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有经典为何不用白话文呢 这让人怎么学?

讲道理用词用句也玄玄乎乎的 话都看不懂 讲完道理也没有事例 这种教法怎么学? 为何不说的浅显易懂呢 佛法把大家拒之门外了
语言交流本来就不易 话说不清 会让人理解偏差 把人往沟里引 修错了就修成魔道了 比如放下 很多人讲解的时候缺乏宾语 不说放下什么 让大家去猜 理解错误的人就千千万 修成了 断灭空 修成了魔道 心魔缠身 迷失本心 这不是害人吗 如何渡人

佛经当时翻译的时候,有古代的高僧翻译,也是当时的普通话。

当时的高僧,都是菩萨再来翻译的。像鸠摩罗什大师,是过去七佛的佛经译师,翻译佛经是需要大智慧的。
用字极为斟酌,一个字的增减都是慎重考虑的。
现今末法时代,这样的能力的人很少了。所以不能随意篡改经典。
真正发心学佛,学点文言文就可以了。何况还有高僧大德古往今来的讲解注解。
所以请耐心的多看多听。必然收获良多。
学佛要发大心,少抱怨,能学到能听闻已经是很大的福气了。

另外,确实可以参考白话文的佛经,但是不要以那个为主,尽量看原来的经文。我看过一些白话文的,很多翻译都搞错了。所以为了谨慎起见,看完白话文的还是看原来的佛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7
因为佛经大都为东晋后秦、唐代的高僧翻译过来的如鸠摩罗什(公元 344年 ~ 413 年)、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等大师,所以从梵文翻译过来的佛经都是当时流行的文言文,所以就要求我们有较好的古文基础才能读懂。而现在的白话文佛经也有,那是在原有文言文的基础上又翻译成现在白话文,但是您想,本身从梵文转为汉文的文言文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再进行一次翻译又不同程度的失真一次,这样离佛陀的本意就增加了难度,所以直接研读佛经的第一手翻译更能理解释迦摩尼的本意,而并不是佛法要把大家拒之门外,祝您成功。追问

哦 明白了 有些话失言 求原谅 不过我觉得有些高僧可以把自己的理解 说的直白一些 不用用词那么玄 再举一些例子证明论点 就像世俗中学生写议论文那样 观点 观点的解释 然后事例 就拿放下 来说吧 千千万万的人被带入魔道了

追答

不知您是否经常研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翻译的,其实他已经是用当时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了,还有《大佛顶首楞严经》 般剌密帝译的经文都是非常优美流畅的文笔,因为他们翻译时不是一人之力,都有译场并且请梵汉高手来辅助,咏颂、证词、润笔、执笔,再把汉文翻回梵文看是否妥当,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既要保证原意又要通俗易懂。通过阅读这些优美的经文,您可以非常直接的体会到那些高僧们的良苦用心。

第2个回答  2014-02-17
因为佛经都是佛陀在定中讲的,很多深奥的道理都会用譬喻或者其他的语言来表达,比如每个菩萨都代表一种生命元素,地藏菩萨就突出大愿这种生命元素,佛经里的菩萨与佛陀对答 是生命元素之间的互动,因为我们每个众生的自性都被无明所蒙蔽,所以深奥的佛经我们会读不懂,这样就要多读,不断用佛经的真理来冲刷自己的愚痴,读多了,智慧开了,就明白里面的道理了!
第3个回答  2014-02-17

    这是保留传统文化传承的好事儿啊,你看看现在咱们的传统文化都被糟蹋和遗忘了啊

    可以到网上搜索某部经书的白话文,例如药师经白话文,很多的

    建议下载佛教电子词典,方便你对名相词汇的解释

    有些经典用白话文甚至无法完全概括其意思


望采纳哦

第4个回答  2014-02-17
佛教经典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翻译成白话文表达的意思就不一定是原意了。佛法是靠悟,佛陀慈悲,佛法面向所有众生,不会把谁据之门外的,只是缘份未到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