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公文修辞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修辞手法详解: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

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①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意

4、比喻的目的

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

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例如:

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例如:

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例如:

学者的长处即使不让发挥,它也象麝香那样,被遮盖住,却不能阻止它香气四溢。

轻浮的人正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毁灭,就象飞蛾扑火那样。

⑤美化或丑化本体。前者(例1、例2是歌颂、赞扬本体,后者(例3、4)则是贬低、卑视本体。例如:

例1:狗像忠实的朋友。

例2:垂老之年是生命成熟之果。

例3:夏日炎炎如地狱之火。

例4:冬天是穷苦人为之瑟瑟发抖的幽灵。

5、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6、分类
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
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
(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
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此外,暗喻还有一些变体需注意的是
①修饰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形式来实现比喻关系
例如:
这是花的海洋
②同位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之间以同位复指形式表现比喻关系。例如:王老八你不要灌汤
③注释式暗喻:本体与喻体以注释说明的形式表现比喻关系,常用破折号连接例如:五点
上工的汽笛响了。红砖“罐头”的盖子一那扇铁门一推开
(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
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
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7、常用比喻词
像、好像、
是、变成
、似、似的、似平、妊似、似、如、犹如,有如
比喻的修辞举例
(1)带有比喻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胸有成竹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a明喻: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
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人老珠黄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抢沙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3
公文是否需要修辞

崔伊希

  所谓修辞,简单地说,就是精当地运用所有的语文材料,表达所要说的内容。这就要求语言表达得鲜明、准确、生动、富于感染的力量,使读者有强烈的感受。那么,看似规范、正统的公文与灵活、多样的修辞会有关系吗?他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从公文的语言特点谈起。
   一、公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是包括公务文书在内的所有文章的第一要素,是文章的物质形式,所有文章的中心立意、材料、结构、样式、风格等必须依赖语言得以表现,好的语言是就传达和接受写作者思想、观点、情感的通途和有力工具。不好的语言则是文章思想观点,情感表达的障碍。对公务文书来说,语言不佳可使公务文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甚至有时会对工作产生相反的效果,给公务活动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公务文书的语言就有其特殊的要求,即准确、得体、简洁、质朴。同时,公务语言又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庄重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公务文书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因此,语言必须典雅、端庄、措辞必须得体、准确。具体体现在:语气要坚定严肃,斩钉截铁;语言与文种必须规范协调,恰当统一;语言要规范典雅,排列整齐;不要追求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但是,这里强调的庄重又是有别于呆板与僵化,我们说公文的语言也要追求准确基础上的生动活泼,也要充分考虑文字表达上的灵活。
   (二)超前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公务文书的语言是公务文书的载体,公务文书是与公务活动紧密相连的。公务活动是现实生活最直接、最直观的反映。因此,公务文书的语言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联的。公务文书的语言能较快地与现实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公务文书从发展的过程看,其语言形式又有着稳定性,一是语体变化缓慢;二是公文表达的语法、句法相对稳定,较文学作品相比语言表达缺少多变性。而且,在用词的自由度上较文学作品也小。
   (三)明快性与完整性的统一
   从公文的效用看,公文接受是实现公文效用的中介环节,公文接受者阅读公务文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娱乐,而是要弄清楚公文说了什么,有何要求,有什么措施来加以保证。因此,公务文书的语气必须明了快捷,使接受者一看公文,就能一览无余地抓住公务文书的主旨中心,公务文书的语言表达宜用直笔,直陈其事,露而不藏,不能使用隐讳曲折的笔法,追求言外之意,但公务文书在追求明了快捷语言的同时,也要注意内容表达的完整性,文书内容涉及的方面要照顾周全、不能有一点疏忽和遗漏,以免有人钻空子,不能出现前后矛盾、上下不通、语意模糊、令人误解、曲解的情况。
   因此,依据公文的自身特点,我们在撰写时,一定要仔细斟酌、重于研究,善于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段和方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公文的可读性,从而充分发挥公文的管理协调作用。
   二、公文的语言修辞
   我们说,公文主要采用的是消极修辞,即准确地选择词语和恰当地选用句式等方法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要注意采用积极的修辞方式,即修辞格的运用,修辞格,是人们在运用语言的长期实践汇总,逐渐形成的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特定格式。公文中辞格的运用,必须切合文章表达的需要,要切合特定的语境、特定的语体,特定的时代。
   公务文书在写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是词语的修辞、句段修辞、篇章修辞等形式,词语修辞即在表达同一意思时选用不同的词语,如同义词的选用、近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否定式的运用等等。由于文体的作者选用了适当的词,从而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行文机关的意图和感情。而篇章修辞主要是整篇整段运用修辞,这种情形在公务文书写作中并不多见。
   句段修辞,即公务文书中的单复句和句群所选用的修辞,此种修辞在公务文书中较为常见。公务文书中常见的句段修辞主要有:
   排比。即把结构相同或相反、语气一致、字数相当、意思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这种修辞格能使公务文书内容气势充沛、文意畅通、感情深厚。
   层递。即用结构相似的句子表示一层层递进的事理。它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轻到重、由低到高地把所有要表达的公务文书的内容表达清楚,使公务文书内同层次清楚、轻重分明。如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写道:“最近一个时期,不少地区越权减免税收的口子不断扩大,偷税漏税现象相当普遍,拒不交纳税款,围攻税务机关,殴打税务干部事件屡有发生,加之有的税务干部执法不严,这些都严重妨碍和削弱了税收工作,干扰了税收的贯彻执行,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较大。”在这里,就使用了层递的修辞方法。
   除此以外,公务文书的修辞还有很多,比如:比喻、顶针、互文、夸张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而论了。
   总之,公务文书的写作与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也有一个把话说得好的问题,所谓“一样话,百样说”。因此,公务文书的写作也要讲究辞格的运用。但是公务文书的写作是在条理明白、准确贴切、句稳字妥、文从字顺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修辞、运用“有限”的修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05
公文的语言修辞
  
公文主要采用的是消极修辞,即准确地选择词语和恰当地选用句式等方法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要注意采用积极的修辞方式,即修辞格的运用,修辞格,是人们在运用语言的长期实践汇总,逐渐形成的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特定格式。公文中辞格的运用,必须切合文章表达的需要,要切合特定的语境、特定的语体,特定的时代。
  
公务文书在写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是词语的修辞、句段修辞、篇章修辞等形式,词语修辞即在表达同一意思时选用不同的词语,如同义词的选用、近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否定式的运用等等。由于文体的作者选用了适当的词,从而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行文机关的意图和感情。而篇章修辞主要是整篇整段运用修辞,这种情形在公务文书写作中并不多见。
  
句段修辞,即公务文书中的单复句和句群所选用的修辞,此种修辞在公务文书中较为常见。公务文书中常见的句段修辞主要有:
  
排比。即把结构相同或相反、语气一致、字数相当、意思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这种修辞格能使公务文书内容气势充沛、文意畅通、感情深厚。
  
层递。即用结构相似的句子表示一层层递进的事理。它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轻到重、由低到高地把所有要表达的公务文书的内容表达清楚,使公务文书内同层次清楚、轻重分明。如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写道:“最近一个时期,不少地区越权减免税收的口子不断扩大,偷税漏税现象相当普遍,拒不交纳税款,围攻税务机关,殴打税务干部事件屡有发生,加之有的税务干部执法不严,这些都严重妨碍和削弱了税收工作,干扰了税收的贯彻执行,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较大。”在这里,就使用了层递的修辞方法。
  
除此以外,公务文书的修辞还有很多,比如:比喻、顶针、互文、夸张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而论了。
  
总之,公务文书的写作与其他文体的写作一样,也有一个把话说得好的问题,所谓“一样话,百样说”。因此,公务文书的写作也要讲究辞格的运用。但是公务文书的写作是在条理明白、准确贴切、句稳字妥、文从字顺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修辞、运用“有限”的修辞!
第3个回答  2022-12-24
公文的语言修辞

公文主要采用的是消极修辞,即准确地选择词语和恰当地选用句式等方法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要注意采用积极的修辞方式,即修辞格的运用,修辞格,是人们在运用语言的长期实践汇总,逐渐形成的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特定格式。
公文中辞格的运用,必须切合文章表达的需要,要切合特定的语境、特定的语体,特定的时代。

公务文书在写作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是词语的修辞、句段修辞、篇章修辞等形式,词语修辞即在表达同一意思时选用不同的词语,如同义词的选用、近义词的辨析、反义词的否定式的运用等等。
由于文体的作者选用了适当的词,从而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行文机关的意图和感情。而篇章修辞主要是整篇整段运用修辞,这种情形在公务文书写作中并不多见。
句段修辞,即公务文书中的单复句和句群所选用的修辞,此种修辞在公务文书中较为常见。
公务文书中常见的句段修辞主要有:

排比。即把结构相同或相反、语气一致、字数相当、意思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这种修辞格能使公务文书内容气势充沛、文意畅通、感情深厚。

层递。即用结构相似的句子表示一层层递进的事理。它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轻到重、由低到高地把所有要表达的公务文书的内容表达清楚,使公务文书内同层次清楚、轻重分明。如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写道:“最近一个时期,不少地区越权减免税收的口子不断扩大,偷税漏税现象相当普遍,拒不交纳税款,围攻税务机关,殴打税务干部事件屡有发生,加之有的税务干部执法不严,这些都严重妨碍和削弱了税收工作,干扰了税收的贯彻执行,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较大。”在这里,就使用了层递的修辞方法。
第4个回答  2022-12-26
公文是管理政务的工具,公文的语体表现为明确、简洁、通俗、规范和庄重的风格。消极修辞应当是公文修辞的主要面貌,对公文的写作有着广泛的适应性。消极修辞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主要体现为词法类、句法类和章法类三大方面。 恰当地运用消极修辞手法对公文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用亮词装点。一篇文章里的精妙词语,就像衣冠上镶嵌的宝石,能让服饰华贵无比。我们常常有这种印象,有些文章表面看上去很高大上,但细细推究却漏洞百出,甚至文句不通,那是因为它堆砌了许多好词,掩盖了它的瑕疵。当然我们不是要提倡这种华而不实的文法,而是说明好的词语在文章修饰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中一般都常用哪些好词呢?

一是用一些新词。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用语,比如以前用过的“下海”、“万元户”、“理解万岁”、“五讲四美”等。甚至每一个时期,一些重要文件、讲话、评论等文章都会推出一些新词,比如前段时间经常出现的“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筚路蓝缕”、“勠力同心”等等。这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为了避免陈词滥调,让文章更富新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是用带劲动词。公文中常用一些很有劲的动词,可以增加语句的力度,让文章显得很有生气。比如:夯实、奋力、紧扣、狠抓、打造、锚定等等。平常注意收集整理一些这类词语,写材料时才会得心应手。

三是用好古诗词。写作时引用一些古代诗词,不仅能增强材料说服力,还会让文章更富有文采。比如:人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豪迈大气、积极乐观、奋勇前行的情怀;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表达尽管前途漫长遥远、也要百折不挠地探求的决心;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形容新生事物锐不可当的时代发展规律,等等。因此,“笔杆子”们都会有意识地背诵一些好的古诗词,写文章时就能手到擒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