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抒发了作者什么之情?

如题所述

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突出了诗人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望天门山》当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春夏之交,二十五岁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初次经过天门山所作。

原诗: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释义: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扩展资料:

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

《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与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与感情。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天门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9

    “这首诗在描绘雄伟险要的天门山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描绘出了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虽是处于相对运动的感受,描写舟行时远望天门山迎面未来的景象,然而全诗给人的视觉印象却是以水天相接处的一轮红日为背景,以两岸相对峙的青山为近景,在两山之间的水平线上,勾出了一扁缓缓驶来的孤帆,构图十分壮观。”——《唐诗宋词十五讲》葛晓音(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2个回答  2016-11-14
从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4
抒发了作者优美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