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一篇短文《我家乡的节日习俗》100字左右,可写各种节日

如题所述

 中秋佳节将近,没有好礼送给博友们,将家乡的生活习俗记录点滴与各位好友分享,顺祝大家中秋快乐!

在我的家乡----日照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文化源远流长,故而节日习俗繁多,多姿多彩。

  春节 

  俗称过年,是民间一年中庆贺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古时叫“元旦”。《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标起,叫“元旦”或“元月”。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辛亥革命时,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这样就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至今,人们仍沿用春节这一习惯称呼。

  据传说,“春节”最早是有祖乙天子定名的。在很久以前,有个以打柴为生的青年叫“万年”,他见当时节令很乱,决心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休息时看见树影移动,从中得到启发,回到家里便设计了一个专门测日影计天时长短的“日晷仪”。但阴雨天无法量测。后来他在山泉边喝水,见泉水很有节奏的从崖上往下滴,引起了他的联想,又制作了五层漏壶,用漏水的方法计时。就这样,他通过测日影、用漏水记时的方法,慢慢地发现,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短的一天在冬至,从而制作了草历:“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一次,祖乙天子去看望万年,适逢天象复复。万年对天子说:“子时夜交,旧岁乙完,时又始春,请天子定个节吧”。祖乙天子即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太阳历定准了,他也满头白发,祖乙天子深为感动,就把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今天,人们春节称为年,过年挂寿星图,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

  围绕着春节,几千年形成了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东港境内,从“忙年”到过年,历时一个多月,而且春节期间做每一件事情,都具有特别浓郁的节日气氛。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有“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之说。过了腊月初八,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集市百货从集,售货额较平日增加数倍。购置器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人丁兴旺;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家家蒸饽饽(馍馍),饽饽上放大红枣,名曰“枣山”,户户备足煎饼,要足够全家人一个正月吃的。自腊月十六日始,家家择晴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将居室内外、家什用具洗刷、清扫一新,以示辞旧迎新。贫穷人家无伙房卧室之分,且多用泥土抹壁,故扫屋后需“光墙”。“光墙”即取细白塘土搅成粥状,刷于四壁,以掩盖烟薰火燎之色,使屋内为之一新。
腊月二十三日“辞灶”,又称过“小年”。南部个别村庄有过二十四的,起因有“官辞三,民辞四”之说。晚饭前,将灶王像用熟米粒或饺子皮贴在近锅门的墙上,供上水饺、麦芽糖瓜等,并燃香烧纸,祈求灶王“上天言好事”。供麦芽糖瓜,意在让灶王吃糖嘴甜,多说好话,也有意用粘糖将灶王的嘴粘住,不让他到天上胡说八道。因辞灶供糖瓜必不可少,故有"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的歇后语。腊月二十四取下灶王像,待年三十正式张贴。辞灶过后,谋生于外地者,纷纷回家团聚。腊月二十九日下午,各家将室内外最后清扫一遍,边扫边唱歌谣“里扫金,外扫银,扫得骡马一大群”。扫除的垃圾堆积在大门以外。

  腊月三十日为除夕日,家家早起,把昨天的垃圾点燃,名为点“狼烟”,意在把一切废旧的东西烧掉,化为灰烬。“狼烟”点罢,放几个炮仗。同时,用盆盛米饭,饭上插上九双红色新筷,筷子间隙以放进一个大枣为宜。也有用双筷串几页豆腐插在米饭上,摆到天地桌上的,称“供年饭”。当天贴春联,挂年画。境内西部也有贴过门贴子的。有的着意将“福”字倒贴,寓意“福到”。渔民家除在住宅贴对联外,还要在船上贴,将“招财进宝”四字合为一体贴于船头。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太平”、“五将军马到成功”。船舵上则贴“满载而归”。沿海一带人家,院内竖青竹一棵,上系红布拴制钱,称“摇钱树”,意在财源不断。除夕,家家户户要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柴禾多是豆秸、芝麻秸,以务初一煮饺子用。有“芝麻秸、当大官”;“豆秸棒,年年旺”之说。是夜,合家团聚,吃团圆饭。饭后合家围坐在一起包水饺。在几个水饺中放制钱,称“包元宝”。放制钱的数目因人口而定,人口多者多放,少则少放,一般取五、六、九数不一,寓“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九九长远”之意。夜深时,大门、二门放置拦门棍,亦有在门旁插桃木枝者,以防邪魔鬼祟入宅。拦门后,家人一般不走出大门外,院内禁泼水。多数人家秉烛焚香,灯光通明,彻夜不眠,称“守岁”。午夜子时为正月初一,新的一年开始。此时,鞭炮齐鸣,明灯高照。于院内设神案,保佑老小平安。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小,围坐炕头,吃团圆酒。女主人用豆秸或芝麻秸煮水饺。煮饺子不拉风箱,以示新年平静。吃水饺时谁吃到带钱的饺子最多,谁就在这一年里福气最大。年夜忌说不吉利的话:如“完了”、“没有了”、“不够了”、“算了”等,水饺煮破了不说“破”,要说“挣”了;馒头裂了不说“裂”了,要说“笑了”,俗称“过年话”。饭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发叩头钱,称“压岁钱”。

  正月初二,放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时称“正月礼,薄起纸”。走亲戚旧有“初二老娘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且走亲威之风见盛。

  正月初三,拿去拦门棍。各种民间文艺开始活动,俗称耍故事。杂耍队伍一般都有龙灯、旱船、狮包、高跷、小戏等,沿海村庄也有办水族舞队的。民间文艺队伍走街串巷、娱乐远村近邻,水平较高的队伍进城演出。两支队伍在城里相遇,必有一番争半。各队都要亮出看家本领,上演绝活。文艺队伍所到之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与杂耍队伍混杂在一起。此时,艺人们或以龙狮,或以高跷,伴着锣鼓和音乐的节奏在人群里向外扩展地盘,名为“开场子”。尔后,表演者各显技艺,表演各类节目,热闹非凡。

  正月初五为财神日,人们大都做些好饭菜喜庆。早晨要炒花生、黄豆、瓜子等,谓之“炒蚂蚁”,借五的谐音寓当年“无害虫”和“五谷丰登”之意。

  正月初六早晨,也有晚上的,家家包水饺,放爆竹,燃纸烧香,曰“接灶王”。据说这一天灶王从天上归来,继续它在地上的事业。初六过后,春节即算结束,但喜庆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底。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正月十五。这是一年最早的一个节日,也是第一个圆月。外出谋生者大都过了元霄节再启程。元宵节兴吃元宵,象征举家团圆。也有的在中午或晚上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元宵节又称“灯节”。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上,家家多张灯火,沿街彩灯辉煌。城里举办灯会。每当明月出山,人们便泉涌而出,赏月观灯。民间杂耍如彩龙、旱船、高跷、跑驴等纷纷献技,且伴有放花,大街小巷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热闹非常,观众争相观看,叫做“闹元宵”。乡村多燃放自制焰火,如“滴滴金”、“垛垛花”等,还有照灯习惯。照灯笼要屋里屋外,旮旮旯旯都要照个遍,意在不让害虫有存身的地方。大人们还要提着灯笼照孩子们的五官和屁股,说是年内不招蚊虫叮咬,不生疮。照灯笼时口中念念有词:“照毛虫,照毛虫,照得毛虫害头疼,针锥扎,麻线缝,看你还敢再逞能”;“照旮旯,照旮旯,长虫蝎子都憋煞”。
近年来,城里恢复了灯会,而且规模越办越大。尤其是城市,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灯会之举为企业重视,它们把此举作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一种有效形式,彩灯制作工艺越来越高,灯会规模越来越大。传统工艺彩灯与现代科技彩灯,千姿百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灿烂辉煌的壮美画卷。每当明月当空,数十万城乡观众涌向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如潮如涌,热闹非常。

  焰火会

  元宵节放花、观灯、看杂耍是我国共同的艺俗,而莒地部分乡镇、村庄的焰火节,却独具一方乡土异彩。

  浮来山、闫庄、龙山等乡镇的许多村庄有世传生产焰花、鞭炮的家庭手工业。这些手工业者,利用农闲零散制造焰花、鞭炮,然后于年底批发销售。至腊月20日,焰花生产者即停止商品生产,将剩余原料,精心制作成各种奇特的焰火花炮,馈送亲友,并特别制作一宗高档产品在焰火晚会上争胜夺魁,显示技艺。

  莒民举办焰火晚会,意在欢庆过去一年的安全生产、祈福、禳灾。燃放时间多在农历正月十六或二月初二;地点在土地祠前;所燃品种不外乎灯花鞭、地老鼠、大花雷、起花帐子、盒子炮、泥垛子、葡萄架、九连灯、蝴蝶等(今也引进一些新产品);燃火持续时间,少者两三小时,多者夜半不停;其筹办组织、领导者,昔为行业高手或村上长者,今多是村委会。莒地盛行焰火盛会的典型村庄有:浮来山镇的杨家庄子、栗园、马顾屯、许家湖、闫庄镇的东刘家官庄、龙山的平柳河等数十村。近年来,凡生产鞭炮之村庄,无不举办如此盛会。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日”,又谓之“土地爷生日”。也有称之“春龙节”的。一则意为万物复苏,适宜耕作;一则龙主雨水,祈求雨足年丰。是日早起,农户家家用簸箕盛草木灰沿屋撒一圈,再在院内、场院划地作大小不一的圆圈,俗称“打屯子”。圈外画梯子,圈内撒上五谷杂粮,谓之“上粮”,意求五谷丰登。

  此日早饭食水饺。饭前,家家送水饺到土地庙,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保佑风调雨顺。早饭时,有的人家还分食一块过年时所蒸的饽饽或发团,小孩必吃。据说吃后能避免碰到狼。五十年代后期,祭土地神一俗废,“打屯”一俗也被废弃,近年来,此俗又渐兴起。

  二月二这天家家炒豆子、花生,谓之“炒虫子”,寓当年无害虫之意。此时还有一种传说,即:武则天篡夺唐室江山,自称大周武皇帝,触怒了玉帝,玉帝命令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管天河的玉龙见人间久旱不雨,生路将要继绝,便不顾一切,喝足天河水,张开巨口行雨。玉帝听说勃然大怒,让太白金星把玉龙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上立通碑,上写道: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人们看了碑文,方知玉龙为救他们而违犯了天条,心里非常感激。为报答玉龙的救命之恩,人们到处寻找金豆开花,但总也找不到。第二年二月初二,一个老婆婆背一袋黄豆到集上去卖,不小心撒了一地。那金黄金黄的豆子粒使人们心头一亮,“这黄豆不就是金豆子,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家喻户晓,这天,家家炒黄豆。压在玉龙身上的那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由于它人老眼花,看见人间炒的黄豆以为金豆真的开花了,便按照玉帝碑文上的旨意,拿去了拂尘,玉龙从此得见天日,重上灵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它,每年二月二很早就起来炒黄豆。有的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二月二这天,东港境内黄墩一带山区,有闹春牛的习俗。此举通常在本村本庄范围内进行。养牛户事先用刷子将牛的全身刷干净,牛角上拴上红布,也有用红绸扎一朵红花戴在牛头上的。二月二早饭后,将牛牵到一块平坦且又开阔的大田里,村里男女老幼汇集而来,随着劈劈啪啪的鞭炮声,牛主人拿掉牛缰绳,牛在大田里随意奔跑,一试身板。此时,人们可以欣赏到耕牛经过一冬的休养而膘厚体大和奔跑时的矫健身姿,也有的村庄在这一天将牛牵出来,套上耕犁耕地一圈,称“试耕”。据说清朝历代皇帝每年二月二在地坛使牛耕地,以示天下,祈求丰收,故有“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百姓五谷收”的顺口溜和年画。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人们在这一天多食冷饭。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之推被火焚于绵山的。清明前两日是“添坟土”的日子,称“春祭”,以示对祖先的悼念。

  清明饮食比较简单,且村村、户户都不一样,多数清明早上吃鸡蛋和饼一类的食物,喝杂粮稀饭。境内涛雒以南,大多数早上吃煎饼或饼子,谓之“清明吃煎饼,骡马一天井;清明吃饼子,男女戴顶子(顶子——官帽)。”

  清明门插柳条、松柏枝。闺女、媳妇头戴柳枝、松枝偕伴郊游,称“踏青”,祈求一年不生脚疾。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放风筝。沿海忌言“风筝”而称“鹞子”。旧时官宦、富室人家的少女荡秋千。建国后每年组织群众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节日早饭吃“粽子”。一说为了纪念屈原;一说“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粽子多用木孛 萝叶包裹,呈枕头状,一包为一盖,两卷为一捆。少数用苇叶或竹笋脱叶包成三角形状。粽子以糯米居多,亦用黍米、粘高梁米等。初四下午包好入锅,大火煮,并放鸡蛋,次日早食用。

  端午节家家门窗悬香艾、菖蒲,节后可收起做药材,据说药效远优于他日所采。日出前,儿童手腕、足踝系五色花线捻成的绳,人称“配五索”。节后下头场雨时剪掉,投入雨水中,使其随流而去。据说“五索”可以变成长虫,意在使孩子避见蛇。有的胸前戴有内装雄黄、艾叶香草等驱虫物的“香荷包”,成人喝雄黄酒,小孩则用其涂身,意为避暑驱邪。此俗相沿至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谓“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有“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庆贺“中秋节”也有庆贺一年农业丰收的意思。一般家庭都希望在这个节日里家人团圆,外出的家人这天都赶回家中欢聚,所以又称“团圆节”。节前城乡居民以月饼馈送亲友,互祝全家团圆。节日晚上,合家聚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称为“圆月”。露天对月设供,供品有果瓜、月饼,称“敬天地”。

关于中秋节的三个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 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 ·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 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 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 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 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以上资料关于吃月饼的传说也许是真的。但自唐代起就有吃月饼习俗的说法。关于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说法,似乎有些牵强。对于汉民族来讲,当时为摆脱异族的统治,朱元璋在搞农民起义时可能的确是运用了中秋节月饼传起义字条,号召农民在同一天起义抗元,这一点也许是真的。他只是利用传统习俗,而吃月饼应该不是他的发明。现在,这历史的一页早已翻过。蒙古族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现在国家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再把中秋节与朱元璋起义联系起来,已明显十分不妥。这样会伤害民族感情。我们介绍中秋节,对与朱元璋有关系的传说只能做了解,不能做定论。对吃月饼传说的定论,还是应该肯定其它的有趣的传说,以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九月九 
  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境内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正是收获的季节。特别是过去栽种旱稻,九月初九左右即成熟收割。节日晚餐,大部分人家吃大米干饭,故有“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的农谚。农民还有以重阳日阴晴来占年成的习俗。俗说:“九九无雨盼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旧时,文人学士清闲而有雅兴者结伴携酒,或登高揽胜,或赏菊赋诗。近年来,国家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每年都隆重庆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0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