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分别在哪个皇帝时期﹖

如题所述

锦衣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东厂是在明成祖朱棣时期,西厂是在明宪宗朱见深时期。

1、锦衣卫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

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

2、东厂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3、西厂

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

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正德元年短暂复开五年后又被撤销。

扩展资料:

“厂卫”是明朝皇帝用于压制明朝文官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木堡之战之后,明朝勋贵凋零,厂卫系统也遭受严重损失,再也无力压制日益庞大的文官利益集团。

尽管后面几位明朝皇帝努力恢复厂卫,但由于勋贵系统缺失,无法像以往那样严密监视文官集团,导致文官利益集团不断败坏国事。

天启皇帝病逝时,新上任的崇祯皇帝在文官的怂恿下,扳倒了了著名大太监魏忠贤的同时,也差不多完全摧毁了厂卫系统,导致皇帝对文官集团再无任何监控和压制力量。

厂卫沦为“大汉将军”,几乎彻底失去反贪、监视、情报收集等一切职能,直至南明灭亡也无力回复。

厂卫是明代特务政治的工具,是国内外情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皇帝整顿吏治和防治腐败的机构。有明一代,一直存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锦衣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3

锦衣卫---明太祖朱元璋。

东厂----明成祖朱棣。

西厂---明宪宗朱见深,只存在了5个月。

西厂---明武宗朱厚照 ,西厂复开,又存在了5年。

东厂、西厂、锦衣卫都成立于明朝,这三个机构都从属与司法机关,并且直属于皇帝。西厂、东厂和锦衣卫的成立都表明了明朝的中央集权达到了巅峰。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而东厂、西厂的首领是宦官,即内臣。

扩展资料

东厂除了最上一层的负责的太监管理者之外,其实用的都是从锦衣卫中挑选的人员,东厂并非如很多人误解的从上到下都是太监,也没有太监身份的所谓“大档头”——也就是役长)。不过,虽然东厂和锦衣卫在职能和人员上都有重叠和重复,但是两者毕竟是不同的官署和组织机构。

总体来说,东厂的势力要远远大于锦衣卫,这是基于东厂的组织负责人与皇帝和皇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在办事的程序上可以更加便宜行事,因而极端情况下,锦衣卫负责人见到东厂负责人甚至要以下属之礼参拜。

但是,正因为上述的势力大小最根本的原因是与皇帝和皇权的关系,所以东厂高于锦衣卫并不是制度性的安排,所以上面小编加了一个前提即总体来说,不排除在个别皇帝统治期间,比如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时,他的发小陆炳管理锦衣卫,锦衣卫的势力就远大于东厂。

鉴于西厂是个短命的机构,所以前述总体来说东厂势力大于锦衣卫且东厂势力最大这个命题继续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锦衣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26
锦衣卫---明太祖朱元璋
东厂----明成祖朱棣
西厂---明宪宗朱见深,只存在了5个月
西厂---明武宗朱厚照 ,西厂复开,又存在了5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5-26
明朝初期,朱元璋,朱棣 锦衣卫 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专有军事特务机构,其全名为“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明太祖所创 头戴凤翅盔的锦衣卫大汉将军
设之“御用拱卫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改制之“仪鸾司”与二年(公元1369年)时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他们直接听命于皇上,
明朝锦衣卫(20张)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部分功能形同汉代的监察官司隶校尉和现代的宪兵、国家安全局及总统府参军长。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类似于今天的CIA,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古人惯以朝廷鹰犬暗称呼锦衣卫与东厂、西厂、内行厂。   清代福格撰《听雨丛谈》:“步军统领,秩如汉之司隶校尉、明之锦衣卫,虽武职二品,威权甚重。”   张廷玉之《明史》职官: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共一千五百七员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藉、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   锦衣卫服饰 传统意义上,锦衣卫三大特征为飞鱼服,鸾带,绣春刀。但事实上,锦衣卫并没有穿着飞鱼服的习惯。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西厂 即明朝官署名。即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 东厂与西厂布局图
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正德元年(1506年)复置,刘瑾被诛后,即废去。
第4个回答  2012-05-26
锦衣卫---全名为“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明太祖所创 头戴凤翅盔的锦衣卫大汉将军
设之“御用拱卫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时改制之“仪鸾司”与二年(公元1369年)时改制“大内亲军都督府”。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四月十六日正式成立。
东厂----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西厂---西缉事厂。明宪宗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正德元年(1506年)复置,刘瑾被诛后,即废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