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什么异同

如题所述

相同之处在于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在望月时抒发自己的情感,不同之处在于《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思念自己的家乡,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思念自己的弟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2
两首诗同样是作者赏月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更加体现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