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自心和自性分别指什么?是一样的吗?

如题所述

自性,众生都圆满具足的佛性,与佛一样的性体,叫做自性。佛在菩提树下成道时说,众生都具足如来的智慧,就是这个自性。自性在不同的经典,有着不同的意思,具体看整句话的意思。比如“法无自性”,这个自性表示的是自我,独立存在的意思。“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这个自性,就因该解释为:法界本自具有的法性。自性即人们心中本来就有、本自具足的光明性智,是人的精神本体(法身)。佛教里的毗卢遮那佛就是法身佛,它所代表的就是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所以又称为大日如来佛。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大日如来佛,都有光明的法身,有一个心中的太阳。在禅宗中,“自心”这一概念大体相当于法相唯识宗所说的心、意、识的复合,犹指前七识。比如,在《六祖坛经》中,惠能禅师在天台宗的四弘誓愿文的四句前面,分别加上了自心和自性两个名词: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前两句是“自心”,这是因为众生、烦恼都是无明业惑轮回范畴,主要体现在前七识的作用--是修行要对治和转变的。而后两句法和道是“自性”,这是因为佛法的本质是不生不灭的涅槃法,是脱离惑、业、苦的,体现的是本体性的功用,所以是第八识层面,而且是脱离染污的净识,如天空本空明,云来不增。云去不减。心随万境转,随流认得性,心是外物的反映,我们所感色声香味,我们的觉知都是心的作用,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心非实体。而性是去除了贪嗔痴和妄想分别的心所显现的清净圆融的本心,人在经历了迷途万劫才可能认识到它,叫它真性也好,叫它自性也好,这样的自性人人都有,只是因尘世尘嚣覆盖而见不到,实际上去除了污染的心就是自性,这样的自性就是佛果,是没有尘埃的,心和性本为一物,既然心非实体,性也就无法形容,暂且叫“通体透亮光明”,无量光,无量寿。心为性之用,性为心之体。心与性,不可强分为二,亦不可死执为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