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新编:论什么是美的本质?

如题所述

在所有认知领域,所有概念都是围绕人而产生的,要正确解答美的本质,就需要首先理解人的本质。否则,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我试着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一下美的渊源和本质。
如开篇所述,所有概念都是源于人类,那么我们首先要清楚人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古代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有言: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可以分为两大体系,第一个体系是无形的“神”,用现在人们的概念理解,就是人的思维原点,也就是人思想产生的根源所在。另一部分就是由阴阳五行之气所生化成的人的身体(古人把无形的人们看不到的能量物质称之为气,比如荣气,卫气,真气等),这类似于西方传说中“灵魂+肉体”的认识。很显然,人的思想是身体的主宰,如果思想中不想做,那么身体必然就不会行动。因此,人的本质是其所拥有的思想,拥有不同思想,才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不同,而外表的差异,只是表象。

好了,我们首先搞清楚了人的本质是思想,也就是《黄帝内经》中说的“神”,古代人也叫做“元神”。那么,人类文明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而这些不同的文明体系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类群体,最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乃至国家。而其中,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
不同的文明体系,本质上就是在涵养人类的思想,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言的: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也就是说自古及今,圣人都是流传给人们符合人类本性发展的思想,从而给予人们精神力量,涵养着人类的思想。
由此看来,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必然会有不同的审美体系,因为美是源于人类的思想,而人类的思想又是由不同的文明体系所塑造的。

所以,美的根源就是不同文明中所蕴涵的思想。
而美的本质,就是人们按照各自的文明体系所塑造的思想特点而产生的好恶之分。

而这种好恶之分,又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精神;一类是外在的感官感受。

我们知道,中国的国画就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学艺术,它强调的是一种超越人类感官的境界之美,是一种精神美,也是其独特文化内涵的表现之一。而西方的画作则更多的倾向于符合人的感官认知,符合所谓的现实。是一种更加依赖人的感官认知而建立起来的美学艺术。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感官认知是非常有限的,比如人的眼睛只能够看到非常狭窄的光谱范围,这意味着宇宙中和世界上许多的物质存在,我们是看不到的。。。耳朵,鼻子等也都一样,是有局限的。那么,人类所谓的客观世界,就只不过是人类自己的囚笼而已。。。。。。

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华夏文明的内涵是远远超越西方文明的。当然,不是现在,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遗失许多年了,好在现代大家又在重新认识。
恩,越来越扯的远了。。。。。但是,这些都是一个整体,人类现代的科学方法,倾向于割裂事物与事物,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联系,用所谓客观的视角看世界,其实,当人越强调客观的时候,也是人类越来越深陷自我感知囚笼的时候。。。。。。

古人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也就是天地万物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而人为万物之灵,岂能无关天地乎?!古人讲人命关天,岂是妄言!!!

泱泱华夏,默默圣贤,只待而今,重振神彩。

话说回来,这个回答就是一种精神美学的现实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7-21
认真看看朱立元老师的《美学》书,可以回答上述的全部问题。要是基础比较弱的话,建议看看自考的《美学》,解释更加明晰简洁,容易理解。
第2个回答  2012-07-21
美学问题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高层次的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和继承人类美学思想的成果,但研究总是为了让生活更具有自觉性更美好,因此联系生活的实际去理解是一种积极的研究方式。人的生活或者活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的审美无疑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范畴,所以审美不仅使人“赏心悦目”,本质上也是对于自己面对的外部环境的一种判别。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美的东西总是有益的东西,而丑的东西往往包含找有害的因素。比如,对于人体的美的欣赏,实际上与很多的动物的本能一样,内含着健康因素的选择;又比如,人们为什么对于青山绿水产生美感,因为有山有水的地方基本都存在着宜人的气候,而荒原一般都不会具有这样的气候;再比如,鲜花为什么会给人以美感?鲜花总是出现在适合于人生存的环境里。总之,人的审美能力不仅是一种人的本能(动物也有“审美”),而且包含了精神的作用,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人对于世界的认识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