗。用种子繁殖的需培育壮苗,用嫩茎扦插繁殖时只需剪茎插植。

①种子繁殖。栽培前1个月播种育苗,早春、冬季在保护地内育苗,其余季节在露地育苗。选用肥沃地块,并适当施用底肥,做成1.5米宽的育苗畦,畦面平整后浇透底水,然后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3~4克种子,15㎡苗床供1亩地栽植用。因种子细小,为使播种均匀,50克种子先与半脸盆细沙土拌匀后一起撒播,播后覆细沙土约半指厚,并注意保持畦土湿润,以利发芽和出苗。出苗后若发现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速效化肥,以促壮秧,长至12~15厘米时即可移栽。

②扦插繁殖。利用西洋菜茎节再生不定根能力强的特点,剪取其嫩茎扦插很容易成活,对不开花结果品种的繁殖极为方便。留种母茎在冬季能在温室内越冬,栽植前只要剪取约有5~6节,长12~15厘米的粗壮嫩茎移栽即可。种苗不足的时候甚至2~3节即可栽植,一般每亩留苗田能栽4~5亩大田。如在温暖季节,可直接从生产田剪取茎移植,扩大生产面积。

(2)定植。根据不同栽培方式,确定栽植时间后,选取苗高12~15厘米的壮苗或截取嫩、壮茎,栽入土中3~5厘米,每穴栽1~3株,最好半卧式栽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或12厘米×12厘米即可。

夏季反季节栽培,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移苗扦插,要选择老苗、粗壮的苗移植。植地施人有机肥,用腐熟的农家肥均匀撒人田中,结合整地。要整细耙平,水深以略超过泥面为宜,每隔3.3米左右留工作行,并在田块周围开深沟,便于排灌水。栽植行距10-13厘米,株距7厘米左右。定植时将嫩茎放在田面,使其基部数节粘着泥土,便可发根生长。平时,田里一定要保持有冷凉流动水,水的流动速度随水温而定,温度高,流动速度要快,若大田水温不高,可用较慢速度。为使西洋菜生长良好,水温应控制在18—22℃范围内。如:温度太高,则生长不良,西洋菜叶子会变黄。选择阴天或下午施放速效性肥料,将周围入水口堵住,也不放水,或留少量流动水,每亩撒施复合肥约5千克。等西洋菜吸肥后才放流动水。西洋菜在夏季种植最怕白撞雨,如条件允许,可采用遮阳网覆盖,覆盖高度约1米。对于防止暴雨冲击有很大作用,也可提高西洋菜的质量和产量。

(3)田间管理。旱地栽培时,自定植后要使土壤常保持湿润,高温炎热天气时避免午间阳光下浇水,要在早晚浇水;遇大雨却要及时排水,防止淹泡植株以免烂茎;保护地栽培主要控制好生长适温,尽力增加光照,防止受害。不论旱地和水田栽培,移栽成活后,以速效氮肥为主立即追肥,以后每剪取1次,追施肥1次,每亩每次追三元肥5.0~7.5公斤为准,旱地栽的追肥后立即浇水。冷凉季节追肥也可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每次每亩1000~1500公斤。生长期间如杂草较多,应及时拔除。

(五)病虫害防治

1、西洋菜常见病害的防治。

西洋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和褐斑病

灰霉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主要发生在成株期,多从基部衰老的叶柄或从受伤的叶柄开始浸染,使病部呈浅褐色坏死腐烂,在其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既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迅速向上下及四周扩展蔓延,致使许多外叶染病坏死,最后干腐。

菌核病的病原为子囊菌核盘菌真菌,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以成株期发生较多。病菌多从茎基部或下部叶柄开始侵染,使病部呈水渍状腐烂,并迅速向各个方向发展致多片外叶腐烂坏死。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表面产生浓密的絮状白霉并逐渐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具明显或不明显轮纹。发生严重时致叶片干枯。高温多湿的天气或氮肥过多时发病多。

这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

(1)清洁田园;前茬收获后,将残株、烂叶和杂草清理干净,运出地外集中进行高温堆肥、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菌残留地里而继续传染。

(2)培育无病壮苗,生长期间注意通风、排湿、调节适宜的温度,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彻底清除,带到棚外烧毁,防止病菌落入土中。

(3)在发病初期,采用40%施加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如果有条件的话采用常温喷雾或粉尘喷粉的方法效果更好。防褐斑病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喷洒。

2、西洋菜虫害的防治。

虫害主要有小菜蛾和蚜虫。

小菜蛾又叫菜蛾、小青虫、两头尖、方块蛾等,为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害虫,全国各地都普遍发生,以我国南方和常年种植叶类蔬菜的地区发生严重。可为害青花菜、芥蓝、西洋菜等作物,主要危害叶片,形成一个个“天窗”状透明斑痕,大的幼虫可将菜叶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菜叶被吃成筛网状。菜蛾成虫为灰褐色小蛾,翅狭长,前翅后缘有黄三个白色曲折的波纹,两个翅膀合拢时呈屋脊状。老熟幼虫体长1厘米左右,两头尖细,虫体呈纺锤形,头黄褐色,体节明显,臀足向后伸长,超过腹部末端。蛹纺锤形,外裹一层灰白色透明的薄茧,透过茧可以看见里面的蛹体。

在盛夏高温时节,各地多因高温多雨和天敌等因素使小菜蛾的发生数量显降下降。如果周年进行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套种,小菜蛾多发生猖獗,损失严重。

(1)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由于小菜蛾虫体小,繁殖快,对多种农药的抗性较强,要较好控制小菜蛾必须根据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选用多方面措施综合防治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由于小菜蛾只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在一定范围内应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套栽,切断虫源。同时注意加强苗期防虫,避免菜苗传带害虫。收获后及时清除和集中处理残株败叶,消灭残存的虫源。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高压诱虫灯诱杀成虫。利用小菜蛾交配繁殖习性,可选用小菜蛾专门的性诱剂诱芯和配套的诱捕器诱杀成虫。

科学的进行药剂防治,由于小菜蛾世代多,使用农药频繁,极容易产生抗药性,药剂防治必须注意不同性状的农药间交替轮换使用,注意优先使用非化学杀虫剂。

一是选用微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粉剂,复方BT乳剂、粉剂500~1500倍液,注意在气温20℃以上时喷雾。

二是选用昆虫特异性杀虫剂,如2.5%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3000~5000倍液喷雾,注意施药时间较普通杀虫剂需提早3天左右。

三是选用抗生素类杀虫剂,如40%清源保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四是选用植物性杀虫剂,如1%印楝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0.5%藜芦碱醇溶液800~1000倍液。

五是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活性化学杀虫剂,如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12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蚜虫的危害症状与防治:

蚜虫有两种形态,在条件适宜时形成无翅蚜,条件不适宜时产生有翅蚜。多为害菜株的幼嫩叶片和心叶,造成心叶和嫩叶卷缩变形,菜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结球。严重时诱发煤污病,影响产品质量。菜蚜多为浅绿色、浅黄色和绿黄色。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南方地区可达30~40代。北方地区冬天一般不形成危害,在温室内蔬菜上可零星发生。露地蔬菜常在春、秋出现两个发生高峰。在南方桃蚜可周年发生危害。桃蚜喜欢黄颜色和橙黄色,害怕银灰色。可利用它对颜色的喜好进行防治。

根据有翅蚜虫害怕银灰色,可在菜地内间隔铺设银灰色膜或挂拉银灰色膜条驱避蚜虫。

根据有翅蚜虫喜欢黄色,可在田间挂设粘虫黄板诱集有翅蚜虫,或距地面20厘米左右架黄色盆,内装0.1%肥皂水或洗衣粉水诱杀有翅蚜虫。

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由于蚜虫世代周期短,繁殖快、蔓延迅速,多聚集在蔬菜心叶或叶背皱缩隐蔽处,喷药要求细致周到,保护地内采用烟雾剂或常温烟雾施药技术防治效果更好。喷雾可选用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选用20%灭蚜烟雾剂,每次每亩0.4~0.5公斤均匀摆放,点燃后闭棚3小时。

(六)、采收

西洋菜新茎叶的生长过程就是产品的形成过程,从定植到始收约20~30天,嫩茎长25厘米左右便可收割1次。用剪刀剪下或锋利的小刀割下嫩茎,捆成小把,头部截齐即可上市,每亩每茬约产1000千克,以后每隔10~20天又可割取1次。早春或冬季因温度低、生长慢,约1个月可收割1次。如在6月植株开花时,不留种的地块可把上部割除,留中、下部匍匐茎促进萌发新茎,继续生产、收获。

西洋菜采收应选择傍晚或阴天早晨进行,避免阳光照射。采收标准应根据内销或出口要求而定。用竹箩筐分层叠放,中间留空放冰碎,上面再放冰碎。争取在傍晚运输及早销售。有条件的可用冷藏车运输,除用冰碎外,冷藏柜温度.应调在0-5~C。每次采收后,要进行施肥,以促其再生长。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大量采收,至10月下旬结束。亩产2500-3500千克,采收时间长的,高产可达5000千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9
西洋菜正名豆瓣菜,别名水田芥、水芥菜、无心菜。属十字花科蔬菜,豆瓣菜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豆瓣菜的全草。高20-40厘米,茎匍匐,多分枝,节上生根;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4对,卵形或宽卵形,顶生小叶全缘或有少数波状齿。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花梗常反曲。西洋菜整株淡绿色,淡得近白色的为佳品,被誉为“白骨西洋菜”,原产欧洲或亚洲北部,引入我国已有百年的历史,现代巨着《中药大辞典》已有收入。
  西洋菜名称由来,相传20世纪30年代后期,一位葡萄牙海员患肺病,人们以为他已死,后竟生还,只因多吃了一种蔬菜充饥。流落澳门的葡萄牙人从国外带进少量这种蔬菜种子给一位华裔妇女种植,种出后清香爽口,很受大家的喜爱,各处纷纷引种,从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短短的几年时间广东、广西、上海、福建、云南、四川等省区都有种植。80年代中期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一些星级宾馆饭店需求一批特菜品种,从而北京、青岛、大连等等一些大中型城市也陆续引种。
  西洋菜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强。现代研究表明,西洋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药理研究表明西洋菜水提取液能抑制大肠杆菌生长。据近代出版的“中草药手册”阐述经常食用西洋菜具有清热解燥、润肺止咳、通经利尿消除疲劳等保健功效。是广东省秋种冬春收的主要叶菜之一。广东省夏季西洋菜反季节栽培,以阳山县水口镇面积较大。
  一、西洋菜的两种类型:
  (一)、广州种。原由澳门引进的品种,经多年栽培都表现良好,味道鲜美、口感好,华南地区的当家品种。植株匍匐状向上丛生,茎高30~40厘米,茎粗6~8厘米,侧茎从基部叶腋间分生。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4对近圆形,豆瓣状,深绿色,遇到低温时则转成褐红色,微辛香味。每个茎节均可生出新根,茎幼嫩时柔脆易断,老化时纤维增多。该品种适应性强,除在水田种植外在普通菜田也可种植,但品质不如水田的好。生育期短,从定植到初次采收20~30天,以后每隔20天左右采收一次,冬季保护地种植的采收期在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每亩产量4000~5000公斤。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不能开花结实,所以多采用扦插育苗的繁殖方法。
  (二)百色种。又被成为百色西洋菜,是广西百色市的栽培品种,在广西和广东的湛江等地栽培较多。最初由欧洲引进,经长期种植以成为适应当地栽培条件的优良品种,既可在水田种植又可在普通菜田种植。其特征特性与广州种相似,所不同的是每年均可开花结实,可用种子育苗或扦插育苗的方法繁殖。该品种适应性广,茎叶脆嫩,纤维少、口感好,但产量较低,每亩产量在3000公斤左右。
  二、西洋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西洋菜性喜冷凉,怕热,耐寒力较强,能忍耐短时间的霜冻。生长发育适温为15~25℃,以20℃为最好,低于15℃则生长缓慢,超过25℃时虽生长快,但植株细弱,叶片黄化,节上长出许多不定根,品质变差。
  (2)光照。西洋菜要求有较强的光照,每天最好有7~8小时的光照时间,连阴雨天,植株被遮荫,光照不足时,主茎徒长,叶片细薄,黄化,品质下降。
  (3)水分。西洋菜喜湿润条件,可以在水沟中种植,也可以进行水培(营养液无土栽培)。但夏季高温,通气不良时易产生烂秧。
  (4)土壤。西洋菜对土壤适应性广,壤土、沙壤土、黏土都可栽培,但以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黏壤土或壤土种植最好。适于水田种植,也可以旱地栽培,但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5)营养。需肥量较多,并且要氮、磷、钾及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其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4:0.9。若氮肥过多,易引起徒长导致品质差和容易感染病害。
  三、栽培管理要点
  (一)选地
  西洋菜喜冷凉,不耐热,适于水生。夏季反季节栽培,低海拔地方也可种植,但一定要选择有地下冷凉流动水的地方,且水温(大田水温)最高不超过25℃,或者选择阴凉、较高海拔(500米以上)的地方,附近要有清凉水源。高海拔地方交通条件要方便,便于运输。种植的土壤为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最好。
  (二)整地、施肥、作畦。
  旱地栽培西洋菜,应选排灌方便的地块,栽种前结合耕翻土地施足底肥,每亩施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3000~4000千克,做成1.0~1.5米宽的平畦,平整畦面。
  (三)播种育苗:
  从8月起至次年2月都可播种,但从9-10月为适期。早播的气候炎热,宜用遮荫育苗。选择树荫下平坦园地,铺上厚约6-10厘米的肥沃细土,最好是晒干后敲碎的肥沃塘泥,直径与一般砂粒大。一般不施基肥。摊平后淋湿水分,用木板轻轻压平至表面略呈浆状即可播种;或在水田中多犁多耙后呈浆状,次日浆泥沉淀后播种。因种子细小,播种前宜充分拌入干燥的细砂土,或在加入少许石灰。然后,按苗床划分为若干小段,种子也分为相应份数,均匀地撒播,不必盖土或浇水,随即搭荫棚,棚高1-2米、宽1-5米,略向南倾斜。遮荫料宜用黑色遮光网透光度为70%。若用树枝,宜用松叶,不用阔叶树枝,以免落叶盖住种子。棚内要有散射光,以免落叶盖住幼苗徒长。棚顶盖薄膜,防止暴雨冲溅。播种后半月左右,揭除薄膜,并逐步揭除遮荫物,以培育壮苗。亩用种子20-25克,约需苗床15平方米。
  (四)、移植及田间管理
  (1)培育壮苗。用种子繁殖的需培育壮苗,用嫩茎扦插繁殖时只需剪茎插植。
  ①种子繁殖。栽培前1个月播种育苗,早春、冬季在保护地内育苗,其余季节在露地育苗。选用肥沃地块,并适当施用底肥,做成1.5米宽的育苗畦,畦面平整后浇透底水,然后播种,一般每平方米播3~4克种子,15㎡苗床供1亩地栽植用。因种子细小,为使播种均匀,50克种子先与半脸盆细沙土拌匀后一起撒播,播后覆细沙土约半指厚,并注意保持畦土湿润,以利发芽和出苗。出苗后若发现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速效化肥,以促壮秧,长至12~15厘米时即可移栽。
  ②扦插繁殖。利用西洋菜茎节再生不定根能力强的特点,剪取其嫩茎扦插很容易成活,对不开花结果品种的繁殖极为方便。留种母茎在冬季能在温室内越冬,栽植前只要剪取约有5~6节,长12~15厘米的粗壮嫩茎移栽即可。种苗不足的时候甚至2~3节即可栽植,一般每亩留苗田能栽4~5亩大田。如在温暖季节,可直接从生产田剪取茎移植,扩大生产面积。
  (2)定植。根据不同栽培方式,确定栽植时间后,选取苗高12~15厘米的壮苗或截取嫩、壮茎,栽入土中3~5厘米,每穴栽1~3株,最好半卧式栽苗,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或12厘米×12厘米即可。
  夏季反季节栽培,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移苗扦插,要选择老苗、粗壮的苗移植。植地施人有机肥,用腐熟的农家肥均匀撒人田中,结合整地。要整细耙平,水深以略超过泥面为宜,每隔3.3米左右留工作行,并在田块周围开深沟,便于排灌水。栽植行距10-13厘米,株距7厘米左右。定植时将嫩茎放在田面,使其基部数节粘着泥土,便可发根生长。平时,田里一定要保持有冷凉流动水,水的流动速度随水温而定,温度高,流动速度要快,若大田水温不高,可用较慢速度。为使西洋菜生长良好,水温应控制在18—22℃范围内。如:温度太高,则生长不良,西洋菜叶子会变黄。选择阴天或下午施放速效性肥料,将周围入水口堵住,也不放水,或留少量流动水,每亩撒施复合肥约5千克。等西洋菜吸肥后才放流动水。西洋菜在夏季种植最怕白撞雨,如条件允许,可采用遮阳网覆盖,覆盖高度约1米。对于防止暴雨冲击有很大作用,也可提高西洋菜的质量和产量。
  (3)田间管理。旱地栽培时,自定植后要使土壤常保持湿润,高温炎热天气时避免午间阳光下浇水,要在早晚浇水;遇大雨却要及时排水,防止淹泡植株以免烂茎;保护地栽培主要控制好生长适温,尽力增加光照,防止受害。不论旱地和水田栽培,移栽成活后,以速效氮肥为主立即追肥,以后每剪取1次,追施肥1次,每亩每次追三元肥5.0~7.5公斤为准,旱地栽的追肥后立即浇水。冷凉季节追肥也可用腐熟细碎的有机肥,每次每亩1000~1500公斤。生长期间如杂草较多,应及时拔除。
  (五)病虫害防治
  1、西洋菜常见病害的防治。
  西洋菜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菌核病和褐斑病。
  灰霉病的病原为半知菌灰葡萄孢真菌,主要发生在成株期,多从基部衰老的叶柄或从受伤的叶柄开始浸染,使病部呈浅褐色坏死腐烂,在其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既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情迅速向上下及四周扩展蔓延,致使许多外叶染病坏死,最后干腐。
  菌核病的病原为子囊菌核盘菌真菌,在各生育期都可发生,以成株期发生较多。病菌多从茎基部或下部叶柄开始侵染,使病部呈水渍状腐烂,并迅速向各个方向发展致多片外叶腐烂坏死。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部表面产生浓密的絮状白霉并逐渐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具明显或不明显轮纹。发生严重时致叶片干枯。高温多湿的天气或氮肥过多时发病多。
  这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
  (1)清洁田园;前茬收获后,将残株、烂叶和杂草清理干净,运出地外集中进行高温堆肥、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病菌残留地里而继续传染。
  (2)培育无病壮苗,生长期间注意通风、排湿、调节适宜的温度,发现病株、病叶及时彻底清除,带到棚外烧毁,防止病菌落入土中。
  (3)在发病初期,采用40%施加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如果有条件的话采用常温喷雾或粉尘喷粉的方法效果更好。防褐斑病用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喷洒。
  2、西洋菜虫害的防治。
  虫害主要有小菜蛾和蚜虫。
  小菜蛾又叫菜蛾、小青虫、两头尖、方块蛾等,为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害虫,全国各地都普遍发生,以我国南方和常年种植叶类蔬菜的地区发生严重。可为害青花菜、芥蓝、西洋菜等作物,主要危害叶片,形成一个个“天窗”状透明斑痕,大的幼虫可将菜叶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菜叶被吃成筛网状。菜蛾成虫为灰褐色小蛾,翅狭长,前翅后缘有黄三个白色曲折的波纹,两个翅膀合拢时呈屋脊状。老熟幼虫体长1厘米左右,两头尖细,虫体呈纺锤形,头黄褐色,体节明显,臀足向后伸长,超过腹部末端。蛹纺锤形,外裹一层灰白色透明的薄茧,透过茧可以看见里面的蛹体。
  在盛夏高温时节,各地多因高温多雨和天敌等因素使小菜蛾的发生数量显降下降。如果周年进行十字花科蔬菜连作或套种,小菜蛾多发生猖獗,损失严重。
  (1)小菜蛾的防治方法:
  由于小菜蛾虫体小,繁殖快,对多种农药的抗性较强,要较好控制小菜蛾必须根据小菜蛾的生物学特性,因地制宜选用多方面措施综合防治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由于小菜蛾只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在一定范围内应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套栽,切断虫源。同时注意加强苗期防虫,避免菜苗传带害虫。收获后及时清除和集中处理残株败叶,消灭残存的虫源。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或高压诱虫灯诱杀成虫。利用小菜蛾交配繁殖习性,可选用小菜蛾专门的性诱剂诱芯和配套的诱捕器诱杀成虫。
  科学的进行药剂防治,由于小菜蛾世代多,使用农药频繁,极容易产生抗药性,药剂防治必须注意不同性状的农药间交替轮换使用,注意优先使用非化学杀虫剂。
  一是选用微生物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粉剂,复方BT乳剂、粉剂500~1500倍液,注意在气温20℃以上时喷雾。
  二是选用昆虫特异性杀虫剂,如2.5%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或20%除虫脲悬浮剂3000~5000倍液喷雾,注意施药时间较普通杀虫剂需提早3天左右。
  三是选用抗生素类杀虫剂,如40%清源保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四是选用植物性杀虫剂,如1%印楝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0.5%藜芦碱醇溶液800~1000倍液。
  五是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活性化学杀虫剂,如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剂12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2)蚜虫的危害症状与防治:
  蚜虫有两种形态,在条件适宜时形成无翅蚜,条件不适宜时产生有翅蚜。多为害菜株的幼嫩叶片和心叶,造成心叶和嫩叶卷缩变形,菜株生长不良,不能正常结球。严重时诱发煤污病,影响产品质量。菜蚜多为浅绿色、浅黄色和绿黄色。在华北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南方地区可达30~40代。北方地区冬天一般不形成危害,在温室内蔬菜上可零星发生。露地蔬菜常在春、秋出现两个发生高峰。在南方桃蚜可周年发生危害。桃蚜喜欢黄颜色和橙黄色,害怕银灰色。可利用它对颜色的喜好进行防治。
  根据有翅蚜虫害怕银灰色,可在菜地内间隔铺设银灰色膜或挂拉银灰色膜条驱避蚜虫。
  根据有翅蚜虫喜欢黄色,可在田间挂设粘虫黄板诱集有翅蚜虫,或距地面20厘米左右架黄色盆,内装0.1%肥皂水或洗衣粉水诱杀有翅蚜虫。
  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由于蚜虫世代周期短,繁殖快、蔓延迅速,多聚集在蔬菜心叶或叶背皱缩隐蔽处,喷药要求细致周到,保护地内采用烟雾剂或常温烟雾施药技术防治效果更好。喷雾可选用20%康福多浓可溶剂3000~4000倍液,或1%印楝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3%莫比朗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防治,保护地选用20%灭蚜烟雾剂,每次每亩0.4~0.5公斤均匀摆放,点燃后闭棚3小时。
  (六)、采收
  西洋菜新茎叶的生长过程就是产品的形成过程,从定植到始收约20~30天,嫩茎长25厘米左右便可收割1次。用剪刀剪下或锋利的小刀割下嫩茎,捆成小把,头部截齐即可上市,每亩每茬约产1000千克,以后每隔10~20天又可割取1次。早春或冬季因温度低、生长慢,约1个月可收割1次。如在6月植株开花时,不留种的地块可把上部割除,留中、下部匍匐茎促进萌发新茎,继续生产、收获。
  西洋菜采收应选择傍晚或阴天早晨进行,避免阳光照射。采收标准应根据内销或出口要求而定。用竹箩筐分层叠放,中间留空放冰碎,上面再放冰碎。争取在傍晚运输及早销售。有条件的可用冷藏车运输,除用冰碎外,冷藏柜温度.应调在0-5~C。每次采收后,要进行施肥,以促其再生长。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大量采收,至10月下旬结束。亩产2500-3500千克,采收时间长的,高产可达5000千克。
  四、西洋菜的周年供应:
  (1)春秋露地栽培。分别于4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栽种两茬,采收期为5~6月和9~10月。
  (2)夏季冷凉山区栽培。5月上旬至6月上旬栽种,6~9月连续采收供应市场。
  (3)保护地栽培。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份,采用秋延后及春提前于中、小棚生产两茬,也可采用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一茬,于11月至翌年6月采收。
  (4)利用水沟栽培。每年5月中、下旬利用闲散水沟栽种,加强水面利用,可收获多茬,增加收益。
  (5)营养液栽培,即水培。北京市小汤山特种蔬菜基地,引进日本的成套玻璃温室水耕设备,周年生产;中日合作设施园艺农场,在大棚中建水培床,也种植西洋菜。除冬季最冷季节外,也可连续收获多茬。
  五、西洋菜的留种
  因品种和栽培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留种方式。
  (1)种苗留种。西洋菜的老茎抗逆性强,能渡过盛夏的不良环境,可采用老茎作种苗就地留种,或移栽留种,即无性繁殖。如在露地栽培,到夏季需将老茎移栽到有遮阳、防雨的场所,晚秋则将老茎移栽到保温、防寒的保护地内培育种苗。
  (2)种子留种。留种田的嫩茎不能收获,应让其充分生长,6月份则开始开花,7~8月份种荚开始变黄时便可收获。若收获不及时,种荚会干裂,种子散落,因此,种荚转黄色时陆续采收,把荚晾晒干,收取种子贮藏备用。每亩种子田约可收种子2千克。
  分批采收种子:主侧枝均能良好开花结荚。主茎上开花较早较少,侧枝(2-4级分枝)开花略迟,但花多、荚多,是种子产量的主要来源。种荚呈黄色俗称香蕉黄时便可采收。
  采荚后当日,摊晒在竹筛箕上凉干,后熟一、二天后凉晒至种荚开裂、种子散出后及时晒干。种子小,皮薄,切忌曝晒,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晒种为宜。晒干种子在干净、干燥的瓦缸或水桶中置于阴凉处贮存,当年采收的种子当年使用。无低温干燥条件贮藏的种子,次年几无发芽力。亩收种子3-4公斤。可供150亩以上田一次种植。西洋菜历来都用无性繁殖栽培,即利用残茎越夏供秋植,周而复始。但在广东省湛江地区及广西百色地区已有演变能开花结籽的品种,采收种子,室内贮存,可大大节省种茎越夏管理的麻烦,而且种子细小,用量少,贮运十分方便,幼苗成长后生势健壮,有提高生活力作用。
  六、西洋菜的食用方法
  西洋菜食用方法很多,炒食、凉拌、做馅和做汤均可,可和其他蔬菜、水果一起做沙拉生吃;也是非常好的火锅涮菜,在涮羊肉或肥牛的同时吃一点西洋菜,可以去除油腻、增加食欲。粤人对西洋菜有良好印象,认为是一种家常汤水,饮汤食菜,清热润肺,入冬后天气干燥更宜。遇到口干咽痛,肺热咳嗽,最多用来煲鸭肾,或加入罗汉果、猪肉,也有与鱼煲汤的,味益鲜美。
  西洋菜外形很漂亮,作为盘菜的点缀和配菜能为餐桌添彩。广东和港澳等地最喜欢的吃法是用猪肺加几个红枣煲西洋菜汤,或猪骨西洋菜汤,都有一种特殊的鲜香风味;近几年北方的餐馆用来做饺子馅非常好吃;还可以做汤,也可做面条和汤粉的配菜。中国有机农业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