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

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2)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和像的______关系.(3)在观察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的______(A或者B)这一侧观察.(4)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______.(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小明同学的实验小组记录像和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的数据如下表,表中的数据与我们熟悉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有些不同,导致测量结果差异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项目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第一次 6cm 7cm 第二次 12cm 11.5cm 第三次 14cm 15cm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蜡烛B的位置就是蜡烛A像的位置,从而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2)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在观察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侧观察,同时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和蜡烛B.
(4)平面镜成虚像,所以白纸上不能承接到像.
(5)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跟物体大小有关,所以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不变.
(6)平面镜的反射面在平面镜的后面,物距测量时没有考虑到平面镜的厚度,物距应该是物体到平面镜后面反射面的距离,而测量时测量物体到平面镜前面的距离,所以导致物距测量总大于像距,并且可以推断平面镜的厚度大约是1cm.
故答案为:(1)完全重合;(2)大小;(3)A;(4)平面镜成虚像;(5)不变;(6)没有考虑到平面镜的厚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