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哪几个人群

如题所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0~6 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为三大类人群共提供14项服务

1、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3、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4、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5、0~6岁儿童健康管理

6、孕产妇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医药健康管理

9、预防接种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2、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14、健康素养促进

其中1-4项为针对所有人群的服务;5-9项为针对特殊人群的服务;10-12项为针对患病人群的服务。13-14项在机构处针对所有人群服务;有部分有条件的地方在开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仅限于发现有精神病后建立档案,做记录、随访,其他均是转到规定有条件的单位);

2、孕产妇健康管理(除产后访视)。

扩展资料

“重治轻防”问题的严重性,加重了疾病的个人、家庭和社会负担,也与“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相悖。由此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调整投入结构。宏观上应明确国家、社会、个人的支出比例,切实起到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宏观调控作用。从2010年到下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政府可将卫生支出长期占财政支出的3~4%,逐年快速提高至7~8%,公共卫生、农村卫生等基本公共卫生的分配比例应提升至55%,以确保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运行经费,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由编办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修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中人员编制和结构标准,并建立适应发展的调整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拨付专项经费,大力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公共卫生专业技术骨干,包括农村公共卫生实用型人才。

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变革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岗位津贴制度等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建立健全城乡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普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适时扩大服务范围。建立有效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站医生增补机制和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加快“乡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程,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水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在此基础上实施非传染性慢性病综合管理、农民健康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农村居民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工程、降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漏种率等项目,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所能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4、提高公共卫生干预能力,进一步协调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和实用技术的研究及其激励、评估、推广机制,加快相关产业发展,逐步快速提高干预措施、生命科学成果在我国GDP中的贡献率,以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持久发展。

建立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机制,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医卫人员的职业培训、资格考评、职称晋升等体制和机制。使临床医护人员重视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使公共卫生医师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实现疾病预防与诊治的有机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1
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25
老年人,儿童及幼儿,孕产妇,育龄青年,学生,流动人口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机构向全体居民提供,是公益性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管理人群包括
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