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缘起无自性,无自性故空,即:当体即空。 我不理解:为什么缘起就无自性呢????

如上所述。
举例来说:我盘腿的时候,有强烈的痛的感觉,“痛”这种感觉是缘起的这我理解,我把腿盘起来、我的腿的结构....这些因缘导致了“痛”这种感觉,但为什么“痛”这种感觉无自性呢??

【缘起法】都籍众缘而起,不能独立存在,都是刹那无常的,

 

也就是说,缘起法(有为法)都是一刹那就灭之法,也称作不可得之法,只不过是可以刹那刹那相续的,这样一来,就是所谓的过、现、未不可得,但并非全空,因为说过了,其有一刹那性,可以说它是如幻的、不空(藏)的。

 

此如幻之【缘起法】虽有一刹那【性】,但此【性】却不是标题中所写的【自性】,二者并不等同。

 

---

 

【自性】的意思是,我们第六识中,其慧由于被无明所覆,照不见事理,所以将这些【缘起法】执着地认为成了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比如认为房子一直存在七、八十年,认为高山大地一直存在于一劫之中,等等,

 

这种第六识中对缘起法的执着认知,就叫做【自性】,它违背了【缘起法是一刹那性】的事实,

 

只要认为世间有一个‘有为法’的存在是超过2刹那以上的,那么就都叫做妄计自性了,或妄计恒常了。

 

---

 

此【自性】叫做当体即空;

 

此【缘起法】叫做本无【自性】,因为有一刹那性。

大乘中,说【缘起法】虽无自性,但非全无性,就是这个意思。

 

---

 

慧照见 【自性】当体即空时,则触证真如,禅宗叫见性。此时识之‘见分’与‘真如’平等,而无相分,叫根本智;

 

慧照见【缘起法】本无自性,但有一刹那性,则叫如实了知,禅宗叫明心。此时第六识(或包括第七识)仍再有‘见、相2分’,叫后得智;

 

---

 

另外,前面说的【自性】的意思,叫做遍计所执性;

 

前面说的【缘起法(有为法)一刹那性】,叫做依他起性;

 

‘真如’叫做圆成实性。而且无漏有为法是圆成实性所摄,勉强也可叫做圆成实性。

 

唯识教理中,自八个识本身就是一套‘缘起系统’,只此就已经具备了一切‘缘起条件’,比小乘等中所说的更全备合理一些。

---

 

腿【痛】是‘身根’所对的‘触处’,由所发‘身识’中的‘触心所’直接触对,第六识同行而知,

 

‘触处’只有四大(地水火风)之触是‘本质之(实)触’,而其余之触都是‘假触’;

 

也如前面所说:

‘本质之触’是缘起法一刹那性;

‘假触’是第六识中分别出的触【自性】;

---

 

【腿痛】就是依‘假触’中的轻重、软硬、劣闷痒粘等又再综合而假说的,其无自性义同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8
梦中哪有真实的呢?
常看到某某人放生白血病痊愈了;某某人念佛生意兴隆了;某某人皈依见着阿弥陀佛了,如是种种神迹,似乎都在述说着修持佛法的神奇力量。于是,很多人为了治病、发财、消灾开始接触佛法,期盼神迹的出现。
可惜,无论他们放多少生,病情有增无减;无论他们拜多少佛,生意有亏无盈;无论他们可多少头,灾难有来无去。于是便开始怀疑甚至诽谤。如是种种,究竟错在了哪里?从一开始就错了。
佛法非世间善法,亦非不善法,佛法为解脱生死而来,不为世间欲求而来,而解脱生死也不是你不生不死了,而是证入生死如幻的涅槃实际。所以佛法不是心灵鸡汤,不是世间利益交换的手段,你拿你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发心修佛的因地心,真正是因地不正,果招迂曲。你那个得失心本身就是生灭的妄想心,你看这生灭妄想的种子能不能结出不生不灭的圣果?一切世间善恶法的得失彰显因果轮回的真实不虚,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非虚言。但不要拿这个与解脱扯上什么干系。如果想要获得此生短暂的利益,在自我牢狱中过上帝王般的生活,外道法也能帮你达成愿望,可是然后呢?轮回不出,诸苦无尽。
有人说经中有言: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所以满足众生愿望,让其对佛法产生兴趣并无过谬。真的吗?可是如果先以欲勾牵,却不能引导众生入佛智,又当如何?那么这里的勾牵就不再是方便教化,而变成了彻彻底底的业果轮转了。无见性之人,根本无法行方便之道,那么所谓的方便便沦为下流末技,更因此造下坏佛谤法无边恶业。经言:不做圣心,为善境界;若做圣解,即受群邪。所谓朝闻道夕可死。
佛法之真,真在离幻,绝不是以任何世间利益得失为所衡量。放生,要放,但不仅要放他生,更要放己生,你内心的龌龊烦恼三毒更需要被放生,而不是因为你有病所以你需要放生。 念佛,要念,但不仅要念他方佛,更要念自心佛,自心不净,念他佛何用乎?——澄江

2月24日 07:34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四十二章经》
问题:人类必须依靠头脑意识,才能学习知识,去认识改造世界啊,以佛经而言,我们该如何面对头脑意识?

答:举个例子,你自己去体验。

黑暗之中,面前有一扇门。
要打开门,必须有钥匙。
于是你搜索自己的身上,找到很多类似于钥匙的东西。
摸索着,探索着,试验着,终于将面前的门打开了。

此刻你不得不相信,是手中的钥匙,打开了眼前的门。
此后你绝对会相信,只有找对了钥匙,才可以打开门。
钥匙对于开门,是必须的,离开钥匙就无法开门。

钥匙与开门,具有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浅显易懂。
你绝对地,信任这种关系,你无法“不信任”开门必须要有钥匙,这个论点与逻辑。

注意,钥匙能开门,开门必须有钥匙。
这个事实现象,逻辑推论,所建立的基础,是——黑暗。

你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个场景:
此刻,你的头顶、身后,脚下、四面八方,都亮起了聚光灯。
聚光灯照耀中,你所处的空间内,没有半点阴暗,包括这扇门。
在明媚璀璨的照耀中,门,展现出它真实的样子。
原来,你面前只有,这一扇孤零零的门。
门的周围是空荡荡的,没有墙壁也没有房间,更没有门背后的通道。
仅仅是一扇,孤零零、独自竖立着的木门。

你可以随意地,从木门旁边擦身而过,也可以从木门下面钻过去。
你可以从任何角度,越过这道门,因为在木门周边都是虚空。

门,对于你的前行,根本构不成障碍。
请问,此刻,你用来开门的,这把钥匙有何用?

开门人比喻自我,钥匙比喻意识,木门比喻世界,前行比喻生存,灯光比喻觉性。

本性移离而有觉性,觉性眯盹幻生存在,存在以心灵感知呈现。
心灵感知,聚合六根色尘,在心愿与意识之间,投射出我们认知的世界。

心灵存在感的体验,投射出我们眼前的空间。
心灵对存在的觉知,投射出存在的形态演化。
也就是随空间移动,而幻觉形成了时间波动。
时间牵引心灵觉知,觉知被空间变化所牵引。

就形成了,在无尽深邃的,无限延伸的,时空交错之中。
能认知时间,感知空间的——心灵认知。
认知,是觉知的衣服;觉知,是认知的本质。

在浩渺无限时空中,心灵“觉知”,随着对存在时空,具体的细分体验。
而形成了无量细腻分别念,与无限细腻感知习气。
分别妄念牵引觉知,形成了认知的主观意志。
感受习气塑造觉知,形成了认知的感受体验。

认知,被主观意志带动,形成了“自我意志”。
认知,被感受体验固化,塑造出“自我愿望”。

因为“自我”,而有“我的”。
我们一生的命运,是自我所投射的“记忆”。

被“自我”心愿主观,所牵引的认知,就是人类所说的“灵魂”。
可以脱离身体器官,脱离大脑思维,而独立“存在”。

而我们所认为的“意识头脑”,仅仅是心灵“自我意愿”的,具体表达与延展。
因为头脑意识源自于心,所以我们无论思考什么。
在思维观念中,都带有认知记忆,与感知体验的成分。

比如说“望梅止渴”,比如说“杯弓蛇影”,比如说“疑邻盗斧”。
我们头脑中形成的任何观念,都受到心灵感知体验的左右。
而心灵体验感知,也会随意识形成的观念,有所改变有所增减。

而在心愿与意志之间,
传递信息,分析概念,体验感受,作出判断的“确认”,
就是“自我”。
自我,从根本上而言,是心灵迷茫的产物。
当心灵陷入黑暗,而有了在黑暗中,探寻生命存在的“心意”。

在身心黑暗的环境中,世界就真的成为了,障碍我们见证“自性”之迷幻。
或者说,意识思维是心灵愿望的延续。
意识对世界的思考,延展着心灵,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于是,站在世界大门前,摸索意识钥匙,企图开门的心灵。
试图以开门前行探索未来,来获取心灵维护存在感,持续性稳定支持。

如果,我们通过修行,点燃了内心深处,觉性原始之光。
觉光开启生命智慧,光明由内而外,普照我们的精神与肌体。
就类似于,在深沉黑暗之中,突然间从四面八方,点燃了无数一万瓦特的聚光灯。
强光普照中,黑暗昏沉消散,
智慧觉照中,世界有相无体。

于是,你会发现生命本身,可以不依赖,这个现实物质世界而存在。
就好像,在光明之中,你发现,眼前的木门可以随意穿越,并无阻碍你前行的自由。

此刻,开门的钥匙,就成为了无用之物。
此刻,被开启的门,本无取舍并无挂碍。
此刻,思索的意识,就成为了废弃障碍。
此刻,门前的自己,本来虚幻自在解脱。

光中无暗,是“空中无色”,在觉性普照中。
想要开门的心愿,探索门锁的认知,开启门的意识钥匙,以及被开启的世界之门。
都成为了有相而无体的“错觉”,错觉是正觉的“移位”。
在错觉之中,无有分别,不予取舍,落落清净,如如不动,即不可言说的“觉性”。并没有实有的觉性可以被“获得”。当错觉熄灭,幻觉本无生。本无生灭,本无沾染,本无来去,名正觉者。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第2个回答  2012-05-12
你不明白自性是什么。自性就是永不能灭掉的东西,比如现在物理学认为有永不灭的粒子。承认物质永不灭,就承认有自性的存在。但是佛法认为不存在自性。佛法认为一切物质,包括精神,都不存在永不灭的东西,这些都是因缘和合的现象,比如你盘腿,脚就疼,放开,脚就不疼。一切现象都是因缘所生,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根本就不存在永远灭不掉的东西,所以佛法说:缘起无自性。也正是因为缘起无自性,故而事物的本体就是空的,即当体即空。
第3个回答  2012-05-12
痛也不是你的,是你所有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