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为祖国统一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 而另一个贡献是他向清政府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台方略。 清政府刚收复台湾,清廷内部就产生了台湾去留问题的争论。施琅也像力主收复台湾那样,坚持保留台湾为中国领土而不可遗弃。康熙采纳了施琅的意见,遂于台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下设诸罗、台湾、凤山三县,使台湾从此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台湾归复后,面临的就是如何治理的问题。对如何治理台湾,施琅将他的主张都以给朝廷上疏和其他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这便是那些保存至今的《靖海纪事》。 施琅首先从战略的眼光出发,提出了对台湾实行驻军管理的重要措施。他分析了台湾所处的军事地位,指出了郑氏归降后可能还存在的馀虑,何况台湾一度曾为荷兰占据,“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如果放弃了对台湾驻军镇守,各种势力相集结,今后沿海一带便会不得安宁,到那时再进行远征,“两涉大洋,波涛不测,恐未易再建成效”。将来要进一步开发台湾,促进经济繁荣,军事的强盛,环境的安定,这才是使它得以巩固发展的首要条件。所以,他向朝廷建议“设总兵一员,水师副将一员,陆师参将二员,兵八千,澎湖设水师副将一员,兵二千。通共计兵一万名,足以固守。”(《恭陈台湾弃留疏》)只有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为保障,“虽有奸萌,不敢复发。”这样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地。而在治军方面,他也是军纪严明,治理有方:“官兵不许占住民居,弁目不许包贌乡社。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农商工贾,经营市肆、乡村,骚扰强买,各严差巡。”(《谕台湾安民生示》)。 施琅不仅是一位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有头脑的政治人物,一个安邦治国的栋梁。他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只有给百姓实惠,民心安定了,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政权才能得以巩固。所以他向朝廷提出蠲免百姓赋税的建议,他所到之处则都采取抚优政策,安定百姓,约束官兵,保障了社会的平稳。他晓谕市民:“镇营日用蔬菜,市肆买办,照依民价无亏,断不许借称官办应用,一丝一毫侵取民间。”答应百姓当年的谷税酌减四成,每年该缴的正供,以后将从实际出发从轻酌定。他推行这些措施,缓和了清政府与台湾民众的矛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恢复,自然也巩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统治地位。这一切有利举措,也赢得了施琅在百姓中的名誉,无怪乎他的军队所到之处,无不深受百姓的拥戴,那是他的那些英明策略在起着作用。施琅的这些政见思想同样影响了他的后代,使他的次子施世纶在后来的为官仕途中承袭了他的这种清明的治世方略,成为历史上的一代廉吏,其事迹一直流传于民间。 台湾收复之前,清廷对台湾的反清势力采取的是类似坚壁清野的政策,实施残暴的“迁界”措施,将从山东至广东沿海一带地方的人民一律后迁三十至五十里,界外房屋全部烧毁,城堡拆除,形成无人区,以此达到孤立台湾的目的。郑氏归降后。面临如何安置郑氏军民人员问题。开始是采取移地安置的办法,但这样做给朝廷带来许多不利。为稳定局面,安抚民心,施琅上奏朝廷《移动不如安静疏》,认为经过平定三番叛乱,又历台湾收复,国家的统治地位日趋巩固,大规模的军事征讨已经完成,而连年征战,国力消耗巨大,急切需要的是稳定和发展生产。如果仍采用类似迁界的行动,将会带来不少麻烦。施琅从这种思想出发,于是提出就地安置的办法。“臣思自康熙十三年以后投诚各官,概荷隆恩,免其迁徙。”“若一行移驻,其间有眷口者不少,无眷口者亦多,远涉长途,不堪艰瘁,逃匿生患,所不能无。”况且,大规模的迁徙,势必带来人夫之苦,浪费大量资金。“经过郡县,官吏有备口粮之费,所到的地方,有动拨民房之扰,开垦耕作,有应给牛种农具之资。”建议朝廷“与其移而复动数省之烦难,曷若安之,可永保其无事。” 施琅对台湾实行的优抚策略,提出“减以应需之赋,则恩出自皇上,不在臣下,使海外诸国向闻天威而慑服。兹轻赋簿敛,益慕圣德而引领。”(《壤地初辟疏》)其目的是为了台湾的安稳和发展,巩固清廷对台湾的统治,亦是为了进一步确立台湾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的重要地位,不至于让台湾再度落入他人之手。施琅对台湾在军事和政治上的特殊地位是很清楚的,它对外是个门户,对内是提供大量物资的库源。所以,施琅请朝廷不可忽视台湾这种特殊地位的重要性,要让它既有利于对外开放,也要有利于对内的管束,使其发挥资源优势,打开对外通商渠道。做好了台湾的内外治理,“则民可以遂其生,国可以佐其用,祸患无自而萌,疆圉永以宁谧,诚为图治长久之至计。”(《海疆底定疏》)。 对人材的使用上,施琅也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向康熙提出合理使用人材的建议,认为郑氏归降人员中,不乏优秀人材。虽然已经使用了一些,但仍然有未尽其用的情形。施琅深知,充分发挥人材的作用,对国力的增强,对政权的巩固都有好处,“一旦弃置之,未免屈其已效之力,而辜其归命之心。”他认为,虽然国家每三年开一次武场选出一些人来,但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磨炼,不够成熟,倒不如使用投诚过来,久经沙场、有实地作战经验的“纠纠勇夫,”这样做,“盖措置得宜,其于国家未必无少裨益也。”这也是“笼络人材,罗其尤而众心自戢者也。”(《收用人材疏》)而且,施琅在用人上还主张不因循守旧,不拘一格。他提出国家一年花一二万金来养有用之人,“使新旧投诚,老弱者遂安处之荣,精锐者有功名之用。”也是值得的。他还主张将那些才略未必能胜任的安置下去,把能者提拔上来,以人尽其材,这种用人之道不是很能体现施琅的思想境界的吗? 历史是一面镜子。施琅是三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但是,一个三百多年前封建王朝的官吏,在军事和政治上能有如此的远见卓识和胸怀,确实使我们深感叹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