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如题所述

“百家争鸣”是对中国先秦时代(主要是战国时期)思想大爆炸、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并且相互争辩的文化格局的形象描述。既然题主问的是“深远影响”,那么我就主要回答一下对后来帝制时代的影响,在当时的影响就少说一点吧。
⑴文化方面: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思想活跃和自由的程度空前绝后,而不像后来的帝制时代那样把意识形态定于儒家(非早期儒家,是迎合统治阶级需要改造后的所谓“儒家”)一尊。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做君子、做大丈夫、成为一名“士”、自强不息、宽厚、忠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一代代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懈追求,直到今天中国真正的学者尤其是人文学者还是像这样做的;道家、阴阳家、名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中国古典哲学基本上是从这三家来的;法家的变革思想一直影响到清朝的“戊戌变法”甚至到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墨家虽然到后来逐渐消亡了,但是其“兼爱非攻”的思想也深入中国人的骨髓,成为了中国人爱好和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反对征服的思想基础;至于兵家嘛,《孙子兵法》至今还是军事学的重要读物,并且对商业营销、社会管理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⑵政治方面:①百家争鸣催生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今后中国虽然分裂的时间比真正统一的时间还要长,但中国人始终追求“大一统”,这注定了分裂局面终将结束,比如说今天尽管分裂但我们还是坚信一定能够统一台湾;②百家争鸣使“华夷观”有了明显进步,形成了陈寅恪先生所谓“文化高于种族”的民族观,即主要以文化认同而不是族群血统来划分民族,在两汉三国时期促成了秦、楚、吴、越与华夏族融合成为汉族,魏晋南北朝时代有利于五胡汉化形成新汉族,直到当代都有利于“中华民族”这一国族(nation,非ethnic group)作为台湾王明珂先生所谓“想象的共同体”的建构;③“华夷观”的进步还促进了少数民族对“中国”的认同,有利于后世入侵中原的少数民族(只有蒙元例外)逐渐汉化,客观上起到了保护中华文明的作用,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古典文明;④汉武帝以后,儒家逐渐成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可谓深远;⑤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实行绝对君主专制,后来中国的历史确实是君主专制逐渐强化的历史,严重扼杀了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导致思想沉闷、臣民没有独立人格,社会发展缓慢,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⑶经济方面:法家提出了“耕战”思想,韩非斥商人为“五蠹”之一,主张重农抑商,这成为中国2000多年帝制时代(不是西方历史意义上所谓的“封建时代”即feudalism)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只有宋代和元代有所例外。这种重农抑商的理论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中国商品经济从汉代起就十分落后,传统社会时代的中国最终成为了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业大国,不复春秋战国时代农、工、商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导致中国产生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其实中国根本没有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因为资本主义只能产生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中国这种“亚细亚生产方式”下没有资本主义产生的土壤),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09
①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②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③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④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⑤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