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过金沙江的故事50

如题所述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1935年4月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未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180里,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

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一条船。原来这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又在当地农民的协助下,从水里捞出了一条破船,用布把漏洞塞上。

然后,他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来了,没有在意。

他们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五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速转到皎平渡过江。

从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只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在黔西绕圈子,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

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是红军已经毁船封江,远走高飞,无影无踪了。

扩展资料:

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后,兵锋直指贵阳。正在城内督战的蒋介石吓了一跳,因其身边只有一个正规团,慌忙令滇军主力紧急增援。

看到云南境内一时兵力空虚,出现了毛泽东预料的“只要能调出滇军,就是胜利”的战机,红军立刻长驱西进,以一天120里的速度由黔西入滇,先头部队竟前伸到离昆明15公里处。

此间还有一段插曲:薛岳因无云南军用地图,请“云南王”龙云送去。龙云本拟派飞机送去,但机师忽病,改用汽车。在曲靖附近正遇红军,20余份军用地图被红军截获,为红军渡过金沙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龙云见红军逼近,惊恐万分。他既防红军,也怕蒋介石“假途灭虢”,一面调集各地守军和民团驰援昆明,一面托人向红军表示滇军志在保境不会远追,切望不要进攻昆明。

中央红军发现滇西北无守兵,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后,立刻按预定战略方针急速向金沙江挺进,准备渡江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红军渡江北进战略目标,于4月29日以中央军委名义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

文中指出:“因此政治局决定,我野战军应利用目前有利的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

渡江命令下达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巧妙指挥,再度迷惑蒋敌,率红军主力,从寻甸、嵩明之间穿过,以日行军一百几十里速度向北疾进。

红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政委何长工率领下,以小部队在巧家作渡江佯攻,主力南下攻占宣威、东川,转移了敌军视线,牵制了敌军主力。

为求万无一失,其余各部红军主力分左、中、右三路平行向金沙江急进。左路,命林彪、聂荣臻率红一军团远走元谋去夺龙街渡;右路,命彭德怀、杨尚昆率三军团经腮坝、马鹿塘、大松树等地急行军二百九十里去夺下游的洪门渡。

中路,中央军委纵队居中,命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率干部团(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经禄劝去夺龙街渡下游洪门渡上游两者之间的皎平渡。

五军团在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的率领下负责殿后掩护。分兵几路抢夺渡口,即使只有一路得手,红军就有胜利渡过江去的希望,方可避免被敌薛岳大军逼上绝路的危险。

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的地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

金沙江,中国最大两条河流之一长江的上游,它穿行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两岸绝壁耸立、险峰对峙,由于峡深河窄,加之落差甚大,故滩陡流急。

沿江两岸因山恶水险,自古人烟稀少,川滇毗连一带,往来通行的渡口为数不多,所谓渡口也只是勉强能渡人往来的水流相对平缓之处,若江水暴涨则不然。

渡口过江的唯一工具就是人工摆渡的小木船。红军选择的渡江一带(龙街渡、皎平渡、洪门渡),其山之高、路之险、水之急,可谓天险。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高温干燥、气候酷热,山上灌丛稀疏、野草枯焦,江边卵石烘烤、沙砾滚烫。

南北两岸江坡壁陡,崎岖小道,宛如羊肠,任何一处非数十里不可到得山顶,非数十里莫想下到江边。不曾亲身到过此地者,不知其山水的险恶与高温闷热的难熬。

而红军经过此地时,这里已是赤日炎热的夏季。如果红军过不去,很可能会全军覆灭。

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刘伯承、宋任穷所率的干部团昼夜兼程,急行军直奔渡口。动身之前,苏维埃政府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亲自向陈赓和宋任穷嘱咐:夺取皎平渡关系全军安危,只能成功。

周恩来除指出红军的有利条件外,特别指出了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甚至考虑到最坏的情况,使干部团指挥员明确了此次肩负任务的特殊性与责任的重大,同时也坚定了完成任务的决心。

干部团组派先遣营并前卫连,以超出毛泽东规定的速度,昼夜兼程100余公里于五月三日赶到皎平渡渡口,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找到小木船,乘黑夜悄悄渡过江。

巧妙地将北岸守敌缴械俘虏,神速地夺占控制了渡口,至此,南北两岸均被红军占领,最终为红军大部队从此过江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七条船七天七夜渡完红军干部团夺取皎平渡后,立即派人到上下游寻找船只,经多方努力,先后凑得敌人尚来不及破坏和藏匿的大小木船七只,在南北两岸即川滇两地找得船工36人,这几只木船与三十几名船工,成了数万红军人马成功渡江的唯一希望。

红军先遣队在夺得渡口创造了以上条件后,立即成立了渡江指挥部,并制定了《渡江守则》,规定了严格的渡江纪律。这使得陆续到达的队伍在整个渡江过程中,一切都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巧渡金沙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08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长征北上进入川西北.. 当地船工摆渡.突击队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快接近对岸时,川军向渡口反冲击,杨得志命令再打两炮,正中川军.随后奋勇冲杀,击退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终于红军险渡大渡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24
红军过金沙江时。过的是一条条铁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