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孔子的成语

如题所述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伦;饱读诗书;出口成章,虽死犹生,永垂不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04
博闻强识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 闻:见闻;识:记。见闻学识广博;记忆力强。也作“博闻强记”、“博闻强志”。
[语出]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正音] 强;不能读作“jiànɡ”。
[辨形] 识;不能写作“志”。
[近义] 博古通今 博学多才 博览群书
[反义] 不学无术 孤陋寡闻
[用法] 用来称颂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见多识广”;都含有“见识广”的意思。不同在于同样表示见识广;~偏重在知识面宽;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在阅历多;也用于口语。~含有“记忆力强”的意思;“见多识广”没有。
[例句]
①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②清代颜元;是一位~的学者。
第2个回答  2017-02-04
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有教无类 不偏不倚
诲人不倦 乐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第3个回答  2020-01-31
至圣先师
见贤思齐
举一反三
尽善尽美
侃侃而谈
学而不厌
苇编三绝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伦;饱读诗书;出口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