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语文新课标模拟卷八

如题所述

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八)
(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倔(juè)强 斑斓(lán) 响彻云宵(xiāo) 坠(duì)落
B枯涸(hé) 慰藉(jiè) 冥思暇(xiá)想 瞭(liáo)望
C粗糙(cāo) 凛(lǐn)冽 自出心裁(cái) 殷(yān)红
D嫉(jì)妒 分岐(qí) 妇儒(rú)皆知 癖(pǐ)好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遍稽群藉 睡眼惺松 中流抵柱 周道如砥
B、记忆犹新 断壁残垣 随声附和 夜郎自大
C、出乖露丑 不屑置辩 芸芸众生 鞠躬尽粹
D、味同嚼腊 君子固穷 鳞次桎比 心弛神往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毕业前夕,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各展风采,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C.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 古诗词名句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
A组:(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 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2)零落成泥碾作尘,___ ___。(陆游《卜算子•å’æ¢…》) (3)___ 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 (《诗经•å…³é›Žã€‹ï¼‰
(6)长大后 ,乡愁是 。(余光中《乡愁》)
B组:(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3)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诗经•å…³é›Žã€‹ï¼‰
(6)而现在 ,乡愁是 。(余光中《乡愁》)
5.缤纷的文学长廊有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请阅读下面描写后回答问题。(4分)
A、“我既不向上帝祈祷,也没有要父亲为我祝福,甚至都不考虑当时的情况和将来的后果,就登上了一艘开往伦敦的船。时间是一六五一年九月一日。谁知道这是一个恶时辰啊!我相信,没有一个外出冒险的年轻人会像我这样一出门就倒霉,一倒霉就这么久久难以摆脱。”
B、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到他的年纪,削瘦的,笔直的,高领使他的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①写出两段文字所描写的人物。(2分)
A选段所描写人物是 。B选段所描写人物是 。
②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谈谈对人物的阅读认识。(2分)

6. 下图是2011年西安世园会会徽图案,请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解说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含义等;语言简练,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7、“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留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在开展“岁月如歌”的活动中,你将完成下面的任务:
【自我激励】坐在中考考场的你,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拥有过成功的荣耀,也曾遭遇过失败的沮丧。请你自选角度真情创作一则格言激励自己。(温馨提示:不能抄袭名人名言)(2分)
我的格言:
【热点调查】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出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专(包括理工中专)的看法。(6分)

高中 职业中专 社会
学生 78% 17% 5%
家长 90% 6% 4%

我的结论:
(3分)
我的看法:
(3分)
三、现代文阅读(45分)
航天技术减缓气候变化(14分)
①当今的航天时代,尖端的航天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笔记本电脑、防抖摄像机、婴儿尿不湿、方便面、真空包装食品、冷光源灯,这些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品,最初都是应用于航天的高新技术,现在已为普通民众的生活造福。
②50多年来,航天技术已经催生了许多有助于改善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例如,天基卫星导航系统有助于减少海陆空运输工具,尤其是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遥感技术使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效率更高;气象卫星的信息有助于太阳电池阵产生更多的电能。在过去几年中,欧洲航天局(ESA)的航天技术及商业转化中心又推出了一些有助于节能减排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
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风力涡轮机的发电量,法国一家公司利用欧洲航天技术转移计划开发出一种专用激光雷达测量仪器,它能测量出距离地面高度上风力发电机所处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这种激光雷达技术就是采用了ESA即将在“风神”遥感卫星上所用遥感器的同类技术,而且这家法国公司在起步阶段曾利用ESA商业孵化中心改进激光雷达的性能。目前基于这种航天技术而研发的更多舣器已在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气象卫星数据而开发的名叫太阳卫星的监测系统可以精确预测光伏(太阳能)发电厂的电力输出。这些来自气象卫星的信息用于改进光伏电厂各系统运行状态,并能快速检测出其故障。据估计,这些故障会导致发电量每年减少1O%以上。目前这一检测系统已安装在意大利 的若干光伏发电系统中。
④航天技术不但能够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服务,而且其航天遥感器还可用于减少 工业和采暖锅炉碳排放。这种原先用于航暴器方面的监测技术,现在已被转用于精确控制工业和民用采暖锅炉燃烧状况的监测系统。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这种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 有害气体的摊放量,确保锅炉燃烧系统保持最佳燃烧状态,从而达到既减少碳排放,又降低燃料消耗10%~1 5%的目的。这项由ESA航天技术转移计划支持而开发的技术,目前已被德国某公司应用于监测工业锅炉和其他各种民用采暖装置。
⑤卫星导航系统也可用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卫星导航系统通常用于为海陆空交通工具和行人指引道路。而现在又有人发明利用这些卫星导航信息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众所周知,汽车行驶中如果反复突然加速和突然刹车减速,会使最环保的汽车也增加汽油消耗。一种名为智能“绿色驾驶系统”的产品,能够综合利用卫星导航信息和路况信息,及时告诉司机何时该加速,何时该减速,何时该保持恒定速度。使车辆始终运行在最节油状态;采用这一系统,预计可节省油耗15%—25%。另一种名叫“伽利略经济驾驶”的节能减排装置,可充分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道路地形高度剖面信息来优化车内菜些辅助装置(如发电机、空调和功率操控系统)的操作,从而节省多达到20%的燃料。据估算,如果全欧洲采用上述节能减排装置,每年可节省燃料20亿升,减少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⑥另外,卫星导航也有助于改变生活方式。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就必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为此你最好了解你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英国的一些科研人员正在实施跟踪碳排放足迹计划。这一创新概念有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每个人每天碳排放的足迹,鼓励人们改变其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从而达到减缓全球变暖的目的。例如,有一种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套件,可以根据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行程距离,计算出出行者的碳排放量,其准确性达到65%。该软件的优点是简便易懂,当你采用步行取代驾车出行时,你会立即看到你为减排所做出的贡献,从而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
8、结合全文,概述航天技术对减缓气候变化有哪些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四段中“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一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任选一个加点词作答即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列三则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
材料二: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5月3日落下了帷幕。在本次车展上,有95台新能源汽车亮相,众多汽 车商都将推出新近研发的节能、环保车,突出展示近年来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等最新成果。
材料三:目前,北京市政协向全社会发出“提倡绿色出行、建设绿色北京”的倡议,号召人们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淡 竹(15分)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3-5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又为什么在第16-22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4分)

14.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

②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15.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3分)

(三)(10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急①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②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③而姑纵惜也。家人④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⑤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sūn):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务令忠厚 (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3)若吾儿坐食好物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岂有不爱之理 B.驱其残忍之性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辍耕之垄上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⑥,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19.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

(四)(5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20、“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2. 题目: 来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
④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 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C 2、B 3、A 4. A组:(1)留取丹心照汗青。(2)只有香如故。(3)先天下之忧而忧。(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钟鼓乐之 (6)一张窄窄的船票 B组:(1)浅草才能没马蹄(2)无丝竹之乱耳(3)黑云压城城欲摧(4)野芳发而幽香(5) 琴瑟友之(6) 一方矮矮的坟墓
5.①鲁滨孙 贝多芬
②例一:鲁滨孙在荒岛上面对恶劣环境,想方设法制造工具、面包,表现主人公是敢于冒险,坚毅勇敢,绝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挑战困难,具有开拓进取的硬汉子。
例二:作为音乐家,面对双耳失聪,坚持音乐创作,表现出主人公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有惊人的毅力,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伟人。(联系具体情节谈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不联系情节扣1分)
6、三角形如汉字“人”,位于图案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四边形如西安古城,象征和谐人居;五边形形似五星,体现中国特色;六边形代表包容一切的自然环境。从三到六自然递进,体现了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
二、7. 示例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这是我忠贞不渝的信仰。
结论:学生或家长都希望自己胡子女读高中,而不愿读职业中专,希望进入社会的则更少。
看法:示例:我认为读职业中专挺好的,职业中专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型人才,而国家缺少的就是这类人才,这是一大特点。另外读职业中专国家有补贴,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三、 (一)
8、(4分)①服务开发可再生能源;②减少工业和采暖锅炉碳排放;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9、(3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后的节能减排效果。
10、(3分)不能去掉。“主要”说明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还有次要的污染源。(“之一”说明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中的一种,还有其它污染源。)如果去掉,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1、(4分)为了减缓气候变化,人类要改变当前的某些生产和生活方式,真正实现节能减排。(表意相近即可)
(二) 12.答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的一类人的赞美。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13.答案:从反面衬托淡竹的刚强、高洁、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运用对比手法,为下文写淡竹作铺垫)‘从正面表现淡竹像这些人一样具有或顽强、坚持或超然、坦荡的个性,拥有自由快乐的心灵。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14.答案:①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子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续生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 ②语言简练,句式工整,赞扬了物质上清贫,心灵上富足的一类人。
15.答案示例: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
(三)16.(1)让、使 (2)适合 (3)吃
17.D
18.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肉(的痛苦)吗?
19.忠厚(善良),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意思符合即可)
(四)20、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答出愁苦之深即可得满分)
21、贬谪之恨,思乡之愁。表达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遭贬的愁,二是对故乡的思。
四、22、作文 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1
3
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风力涡轮机的发电量,法国一家公司利用欧洲航天技术转移计划
开发出一种专用激光雷达测量仪器,它能测量出距离地面高度上风力发电机所处位置的风速
和风向。这种激光雷达技术就是采用了
ESA
即将在“风神”遥感卫星上所用遥感器的同类技
术,而且这家法国公司在起步阶段曾利用
ESA
商业孵化中心改进激光雷达的性能。目前基于
这种航天技术而研发的更多舣器已在
100
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气象
卫星数据而开发的名叫太阳卫星的监测系统可以精确预测光伏
(
太阳能
)
发电厂的电力输出。
这些来自气象卫星的信息用于改进光伏电厂各系统运行状态,并能快速检测出其故障。据估
计,
这些故障会导致发电量每年减少
1O
%以上。
目前这一检测系统已安装在意大利

的若干光
伏发电系统中。

④航天技术不但能够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服务,而且其航天遥感器还可用于减少

工业和采
暖锅炉碳排放。这种原先用于航暴器方面的监测技术,现在已被转用于精确控制工业和民用
采暖锅炉燃烧状况的监测系统。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这种
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

有害气体的摊放量,确保锅炉燃烧系统保持最佳燃烧状态,从
而达到既减少碳排放,又降低燃料消耗
10
%~
1
5
%的目的。这项由
ESA
航天技术转移计划支
持而开发的技术,目前已被德国某公司应用于监测工业锅炉和其他各种民用采暖装置。

⑤卫星导航系统也可用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卫星导航系统通常用于为海陆空交通工具
和行人指引道路。而现在又有人发明利用这些卫星导航信息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
众所周知,汽车行驶中如果反复突然加速和突然刹车减速,会使最环保的汽车也增加汽油消
耗。一种名为智能“绿色驾驶系统”的产品,能够综合利用卫星导航信息和路况信息,及时
告诉司机何时该加速,何时该减速,何时该保持恒定速度。使车辆始终运行在最节油状态;
采用这一系统,
预计可节省油耗
15%

25
%。
另一种名叫
“伽利略经济驾驶”
的节能减排装置,
可充分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道路地形高度剖面信息来优化车内菜些辅助装置
(
如发电机、
空调和功率操控系统
)
的操作,从而节省多达到
20%
的燃料。据估算,如果全欧洲采用上述节
能减排装置,每年可节省燃料
20
亿升,减少
500
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⑥另外,卫星导航也有助于改变生活方式。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就必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为此你最好了解你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全球变暖所产
生的影响。英国的一些科研人员正在实施跟踪碳排放足迹计划。这一创新概念有助于人们更
多地了解每个人每天碳排放的足迹,鼓励人们改变其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从而达到减缓
全球变暖的目的。例如,有一种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套件,可以根据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行
程距离,计算出出行者的碳排放量,其准确性达到
65%
。该软件的优点是简便易懂,当你采用
步行取代驾车出行时,你会立即看到你为减排所做出的贡献,从而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

8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线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第四段中
“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一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下列三则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4
分)

材料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于
2009

12

7-18
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

7
日起,
192
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
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
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
刻的反思。

4
材料二: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
2010
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
5

3
日落下了帷
幕。在本次车展上,有
95
台新能源汽车亮相,众多汽

车商都将推出新近研发的节能、环保
车,突出展示近年来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等最新成果。

材料三:目前,北京市政协向全社会发出“提倡绿色出行、建设绿色北京”的倡议,号召人
们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

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淡

竹(
15
分)

苏沧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
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新生般踌躇满腹;银杏终于褪去一身浓艳,和蓝
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
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熏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往一
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
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嗜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动物。三只人工繁殖的小老虎,眼睛都未睁开,拼命争抢着狗奶妈的乳头。

甚至那口奇异的千年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
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
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
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要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
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这样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

真是空的吗?

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
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
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
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满盈。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

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林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中的最淡—
—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荫,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
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

他也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
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
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
“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
屈”


5
他是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
“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还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
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
瘦,心灵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
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2.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13.
文章主要写淡竹,为什么在第
3-5
段写到稻子、银杏、法国梧桐、千年古井?又为什
么在第
16-22
段写到李白、陶渊明、郑板桥等人?(
4
分)

14.
赏析下面的句子。

4
分)

①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

②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轻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15.
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3
分)

(三)

10
分)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毋为刻


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上帝

亦心心爱念,吾辈
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
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

而姑纵惜也。家人

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
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

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
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

,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注释】①刻急:苛刻严峻。②上帝:老天。③犹子:兄弟之子。④家人:仆人。⑤飧
(s
ū
n)

熟食品。⑥无可如何:无可奈何。

1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
分)


1
)务令

忠厚


2
)而必屈物之性以适

吾性乎


3
)若吾儿坐食

好物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岂有不爱之


B.
驱其残忍之



C.
醉翁之

意不在酒
D.
辍耕之

垄上

18.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

,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6

19.
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
2
分)

(四)

5
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
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
“永贞革新”

积极进行政治活动。
不幸失败,
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
所作。②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上人”
,对和尚的尊称。

20

“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
50
分)

22.
题目:

来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

④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
行)

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八)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C 2

B 3

A 4.

A
组:

1
)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只有香如故。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
)钟鼓乐之
(6)
一张窄窄的船票
B
组: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2)
无丝竹之乱耳
(3)
黑云压城城欲摧
(4)
野芳发而幽香
(5)
琴瑟友之
(6)
一方矮矮的坟墓

5
.①鲁滨孙

贝多芬

②例一:鲁滨孙在荒岛上面对恶劣环境,想方设法制造工具、面包,表现主人公是敢于冒险,
坚毅勇敢,绝不气馁,以惊人的毅力,挑战困难,具有开拓进取的硬汉子。

例二:作为音乐家,面对双耳失聪,坚持音乐创作,表现出主人公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
有惊人的毅力,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伟人。
(联系具体情节谈出人物性格特点即可,不联系
情节扣
1
分)

6
、三角形如汉字“人”
,位于图案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四边形如西安古城,象征和谐人居;
五边形形似五星,体现中国特色;六边形代表包容一切的自然环境。从三到六自然递进,体
现了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

二、
7.

示例一: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这是我忠贞不渝的信仰。

结论:学生或家长都希望自己胡子女读高中,而不愿读职业中专,希望进入社会的则更少。

看法:示例:我认为读职业中专挺好的,职业中专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型人才,而国家缺少的
就是这类人才,这是一大特点。另外读职业中专国家有补贴,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何乐而
不为呢?

三、

(一)

8

(4

)
①服务开发可再生能源;②减少工业和采暖锅炉碳排放;③减少汽车尾气排放;④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7
9

(3

)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后的节能减排效果。

10

(3

)
不能去掉。
“主要”说明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还有次要的污染源。

“之一”说明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中的一种,还有其它污染源。
)如果去掉,
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1

(4

)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人类要改变当前的某些生产和生活方式,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表意相近即可)

(二)
12.
答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抒发了作者对物质上清贫而心灵富足的一类人的
赞美。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13.
答案:从反面衬托淡竹的刚强、高洁、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运用对比手法,为下文写淡竹
作铺垫)
‘从正面表现淡竹像这些人一样具有或顽强、坚持或超然、坦荡的个性,拥有自由快
乐的心灵。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14.
答案:①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子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
续生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

②语言简练,句式工整,赞扬了物质上清贫,心灵上富足
的一类人。

15.
答案示例:人生要像淡竹那样刚强、高洁、淡泊、坦荡,做拥有自由快乐心灵的人。

(三)
16.

1
)让、使


2
)适合


3
)吃

17.D
18.
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难道没有割心挖
肉(的痛苦)吗?

19.
忠厚(善良)
,充满爱心(有平等思想)
(意思符合即可)

(四)
20
、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
“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进一步写
出作者愁苦之深。
(答出愁苦之深即可得满分)

21
、贬谪之恨,思乡之愁。表达了两方面的感情:一是遭贬的愁,二是对故乡的思。

四、
22
、作文

第2个回答  2012-05-19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