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一句里面,有段话的出处

芳心怕载春愁重 花里相思让与君 涤尽千年尘上箩 君心应似藕玲找 相思未必能相见 夜雨春愁分点红 上段话完整应该什么,包括作者诗名字和缺少的话

这首诗的作者是魏子安诗名是《花月痕》,缺少的一句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首已是百年身”。

花月痕

【作者】魏子安

【朝代】清朝

【原文】

芳心怕载春愁重,花里相思让与君。

涤尽千年尘上箩,君心应似藕玲找。

相思未必能相见,夜雨春愁分点红 。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译文】

心中已是愁煞,所以怕再添一份深愁。花里相思应该是一份情谊,深重却又不愿出口,想教花儿诉与君听。

若是要达成自己的愿望,让他知道自己的深情。那君的心应该想藕一样,多窍玲珑,才能明白我的情深意重。

却相思是苦,相见是难,只能伴着夜雨,看那万点落红。que可惜,那是没有对君说出深埋心底的相思意,只能无奈时间流逝,再度想起当年,却不由已过了很久很久,原来对君的情谊,我始终还是没有忘记。

扩展资料

人是感情的动物,常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做出令人懊恼悔恨的事,“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百年身,就是下一辈子的事了,今生,再也没有希望了。
每一个错误,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错误越大,代价越惨痛。做了错事,良心不安,别人痛苦,自己更痛苦。

这里有一个典故。

明朝的唐伯虎出生在江南一个富商家庭。年轻时,唐伯虎无所事事,和人纵酒游乐,经过好朋友祝枝山的规劝,于是唐伯虎祝闭门苦读,经年累月。16岁时唐伯虎参加秀才考试,中了第一名案首。29 岁到南京参加乡试,高中解元(第一名)。

正当唐伯虎积极准备来年的京城会试时,却飞来横祸:在这次乡试中,有人事先经过贿赂,得了试题,事情泄漏后,考官被罢免,无辜的唐伯虎受到牵连,不仅被剥夺了解元称号,而且还入了监狱,被释放后唐伯虎感叹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4

这几句诗出自清代魏子安的小说《花月痕》。

上下文:

花月痕

清·魏子安

芳心怕载春愁重,花里相思让与君。

涤尽千年尘上箩,君心应似藕玲找。

相思未必能相见,夜雨春愁分点红 。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译文:

心中已是愁煞,所以怕再添一份深愁。花里相思应该是一份情谊,深重却又不愿出口,想教花儿诉与君听。

若是要达成自己的愿望,让他知道自己的深情。那君的心应该想藕一样,多窍玲珑,才能明白我的情深意重。

相思是苦,相见是难,只能伴着夜雨,看那万点落红。

却可惜,那是没有对君说出深埋心底的相思意,只能无奈时间流逝,再度想起当年,却不由已过了很久很久,原来对君的情谊,我始终还是没有忘记。

扩展资料:

《花月痕》,清魏秀仁所作小说,魏秀仁,字子安,又字子敦。

全书十六卷五十二回,原署名为眠鹤主人撰,栖霞居士评。较早版本为清光绪十四年木刻本、光绪十八年上海图书集成局的铅字排印本等。

此书流行于清末狭邪小说及鸳鸯蝴蝶派小说浪潮之前,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到狭邪小说的过渡环节,像徐枕亚的《玉梨魂》从小说名字和内容都是学它的。

《花月痕》是一部长篇自叙式抒情小说。作家将其一腔孤愤寄于楮墨,展现了一个潦倒名场、桀骜不驯的知识分子奋争与失败的心路历程。

小说以韦痴珠与并州城中名妓刘秋痕的一段生死不渝的情缘为主干。痴珠弱冠登科,崭露头角,有揽辔澄清之志,上疏主张激浊扬清,刷新政治,包括“大开海禁”、“废科举”等,颇有惊世骇俗之论(第四十六回),在近代小说中较早表现出变革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花月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08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语出清朝魏子安的花月痕第二十五回,字面意思为一个人只要做错一件最重要的关键,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即使重新来过,许多时机也无法追回。 荷生笑道:“你两人真个英雄所见略同了。只是我没见过你们批本,却要请教:你们寻出几多凭据?”采秋道:“我的凭据却有几条:妙玉称个‘槛外人’,宝玉称个‘槛内人’;妙玉住的是栊翠庵,宝玉住的是恰红院;后来妙王观棋听琴,走火入魔;宝玉抛了通灵玉,着了红袈裟,回头是岸。书中先说妙玉怎样清洁,宝玉常常自认浊物;不想将来清者转浊,浊者极清!”痴珠叹一口气,高吟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随说道:“你这凭据,我也曾寻出来。还有一条,是栊翠庵品茶说个‘海’字,也算书中关目。就书中贾雨村言例之:薛者,设也;黛者,代也。设此人代宝玉以写生。故宝玉二字,宝字上属于钗,就是宝钗,玉字下系于黛,就是黛玉。钗、黛直是个子虚乌有,算不得什么。倒是妙玉算是做宝玉的反面镜子,故名之为‘妙’。一尼一僧,暗暗影射,你道是不是呢?”采秋答应。荷生笑道:“好好一部《红楼》,给你说成尼僧合传,岂不可惜?”说得痴珠、采秋通笑了。 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芳心怕载春愁重,花里相思让与君; 涤尽千年尘上梦,君心应似藕玲珑; 相思未必能相见,夜雨春愁万点红;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是百年身。 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 ‘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希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出处: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