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言文句子,关于家国天下

类似于“无以为国,何以为家” 或者“君子家天下”之类的句子,内容一定要是关于家国天下的,就是放弃国仇家恨而为天下的文言文句子,拜托了,如果好我一定会再加分的,谢谢……
请注意T_T 这里家国天下是想要表达由轻到重的顺序,不是那个齐家治国平天下啊……
(家国天下,家为小,天下为大,指从小到大的所有事)

您好:
提供一点,请参考。
第一 1.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6.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8.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9.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10.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第二

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清•陈璧)

  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Í 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明•海瑞)

  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Í 愿得此躯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

  释:愿把自己的身体长期报效祖国,何必非活着回玉门关内来。

  Í 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三国•曹植)

  释:闲居着不是我的心志,我愿心甘情愿地去解除国家的困难。

  Í 名编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释:名字编入了登记壮士的名册,就不能心中想着个人的私事。献身于国家为国排忧解难,把死看为象归来一样。

  Í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宋•欧阳修)

  释:被封赠高官并不是我的意思,我只愿意使天下太平。

  Í 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宋•欧阳修)

  释:一任官职很容易过去,但报效祖国永远不能完毕。

  Í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明•于谦)

  释:离开家乡去为国尽力是寻常的事情,惭愧的是为国没立下什么功劳。

  Í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释: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哪能因为有祸就逃避、有福就去迎受呢。

  Í 金甄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谨)

  释:祖国被帝国主义侵占了台湾、辽东半岛,这总要收回来,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去牺牲,又岂敢爱惜自己的生命。

  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释:国的兴盛与衰亡,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Í 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关头岂待商。 (明•瞿式耜)

  释:自请留守桂林时已决心牺牲,在以身殉国这样的重大关节上是毫无犹豫,不用商量的。

  Í 未收皇家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

  释:没有收复被吐番占领的黄河和湟水等地,不打算考虑回故乡。

  Í 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宋•谢枋得)

  释:因为民族的大义高于一切,为其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忠君爱国的礼节重于其他,才知道自己为国牺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宋•岳飞)

  释: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要决心饿了食侵略者的肉,渴了喝侵略者的血。待我们从头把国土收复回来,再去朝见皇上。

  Í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元•萨都刺)

  释:想到祖国的疆土需要猛士来保卫,我哪能长年呆在自己的家乡呢?

  Í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唐•韩愈)

  释:本想为国家清除有弊病的事情,怎么肯因为年老体衰而顾惜自己的晚年呢?

  Í 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明•张家玉)

  释:大丈夫为国战死在疆场上,用马革裹尸,这是英雄事,纵然就是死了也能使史册上留下好名声。

  Í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管仲)

  释:不为了自己所爱的亲人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人还要亲近。

  Í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戎轮台。(宋•陆游)

  释:僵卧在孤村自己并不觉得悲伤,还想着为国家去保卫边地要塞。

  Í 中华,中华,我所至爱,为国捐驱,死而不愧。(清.徐骧)

  释:中华呀中华,我是最热爱的,为了国家牺牲自己,死了也是值得的。

  Í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

  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

  释:孤立无援地在海上战斗了十年,多么希望朝庭的支持。自己和将士们保卫祖国的一片心血,象洒向千峰的浓霜一般,把峰上的秋叶都染红了。

  Í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明•杨继盛)

  释:自己虽然死了,但浩气仍留在天地之间,赤胆忠心可照千古;活着时没能为国尽力,留下忠心也要报效国家。

  Í 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清•丘逢甲)

  释:帝国主义不断侵占我国土,很难划分华夷的界限;自己为了拯救祖国的危亡,准备万死不辞。

  Í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朝 .鲍照)

  释:有危机的时候可以看出大臣们的气节,世乱的时候可以看出谁是忠良。(你看)前方的将士为了报效国家,不怕为国牺牲。

  Í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唐•陈子昂)

  释:感到边关多事之时自己思念要报效祖国,拔出宝剑离开乡里去从军保国。

  Í 一饭感恩无地报,此心许国已天知。(宋•李伸之)

  释:你请我吃饭喝酒示恩都没有用,因为我以身许国之心苍天已经早就知道了。

  Í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辛弃疾)

  释:只要能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名垂于世,头生白发又有何妨。

  Í 愿播热血高万丈,雨飞不住注神州。 (近代•宁调元)

  释:自己愿以冲天的热血,来实现建立新的共和国的志向。

  Í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

  释:死了后一切事都成了空的,但我悲伤的是没见到祖国统一。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别忘了在祭奠时告诉我。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清•黄宗羲)

  释:天下的太平或者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或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欢乐。

  Í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5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第2个回答  2012-05-25
天地以大德为生,天下以生民为念
邦国以民本为固,民族以家族为重
家国天下,家为其本
达则兼及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亦如轮,国亦如车,有家才有国追问

其实想表达的是以家为小,以天下为大来着……

追答

我尽力了。我也期待有更好的回答。:)

第3个回答  2020-03-16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4个回答  2012-05-25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追问

抱歉啊T_T 这里家国天下是想要表达由轻到重的顺序,不是那个齐家治国平天下啊……

追答

家国,亦我所忧也,天下,亦我所忧也,二者不可得兼,舍家国而忧天下者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