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冒雪访师 道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求教要不畏艰辛,不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轻易放弃,这样永远学不到好的学问,求教要有谦恭的态度。宋濂遇到的老师,不高兴时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今不多。可像宋濂那样谦恭的学生却很难得。

作为学生要尊师重教,要以谦恭的态度“援疑质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不是求学的正确态度。逆境之中出人才,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时代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也要懂得吃苦,更加不能妄自菲薄。


扩展资料:

出处:明代宋濂《宋濂求学》

原文节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译文:当宋濂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濂苦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6

    宋濂冒雪访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好学、锲而不舍,不因外界干扰而放弃,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浙江省浦江县人。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方孝孺之师,曾任翰林,修《元史》,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故事简介:

            宋濂从幼年起,就热爱读书。当时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向藏书的人家借书,抄写后再按期归还。由于他守信用,人家才肯借书给他,使他能够遍览群书。
            20多岁后,宋濂读书更加勤奋了。但由于没有名师指点,遇有问题常常得不到解决,他就步行一百多里路,去向名师请教。他请教的这位老前辈是位大学者,对学生要求很严厉。宋濂在向他请教时,每次都十分恭敬地提出疑问,并躬着身子侧耳倾听。由于他虚心求教,宋濂跟着这位老师学到了很多知识。
           有一天宋濂出门访师的时候,正是数九寒天。这时他就穿上草鞋,背上行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顶着寒风冒雪去访师。等他好容易赶到客店里,四肢都冻僵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怕苦,坚持向老师请教。
           宋濂由于家境贫苦,少年求学之时每日都是粗茶淡饭,穿着破旧棉衣也浑不在意。他的同学中有不少是富家子弟,穿着绫罗绸缎,满身珠光宝气,但他丝毫没有羡慕的意思,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求学读书上。就这样,经过长期刻苦努力,宋濂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

第2个回答  2020-10-23

宋濂冒雪访名师(民间故事)

第3个回答  2012-07-28
勤学,好学,尊师重道,信守承诺
第4个回答  2012-07-17
说明他好学,而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