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理中,小节线有什么用,如果乐谱中小节线不见了,时值是不是一样啊,如果是或不是,请解释。。

如题所述

小节
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小节。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拍的。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

小节线
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小节线是一条条与谱表相垂直的坚线,上面顶到第五线,下面画到第一线,(上下两边切记不可出线,以免与音符混洧。)这样一条条的纵线就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

弱起小节
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
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

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6
最初设计小节线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让你在演奏的时候能按照拍子来做到力度的变化,这也是记谱省去了很多力度的记号。例如4/4拍的为强、弱、次强、弱;3/4拍的为强、弱、弱;6/8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如果不是精炼一首曲子,大可不必精逐这么细的强弱对比,按照情感演奏即可了。
这个和时值没有什么关系,没有了小节线,一个音符该多少拍还是多少拍。
第2个回答  2012-07-25
作为划分节奏单位的一种手段。比如一小节4拍,3拍之类的。
现代音乐很多弱化了小节线的划分功能,但是对于古典和流行音乐小节线就是一种单位划分。有没有小节线不影响音乐本身,时值什么的照旧。但是对于复杂节奏的曲子,没小节线不是作曲者本身可能无法正确理解。也有音乐压根无视小节线,纯自由节奏,少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7-25
主要是强弱规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