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可是停止吐丝,蜡烛烧尽之后,事业还未完成,老师工作辛苦成果硕硕,园丁桃李满天下。

出自胶南市六汪镇中心中学的王振华教师的《教师颂》

原诗: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白话译文:

这些年的教师生涯占有了我生命的全部,多年的风风雨雨使我额头的皱纹都增多了。黑发变白累积了岁月;粉笔默默书写了春秋。

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可是停止吐丝,蜡烛烧尽之后,事业还未完成,老师工作辛苦成果硕硕,园丁桃李满天下。


扩展资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古代的爱情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情人一生不尽的思念,“丝”的读音和思一样,巧妙地突出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还有其他说法),意境婉约、凄美,感情真切、动人,历来为名家推崇,为男女青年传唱。"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6

这首诗的题目为《教师颂》。作者是胶南市六汪镇中心中学的王振华教师。

《教师颂》的全诗内容为: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白话释义】:

四年(可以理解为这些年)的教师生涯占据了我生命的全部,多年的风风雨雨使我额头的皱纹都增多了。黑发变白累积了岁月;粉笔默默书写了春秋。

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可是停止吐丝,蜡烛烧尽之后,事业还未完成,老师工作辛苦成果硕硕,园丁桃李满天下。

扩展资料: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的出处是李商隐的《无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蓬山 一作:蓬莱)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古代的爱情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情人一生不尽的思念,“丝”的读音和思一样,巧妙地突出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还有其他说法),意境婉约、凄美,感情真切、动人,历来为名家推崇,为男女青年传唱。"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一句更是因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男女之间的爱情至死不渝,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近日,因教学上的需要,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有的赏析文章进而把这句话理解成在写“别后相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08
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可是停止吐丝,蜡烛烧尽之后,事业还未完成,即在无私奉献之后,还有未完的大业。
第4个回答  2019-03-16
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可是停止吐丝,蜡烛烧尽之后,事业还未完成,老师工作辛苦成果硕硕,园丁桃李满天下。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