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内文言文翻译全集

如题所述

初中课内文言文复习
七(上)
一、童趣(清,沈复)
余(我)忆童稚(小时候)时,能张目(睁开眼睛)对日,明察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比喻最细微的事物),见藐(小而细)小之物必细察(观察)其(代词,指所观察之物)纹理,故(所以)时有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之(助词,的)趣。
夏蚊成雷,私拟(比,比拟)作群鹤舞于(在)空中,心之(助词,无义)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抬头)观(看)之(代词,指蚊子),项(颈,脖颈)为(因为)之强(通“僵”,僵硬)。又留蚊于素帐(未染色的帐子)中,徐(慢慢地)喷以(用)烟,使(让)之(代词,它们)冲烟而(表顺接)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景象),果(果然)如鹤唳(鸟鸣)云端,为(因为)之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称快。
余常于(在)土墙凹(低洼的地方)凸(高起的地方)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代词,指自己)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把)丛草为(当作,看作)林,以虫蚁为(当作,看作)兽,以土砾(小石,碎石)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山沟),神游其(代词,指所想象的境界)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代词,指二虫相斗一事),兴(兴趣)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原来)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都,全部)为(被)所吞。余年幼,方(正)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神智恢复),捉虾蟆,鞭(用鞭子打)数十,驱(赶)之(代词,指癞虾蟆)别院。
二、《论语》十则
1、子(指孔子)曰:“学而(表顺接)时习(时常地复习)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不亦(也)说 (yuè)(通“悦”,愉快)乎?有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转接,但是)不愠(yùn)(生气,发怒),不亦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过后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称得上是君子吗?”
赏析: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为人处事)。

2、曾子曰:“吾(我)日(每天)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吾身:为(替)人谋(别人办事)而不忠(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乎?与朋友交而不信(真诚,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温习)乎?” 《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为人处事)

3、子曰:“温故(旧的知识)而(表顺接)知(理解、领悟)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可(可以)以(凭)为(做,当)师矣。”(《为政》)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样,凭借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表示转折,但是)不思则(就)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
无所适从),思而(表示转折,但是)不学则殆(有害)。”(《为政》)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害的。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5、子曰:“由,诲(教导)女(通“汝”,你)知之(代词,指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乎!知(明白)之为(就是)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此,这)知(通“智”, 聪明智慧)也。”《为政》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6、子曰:“见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思齐(相同)焉,见不贤而内(内心,自己)自省也。” 《里仁》
译文:孔子说看见他的优点就像他学习,看见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7、子曰:“三人(几个人)行(走),必有我师焉(兼词,兼“于此”,在这里)。择其善(优
点,长处)者而(表顺接)从之(指代“善者”),其不善者而改之(指代“不善者”)。”(《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任重而道远。仁以(把)为(看作,当作)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 (《泰伯》)
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助词,无义)后凋(凋谢)也。” 《子罕》
译文: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树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用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也许)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乎!己所不欲(喜欢,想),勿(别,不要)施(施加)于人。”《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
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这十则论语内含有的成语:
任重道远;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不亦乐乎;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山市*(清,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县)八景之一也,然(但是)数年恒(经常)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青天,天空),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疑,念(心想)近中(近处)无此(这,这样)禅院。无何(不久,不一会儿),见宫殿数(几)十所,碧瓦飞甍(飞檐。甍,屋檐。),始(才)悟(明白)为(是)山市。未几(不久,不一会儿),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连亘(连绵不断)六七里,居然(竟然)城郭(城市)矣。中有楼若者,堂(厅堂)若者,坊(街巷、店铺)若者,历历(清清楚楚地)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广大)然,城市依稀(隐隐约约)而已。既而(一会儿)风定(安定,停息)天清,一切乌有(没有。乌,通“无”,没,没有),惟(只)危(高)楼一座,直接霄汉(云霄和天河)。楼五架,窗扉(窗户)皆洞开(大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用手指指点着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通“才”,仅仅)如星点。又其上,则(就)黯然(昏暗)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或(有的人)凭(靠)或立,不一状(形状不一)。逾时(过了一会儿),楼渐低(降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房屋);倏忽(突然)如拳如豆,遂(最终)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指人家、住户)市肆(集市。肆,店铺。),与世无别,故(因此)又名“鬼市”云。

四、《世说新语》两则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儿女侄儿侄女等子侄辈或指家中年轻一代)讲论文义(讲解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凭借,依靠)风起。”公大笑乐。即(就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正午时分),过中不至(到,到达),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才)至(到)。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弃)而去(离开)。”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守信);对子骂父,则(就是)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五、寓言两则*
(一)、智(以……为聪明)子疑邻(战国,韩非)
宋有富人,天雨(下雨)墙坏(毁坏)。其子曰:“不筑(修补),必(一定)将有盗。”其邻人之父(对老人的尊称)亦(也)云(说)。暮(晚上)而果(果然)大亡(丢失)其财,其家甚智(以……为聪明)其子,而(但是)疑邻人之父。
(二)、塞翁失马(西汉,刘安,《淮南子》)
近(临近)塞(边塞)上之人有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马无故(缘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代词,指善术者),其父曰:“此(这)何(怎么)遽(就)不为(是)福乎?”居(经过)数月,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回来)。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喜欢)骑,堕(掉落)而折(跌断)其髀(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停留)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壮年男子)
者引弦(拉开弓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此(此人,这个人)独以(因为)跛(瘸腿)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七(下)
一、伤(哀伤,叹惜)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属于)耕。仲永生(长到)五年(岁),未尝(曾经)识书具(书写工具),忽啼求之。父异(对……感到诧异)焉,借旁近(邻居)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写)其名。其诗以(把)养父母、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从此)指物作诗立就(立刻完成),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同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之,稍稍(渐渐)宾客(把……当作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其父,或(有人)以(用)钱币乞(求取)之。父利(认为……有利可图)其然(这样)也,日(每天)扳(通“攀”,牵、引)仲永环谒(四处拜访)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又,再)到舅家问焉(此,指仲永之事)。曰:“泯然(消失)众人(常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受(承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胜过、超过)于(比)材人(有才能的人)远矣。卒(最终)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指后天所受的教育。于:被。)者不至(达到)也。彼其(他)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尚且)为众人;今夫(那些)不受之天,固(原本,本来)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停止)耶?
二、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起始、开始),权谓(告诉,对……说)吕蒙曰:“卿今当涂(当道,当权)掌事,不可不学!”蒙辞(推托)以军中多务(事务)。权曰:“孤岂(难道)欲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语气词)!但(只)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蒙乃(于是,就)始就(从事,做)学。及(到了…….的时候)鲁肃过(到)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大兄何见事(认清事物)之晚乎!”肃遂(于是,就)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口技 (清,林嗣环)
京中有善(善于,擅长)口技者。会(适逢,正赶上)宾客大宴(举行宴会),于(在)厅事(大厅,客厅)之东北角,施(设置,安放)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罢了)。众宾团坐(围绕而坐)。少顷(一会儿),但(只)闻(听见)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通“座”)寂然(静悄悄的),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其夫呓语(说梦话)。既而(不久,紧接着)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抚摸)儿乳(喂奶),儿含乳(奶头)啼,妇拍而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之(助词,无义)。又一大儿醒,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不止。当是时(在这个时候),妇手拍儿声,口中呜(轻声哼唱,哄小孩入睡)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同时)齐发,众妙(各种奇妙的声音)毕(全、都)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偏着头看),微笑,默叹(默默地赞叹),以为(认为)妙(奇妙)绝(极点)。
未几(不久),夫齁(打鼾)声起,妇拍儿亦(也)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翻倒倾斜),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松弛),稍稍(渐渐)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其中)间(夹杂)力拉(拟声词)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拉)屋许许(拟声词)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指头),不能指(指出)其一端(一种);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说出)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脸色)离席,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几(几乎)欲先走(跑)。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都)绝(消失)。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四、短文两篇
(一)、夸父逐日(追赶太阳)
夸父与日逐走(竞跑,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渴,欲得饮,饮于河(黄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二)、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碰、撞)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绳子)绝(断)。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兼词,在那里);地不满东南,故水潦(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尘埃(指泥土)归焉(兼词,在那里)。
1、理解、熟记加点词的意思。
2、翻译划线句。
3、问题理解。
1)、如何理解夸父这一人物形象。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如何理解?
答: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五、狼*
一屠晚归(回家),担中肉尽,止(通“只”)有剩骨。途中(半路上)两狼,缀(紧跟)行(走)甚(很)远。
屠惧(害怕),投以(把)骨。一狼得骨止(停止),一狼仍从(跟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可是)前狼又至(跟上来)。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助词,无义)并(一起)驱(追赶)如故(旧、原来)。
屠大(非常)窘(困窘,处境危急),恐(担心)前后受其(代词,指两狼)敌(胁迫、攻击)。顾(指往旁边看)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堆积柴草)其(代词,指麦场)中,苫蔽(覆盖、遮蔽)成丘。屠乃奔(跑)倚(靠着)其(代词,指柴草堆)下,弛(卸下)担持(拿起)刀。狼不敢前(上前,靠前),眈眈(注视的样子)相向(对着、朝着)。
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去(径直走开),其(其中)一犬(像狗似的)坐于(在)前。久之(过了一会儿),目似瞑(闭眼),意(神情、态度)暇(空闲)甚。屠暴(突然)起,以(用)刀劈狼首,又数刀毙(杀死)之。方(刚,将)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打洞)其(指柴草堆)中,意(想、打算)将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入以(以便,来)攻其(指屠户)后也。身已半入,止(通“只”)露尻(屁股)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明白)前狼假寐(假装睡觉),盖(原来是)以(用来)诱(引诱,诱惑)敌(指屠户)。
狼亦黠(狡猾)矣,而(可是)顷刻(一会儿)两毙,禽兽之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哉?止增笑耳(罢了)。

八(上)
. 一、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作为)业。缘(顺着,沿着)溪行(划船前行),忘路之(的)远近。忽逢(遇到)桃花林,夹岸(夹着小溪两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别的树),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多的样子)。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复(又,再)前行,欲穷(穷尽,走完)其(指代桃花林)林。
林尽(没有)水源(溪水发源的地方),便得(看到,发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隐隐约约)若有光。便舍(放下,下)船,从口入。初极狭,才(仅,只)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宽阔明亮的样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可以互相听到)。其中(那里面的人)往来(来来往往)种作,男女衣着,悉(全,都)如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并(全,都)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于是,就)大惊,问所从来。具(详细)答之。便要(通“邀”,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做饭)。村中闻有人,咸(全,都)来问讯。自云(说)先世(逝去的先祖)避秦时乱,率(带领)妻子(妻子和儿女)邑人(同乡)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于是)与外人间隔(隔绝)。问今是何世,乃(竟,竟然)不知有汉,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此人一一为(给,替)具言(详细地说出)所闻,皆(全,都)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告诉)云:“不足(不值得)为(对,向)外人道(说)也。”
既(已经)出,得其船,便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路,处处志(做标志)之(代词,指沿途经过的做了记号的地方)。及(到)郡下,诣(到)太守,说如此(像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志),遂(终于)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高兴地)规(计划)往。未果(没有实现),寻(随即,不久)病终。后遂无问津(访求、探求。津:渡口。)者。
二、短文两篇
(一)、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就)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这)是陋室,惟(只)吾(我)德馨(指品德高尚)。苔痕上阶(长到阶上)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可以调(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阅金经(指佛经)。无丝竹(指奏乐的声音)之(助词,无义)乱(使……扰乱)耳,无案牍(官府的公文)之(助词,无义)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说):何陋之(助词,无义)有?
(二)、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助词,的)花,可爱者甚(很,非常)蕃(多)。晋陶渊明独(唯独)爱菊。自(从)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助词,无义)出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的积存的污泥)而不染(沾染),濯(洗涤)清涟(指清水)而(但是)不妖(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不蔓(生枝蔓)不枝(长枝节),香远益(更加)清,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植(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
予谓(认为,以为))菊,花之隐逸(指隐居的人)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少)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应当)乎众(很多)矣。
三、核舟记* (明,魏学洢)
明有奇巧人(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曰王叔远,能以(用)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为(雕刻)宫室、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人物,以至鸟兽、木(树木)石,罔不(无不、全都)因(顺着、就着)势(情势,样子)象(雕刻)形,各具(具备)情态。尝贻(赠)余核舟一,盖(原来是)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高可(大约)二黍许(上下)。中轩敞者为(是)舱,箬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之(指代船舱)。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打开)窗而观,雕栏相望(左右相对)焉。闭之(指代窗),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缓缓地)来,水波不兴(起)”,石青(用石青)糁(涂)之(指代字的凹处)。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而多髯(指胡须)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横幅的书画卷子)。东坡右手执(拿)卷端(指画幅的右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指画幅的左端),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说话)。东坡现(露出)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略微侧转身子),其(他们)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衣服打折的地方)中。佛印绝(极)类(像)弥勒,袒胸露乳,矫(举)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不相类似)。卧(平放)右膝,诎(通“屈”,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代词,指左膝),珠可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船桨)。楫左右舟子(撑船的人)各一人。居右者椎髻(梳着椎形的发髻)仰面,左手倚一衡(通“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好像)啸呼状(……的样子)。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神色平静),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平),则(就)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清楚明白),其色墨(黑)。又用篆章(篆字图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总计)一舟,为(刻)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又)四。而(可是)计其长曾(尚,还)不盈(满)寸。盖(原来)简(挑选)桃核修狭(长而窄)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灵巧独特)矣哉!

四、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之行也*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通“举”)能,讲信(讲求诚信)修睦(培养和睦气氛)。故人不独亲(以……为亲)其亲,不独子(以……为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者皆有所养,男有分(职业、职守),女有归(女子出嫁)。货恶(憎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奸邪之谋)而不兴(发生),盗窃乱(造反)贼(害人)而不作(兴起),故外户(指大门)而不闭,是谓大同(指理想社会。同:和、平)。

五、三峡 (北魏,郦道元)
自(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毫无)阙(通“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如果)非(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不见曦(太阳)月。
至于(到)夏水襄(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或(有时)王命急宣(宣布),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即使)乘奔御风,不以(不如)疾(快)也。
春冬之时(季节),则素湍(白色的急流)绿潭,回清(回旋的清波)倒影,绝巘(极高的山峰)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急流冲荡)其间,清(水清)荣(树茂盛)峻(山高)茂(草盛),良(的确)多趣味。
每至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林寒涧肃(寂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怪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故渔者歌(唱)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8
百度百科都有
自力更生
第2个回答  2012-05-20
==
1、关于初中课本,全国各个地区的全都不一样,所选纳入的文言文科目都不一样。比如我们当年事选用的是人教版的。
2、即使两本不同出版社出版的相同课文,但由于采纳的编者对文言文的细节掌握不太相同,很多翻译也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