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完美主义了怎么办。

做什么事都不由自主地会从潜意识里要求自己要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发现做不好后就想逃避开做其他的事,所以总是一事无成。。

我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解决:

1、打破“全或无”心态。

要么全部,要么没有,是完美主义者持的整体心态,将任务看成一个整体。比如,写一篇毕业设计论文,只有两个状态,写完,或没写,没有中间状态,所以,完美主义在整个任务期间,心里面对的都是最终的大任务,心理压力极大。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主动规划,将任务切片,比如,将毕设分为,设计总体框架,第一章框架,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章第二节等。一直到最后,将大任务切片成一个个小任务,每个具体的小任务都在能力区,或者挑战区,在任何时候,我们面对的都是能够轻松搞定的事,你还会止步不前吗?

将任务细分后,一些奇妙的事情就会自然发生。完美主义者习惯面对整个任务,在努力过程中,某个环节没做好,不仅面对的是具体环节的问题,还有后续的一系列问题,想想就吓瘫了。

而任务细分后,某一天没做好,只是具体某个小任务没做好,面对的是具体的压力,而不是整个任务泰山压顶,就能轻松朝着目标有序迈进。

2、打破“应该/必须”心态。

我“应该/必须”做的完美,我“应该/必须”不能出错。这是完美主义者的内心独白,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思维方式:绝对化心态,即我们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认为某个事情必须发生,必须是这个样子。

绝对化的要求,必然带来绝对化的标准,如果只是偶尔这样,无伤大雅,但如果是一种常态化的思维方式,生活中事事都要绝对完美,这根本就是反自然规律的,而完美主义者却在时刻维持这种不可能,同客观规律对峙,必然是以卵击石,伤痕累累。

其实可以换一种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当遇到事情时告诉自己,我希望做的完美,我希望不要出错,这样刻意的自言自语,或者内部的自我对话,很快就能转换一个思维角度。

“应该/必须”意味着一定要做到,是站在不现实的高度俯视问题,一旦做不到,自责、沮丧、失望自然就随之而来,希望则是我们的主观愿望,是站在现实的基础上看待问题,希望能够更好,即使做不到,最多是有点失望,我们能对自己更加宽容,不会将自己逼上绝路。

3、打破“一次搞定”的功利心态。

完美主义者是典型的直线思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完美主义者不仅希望直达目标,还要一次性就要达到目标,但是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愿望,99%的情况下,一次就能搞定的事情,肯定是不值得刻意努力的。

对于学习区,甚至恐慌区,这些区域都是未探索的能力区域,一次性搞定怎么可能,就好像爱迪生失败了一万次,他乐观的说:我没有失败过一万次,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

失败,并在失败中学习,这才是成功之道!所以,必须从直线型的“一次搞定”心态,转变成完善心态,即完美是不断完善的结果,破除完美主义,最关键的是培养做完一件事情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1
  论怎么改掉完美主义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经常是完美主义者的口头禅与精神支柱,所以完美主义者经常表现为死板、极端、烦躁等。死板是因为怕失败,所以不敢作为到不作为,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如履薄冰,工作效益远不如其他人,并最终缺乏冒险精神等;走极端多是个人好强与错误的价值取向结合造成的结果,走极端者容易偏激,成为孤立主义,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从而形成人生的痛苦生活;烦躁则是由于外部事物发展和外部意识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或者与自己的意识完全对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这种人基本缺乏客观意识,其后果严重者易产生语言与行为冲突。
  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还因为个性非常好强,必然会导致精神压迫症与心理障碍。研究表明,强迫性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益低、人际关系、自尊心都会受到伤害,这类人群是极其痛苦的。例如道德完美主义者见到别人犯错误,即使是小错误,也会有恶心、精神痛苦等症状,严重者有消灭摧毁对方的念头,这种人极度缺乏宽容之心,更缺乏包容之心,由精神压迫产生的道德洁癖无形中形成一堵心灵之墙,将他与外界实际生活隔离起来。当然,这被隔离的一定是他自己;如此,他最明显的表现为心灵孤独与心理障碍的痛苦。这种人对自己的各种要求极高,并以已推人,所以用自己唯一的标准衡量外部一切,所以必然造成意识冲突,如果情绪一不受控,极其容易造成肢体冲突,并伤人伤已。再严重者则会有意识混乱、心智迷失的倾向。
  而个人精神的完美主义者,则容易产生自恋与自傲,他藐视外部世界的概率要远远多于认同与包容外部世界,他为自己的任何错误都精心辩解,但对别人却毫不宽恕、评头论足,这无疑会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这种人经常不切实际的提升自己的理想与要求,最终导致自己远离实际生活的轨道。有时候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例如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就非常不适应社会,其原因是觉得社会中的人都很愚蠢,不愿与之为伍,最终将自己孤立起来。而后来他知道是自己的适应能力太差以后,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他实在害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笔者还曾经辅导过一个个人卫生洁癖者,他每上一次卫生间完后都要洗澡,最终他只能以少吃少喝来控制自己上洗手间的次数,以次来减轻心理障碍与精神压迫。而个人精神完美主义者表现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这当然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或者完全相反后,其精神的支柱轰然倒塌,个人自信心的完全丧失,这种人由于没有在平时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力与抗挫折能力,所以选择自杀来逃避这种痛苦。从精神层面上讲,这便是一种精神的解脱。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反应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在网上又看到了一个北大博士跳楼自杀了;几个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也因为学习压力太重而选择了自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9-14
悦纳:
完美主义是一个人对自我的要求,没有问题。是人类进步的体现。
完美主义是一种进取的人生态度。
我们可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积极完美主义:
积极的完美主义更关注自己的高标准是否合理,并想着如何去做到。
分析和态度:
当你不追求完美,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取得最佳成绩。
完美很好,人人都知道这是好的,但是好的东西不一定都会被得到。
不优秀也值得被喜欢和尊重。
不追求完美,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心理问题。
可以追求完美,不可强求完美。
可以追求完美,但是得不到也没有关系。
放弃追求完美,我们的人生可能会过得更好。
真实胜过完美,真实是比完美更好的东西。
无需强迫自己,总有人心疼那个不完美的你。他们也不会介意你是否完美。
如果他人觉得即使你不完美,你也不是差劲的。那么完美就不一定要强迫自己去追求。
如果不执着于完美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平和以及满足,为什么不呢?
追求完美就是追求完蛋,试着接近优秀就很好了。
你现在所看到的、做到的,就已经是完美的了。不完美才是完美。
完成胜过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我所能做得最好的,也可以是不完美的。
可能事实没有我期望的那么完美,但我已经做到了最好。
方法:
1.选择在一两件重要的事情上追求完美,而不是全部。
2.培养一两个无需追求完美的爱好。
3.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可达到的最好、有限度的最好。降低最好的标准。
4.以不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期待世界是完美的。
5.面对重要的事情也没必要过分努力,没必要过分重视。以轻松的心态、追求优秀的心态去做事,不抱太大希望。
6.适当追求完美,该放弃的东西要放弃。为自己设定理智的、可达到的目标。
7.学会欣赏错误。有些错误是可爱的、无害的,甚至会把你引向更好的结果。
8.不必要一次性解决一个难题。相反,把任务细分,分阶段解决小问题。
9.在小事上训练不完美行为。
10. 接纳不完美 才能治愈完美。
完美主义和教育:
允许孩子跟父母一起做饭时把厨房弄得乱七八糟;当孩子给朋友包装生日礼物时,把包装纸弄得皱巴巴的,也随便他。向他们表明,不是每件事情都必须做到完美。
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
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正确的自我评价。
允许孩子犯错,不要羞辱和嘲笑孩子。
不要打压式教育、父母不要过于强势。
教他们有勇气去尝试和面对失败。
第3个回答  2012-07-21
  论怎么改掉完美主义
  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这经常是完美主义者的口头禅与精神支柱,所以完美主义者经常表现为死板、极端、烦躁等。死板是因为怕失败,所以不敢作为到不作为,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如履薄冰,工作效益远不如其他人,并最终缺乏冒险精神等;走极端多是个人好强与错误的价值取向结合造成的结果,走极端者容易偏激,成为孤立主义,将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从而形成人生的痛苦生活;烦躁则是由于外部事物发展和外部意识与自己的理想不相符,或者与自己的意识完全对立时,所表现出来的不良情绪,这种人基本缺乏客观意识,其后果严重者易产生语言与行为冲突。
  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还因为个性非常好强,必然会导致精神压迫症与心理障碍。研究表明,强迫性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自我挫败,工作效益低、人际关系、自尊心都会受到伤害,这类人群是极其痛苦的。例如道德完美主义者见到别人犯错误,即使是小错误,也会有恶心、精神痛苦等症状,严重者有消灭摧毁对方的念头,这种人极度缺乏宽容之心,更缺乏包容之心,由精神压迫产生的道德洁癖无形中形成一堵心灵之墙,将他与外界实际生活隔离起来。当然,这被隔离的一定是他自己;如此,他最明显的表现为心灵孤独与心理障碍的痛苦。这种人对自己的各种要求极高,并以已推人,所以用自己唯一的标准衡量外部一切,所以必然造成意识冲突,如果情绪一不受控,极其容易造成肢体冲突,并伤人伤已。再严重者则会有意识混乱、心智迷失的倾向。
  而个人精神的完美主义者,则容易产生自恋与自傲,他藐视外部世界的概率要远远多于认同与包容外部世界,他为自己的任何错误都精心辩解,但对别人却毫不宽恕、评头论足,这无疑会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这种人经常不切实际的提升自己的理想与要求,最终导致自己远离实际生活的轨道。有时候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例如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就非常不适应社会,其原因是觉得社会中的人都很愚蠢,不愿与之为伍,最终将自己孤立起来。而后来他知道是自己的适应能力太差以后,还是不愿意面对现实,他实在害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笔者还曾经辅导过一个个人卫生洁癖者,他每上一次卫生间完后都要洗澡,最终他只能以少吃少喝来控制自己上洗手间的次数,以次来减轻心理障碍与精神压迫。而个人精神完美主义者表现的最严重后果就是自杀。这当然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太大,或者完全相反后,其精神的支柱轰然倒塌,个人自信心的完全丧失,这种人由于没有在平时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抗压力与抗挫折能力,所以选择自杀来逃避这种痛苦。从精神层面上讲,这便是一种精神的解脱。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反应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在网上又看到了一个北大博士跳楼自杀了;几个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也因为学习压力太重而选择了自杀。
第4个回答  2012-07-21
多发现自己的不足,多看看他人的优点!
自己都是那么完美,为何还给自己加压呢?
我感觉我们挺像,我也这样:
自己做的事务必要做好,做不好我就彻底不干了!
我认为长期这样就会对自己失去自信,自暴自弃!
不过有这种进取心还是可以的,时间长了,多接触下社会就会好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