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大家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离子、原子构成.分子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离子是原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归根结底,物质是有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除氢(氕)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构成,其它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组成的,那么夸克和电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到底有没有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如果有,则这个微粒绝对是一个不可再分割的整体,那它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或者说,假设我们得到了这么一颗微粒,再以适当的比例将它放大或将自己缩小,我们就可以再将这颗微粒加工成粉末,那么每一颗粉末是不是都是一颗比最小微粒更小的微粒呢?那何来最小微粒之说呢?所以我认为,物质世界中没有最小微粒。
于是,我想到了能量,也只有能量这种无形无态、虚无缥缈的东西才能解释物质的构成吧。能量能否构成物质呢?不知道,但至少能量与质量能相互转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里有一个理论:对于任何物体,速度增大,质量也随之增大。这个理论的具体公式是:“m=m0/{√ ̄〔1-(v/c)2 〕”。其中“m”为物体目前的质量,“m0”为物体原本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c”为光速。速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力作用于物体之上而产生加速度,使物体随时间变化而改变速度的。而既然物体具有速度,那么他就是运动的,在运动过程中就会有位移,那么力就有对物体做功,意味着物体得到能量。物体在得到能量的过程中,质量增加,那么能量与质量不就相互转化了吗?那能量为什么不能转化成物质呢?
因此我猜想:微粒是由能量凝聚而成,从而构成物质。宇宙中原本只有能量,物质是由能量转化而来的。

大家同意我的猜想吗?还需要改正或补充吗?
注:我只是一个高二的普通学生,太深奥的东西我看不懂……
我不止提了一个问题:
关于物体的真正质量的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311940.html
世上有没有灵魂?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3221901.html

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美国一个研究小组首次绘制出了两个星系簇中宇宙暗物质的分布。研究人员9日说,他们的分布图支持了关于暗物质的理论假设。
暗物质(包括暗能量)被认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谜题,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我们可见的世界只占宇宙物质的10%不到。暗物质无法直接观测,却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等,其存在能被明显感受到。科学家曾对暗物质的特性提出了多种假设,但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验证。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下属的太空望远镜研究所,借助3年前安装在“哈勃”太空望远镜上的“先进测绘照相机”,观察到更远处星系发出的光在两个星系簇中的暗物质干扰下产生的引力透镜现象,进而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暗物质的分布图。这两个正在诞生中的星系簇位于南部天穹中,距地球约70亿光年,各拥有约400个星系。
所谓引力透镜现象,是指当光在经过具有引力的天体附近时,会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从理论上说,暗物质也会造成引力透镜现象,但其效果非常微弱,只有“先进测绘照相机”这样的高灵敏度观测设备才能拍摄到,而地面的天文望远镜会因为大气干扰难以看清。
研究人员将这一成果发表在10日将出版的《天体物理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韩裔助理研究员池溟国博士说,他们得到的图像清楚地显示出,我们可见的物质(即观测到的两个星系簇)是在暗物质的网络包围中,处于暗物质最密集的地方,就好比海浪顶端的泡沫。他们认为,这支持了暗物质和可见物质会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到一起的猜想,即暗物质集中的地方会吸引可见物质,从而帮助恒星、星系和星系簇的形成。
分布图还显示暗物质是聚成一簇簇地密集存在。研究人员据此认为,这验证了暗物质粒子是“非碰撞粒子”的假设,即暗物质粒子如果碰到一起,不会像分子、原子等经典粒子那样发生反弹,而会“若无其事”地继续原先的运动。他们解释说,如果暗物质粒子彼此发生碰撞,那么它们在频繁碰撞后就会分布比较均衡,而不是密集成簇。
科学家早就得到共识:广袤的宇宙是由暗物质、暗能量以及我们人类能感知到的正常物质组成,其中正常物质最少,只占4%,暗物质其次,占有23%的比例,其余都是暗能量。顾名思义,暗物质是人类无法看到的物质,科学家虽然早就断定暗物质以及由暗物质组成的星系的存在,却一直没有发现它们,更不知道他们究竟是由哪些粒子组成的。因此,这次发现实际上是揭开了宇宙一个大秘密,是一次重大的发现。
一个由暗物质组成的星系,与正常的星系(如我们的银河系)一样具有极其大的质量,并在宇宙空间中旋转。但是,它与正常的星系不同,里面没有发光的恒星,人们也看不到它。那么,科学家又是怎样发现了这个被他们命名为“室女座HI21”的星系呢?
原来,科学家通过射电望远镜观察的数据可以推算一个星系的旋转速度。他们发现“室女座HI21”星系的旋转速度很大,推断它的质量比完全由正常物质组成的要大。进而,科学家推算这个“室女座HI21”星系的质量是太阳的1亿倍,这个质量对于一个星系来说,虽然不是很大,但如果它是由正常物质组成,就应该包含明亮的恒星,本身应该很亮,但它却是一片黑暗,表明不含有恒星。这样科学家就作出了该星系是由暗物质组成的结论。
参与这项研究工作的英国加的夫大学科学家乔恩·戴维斯说,暗物质是宇宙中很多秘密的一种,“这一发现表明我们走上了研究它的正确道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23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通常是有结构的,但是物质结构在层次上是否具有基本单元,即德谟克利特式的“原子”是否存在?这是一个长期反复争论而又常新的课 题。当代几种不同的量子引力,尽管对某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关于这个问题从实质上来看,却给出了一致肯定的回答。

超弦/M理论认为,构成我们世界的物质微观基本单元是具有广延性的弦和brane,并非所谓的只有位置没有大小的数学抽象点粒子。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 粒子,都是弦或brane的激发。弦和brane的线度是有限短的Planck长度,它们正是构成我们世界的物质基本单元,即德谟克利特式的“原子”,这 是超弦/M理论为现今所有粒子提供的本体性统一。

圈量子引力给出了在Planck标度面积和体积的量子化性质,即断续的本征值谱,面积和体积分别存在着最小值。由于在圈量子引力中,脱离引力场的背景空间 是不存在的,而引子场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因此脱离物质的纯粹空间也就是不存在的。空间体积和面积的不连续性和基本单元的存在,正是物质微观结构的断续性和 基本单元的存在性的最有力论据。

总之,超弦/M理论和圈量子引力从不同的侧面,对量子引力的本质和规律作出了一定的揭示,它们在Planck标度领域一致地得出了空间量子化和物质微观结 构基本单元存在的结论。这无疑是人们在20世纪末期对我们世界空间时间经典观念的重大突破,也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合的成果;同时更是哲学上关于空间 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没有无物质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无空间和时间的物质学说的一曲凯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02
第3个回答  2020-02-06
写出分子式,然后看分子式是由几个元素构成。如果只有一个元素,那它就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构成的,就看它的存在形式,如果是固体的那它就是由离子构成,若是液态或气态那它就是由分子组成。
第4个回答  2020-02-06
说得大一点是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电子构成。中子由夸克构成...还有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