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我认为医学教育中好的教学方法或; 2、我看医学院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任选一题,3000字左右,真情

作业:1、我认为医学教育中好的教学方法或; 2、我看医学院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任选一题,3000字左右,真情实感,有实例。不要网上别人写过的。

我看医学院中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指引者,从小学到大学,我对老师的看法逐渐发生着变化。小学时我觉得老师所有的话都是对的,对老师无比的崇拜。到了中学,在应试教育大棒的指挥下,学生和老师都成了应试的一部分,而老师也逐渐淡化成了一部传授知识的机器,我们更多的以课堂教学的技巧评价老师。到了大学,我们从教育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教育的协作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过程的走向,我评判老师好坏的标准又发生了变化。
  北师大的校训写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认为这在任何阶段都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基本要求。
  传授知识是教育最底层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必须具有必要的学历,对自己要教授的知识要有深刻的理解,不能模棱两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绝对是做老师的大忌。以前在学习公共课程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喜欢给我们摆龙门阵,课堂气氛因此颇为活跃,大家还是挺喜欢上他的课的,但是课后问他问题的同学则是廖无几人,因为问多了大家就发现,其实他对课程要求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清楚,往往到最后他只会说:
  “你去看看书,就是这样子的嘛。”我想这位老师的学术水准毋庸置疑,多年从事专业的研究,他对该门学科的理解肯定远比我们深,恐怕是因为专业研究过程中很少用到这些知识,而且对基础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才导致了他对教授多年的知识缺乏深入地了解。这样的老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
  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这一职业对从业者道德品质要求是极高的。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王金亮老师是我见过的所有老师中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至今我们班的同学在网上聊天或聚会的时候都常常提到他,每次提到王老师大家都是赞不绝口。我们私下里喜欢把王老师和华罗庚先生比较,他们有两个的共同点:第一,他们都身残志坚,从不像命运低头;第二,他们都是自学成才,没有学习的机会他们就自己创造,当然王老师没有能够取得像华罗庚先生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是他克服的诸多困难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王老师小时候因为左腿不便和家庭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等他长到十多岁的时候,渐感没有知识之害甚于身体的不便,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要学习知识。可此时王老师年龄己大且身体有残疾,大家都觉得他这个想法只是少年的一时兴起。
  可王老师找到当地小学,毛遂自荐给小学打铃。
  当时中小学校还多是用人工打铃上下课,每次打完铃王老师就蹒跚进教室里和那些小朋友一起上课。就靠这个方法,在别人的一片惊愕中王老师从小学打铃打到高中,学习完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知识。后来王老师参加了高考,几经磨难取得了教师的资格。学校中颇有一些老师认为王老师不是纯正的科班出身,谈起王老师不屑之情溢于言表。可王老师上课激情横溢,深入浅出,往往讲到精彩之处都忍不住手舞足蹈,赞叹数学之美和逻辑之美,长期受此熏陶,全班同学对数学的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成绩也比那些“纯正科班出身”的老师带的班级高。王老师治家有方,一双儿女都考上了名牌大学,工作之后王老师家境逐渐殷实,可一年四季王老师总是几件朴素的衣服。
  每每在学校之中看到王老师拖着步子或者骑着自行车一跨一跨地周折于教师和家属院之间,我们总是感觉到他单薄的身子看上去无比的高大。我们教室在三楼,每次上楼他都要拉着楼梯扶手往上爬,这时同学们都会自觉地给他让出空间,让这位可敬的师长先走。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
  以上两点都只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医学院校的老师应该有着更严格的标准。
  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分类,高等教育教学之外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承担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一点是一个好老师必须要做到的。老师不一定要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建树,但是对相关学科的进展和科研思路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这些东西老师不一定要极细致地传授给学生,但是一定要把大的框架和思路传授给学生。
  因为谁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得好谁就掌控了未来,而基础研究要求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学生不一定将来要从事特定学科的研究工作,但很可能要用到相关方面一些很前沿的知识。最重要的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好的科研思维远比知识更重要。况且教科书中的知识往往陈旧,只能给学生以最基础的知识,给学生的指导作用有限,这点就需要教师多用学科最新的进展做补充。目前我们开展了一门名为“神经生物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就是在我们已经具备的神经解剖、组织学和胚胎学基础上讲授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进展,课堂上老师不再以课本为主,而是更多的介绍许多前沿的文献和技术方法,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很大。
  医学最终极的目的是解除人类疾病痛苦,为此医学院校的老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同时进行临床工作,但是专业课的老师需要用生动典型的临床实例把学科知识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既能提到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对知识能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迅速地反应出相关的知识。在大一上解剖学时,我们讲到十二指肠壶腹是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后入十二指肠的结构。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的解剖老师陈尧老师讲了一个临床案例:一个恶病质伴黄疸的病人,高度怀疑是肿瘤。然后陈老师让我们判断都有可能是哪些器官的肿瘤,因为伴有黄疸,我们自然都认为是肝的肿瘤。陈老师这个时候就联系这个知识点给我们说,黄疸是因为胆汁不能顺利排出而入血造成的,而胆汁顺利排出最后一关就是十二指肠壶腹,在这之前任何一段受阻都有可能引起黄疽,而可能受阻的部位有三个,一个是肝脏,一个是胆囊,另一个就是胆总管,这个病人可能是肝脏的肿瘤,而胰头的肿瘤压迫胆总管也不能排除。后来在消化科见习过程中遇到类似的病人,我马上就反映出了这种可能性。正是一个个小而简单的临床案例,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教育有一定职业教育的特色,特别是医学这种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大学阶段决定了人生职业方向,并且因为医学本身的特点,一旦形成稳定的职业后变动的可能性远较其他专业小,很可能研究生考试一次就决定了一个医学生一生的发展状况。为此同学们在职业规划的时候往往慎之又慎,基础还是临床?内科还是外科?等等问题往往令同学们无所适从。这个时候,一位对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清晰深刻认识的老师的帮助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老师若能在学生职业规划过程中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并且提出中肯准确的建议,对学生的帮助将是巨大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在这方面有所缺失,即使有学校有相关的课程和机构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更遑论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了,大部分同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老师们在作为职业道路的先行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各位老师今天在教学、研究或者临床工作中的职业状态就是我们明天的写照,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提供基本的职业规划指导。
  老师是昨天的学生,学生是明天的老师。医学的特点使大部分医学生都有机会在未来走上讲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下去,我们既要做人类肉体健康的维护者,也要做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是每一个医学生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医学生的荣耀。老师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必须在学习和未来的教学、科研或者临床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这种责任心是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有并且传递下去的,也是我们奋斗一生的准则。只有把这种责任心传承下去,学生和老师才能一代比一代强,我们的教育才能结出越来越多的硕果,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的教育,医学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12
转载的,仅供你写作参考。若要别人帮你写,3000字200的悬赏分,你赚翻了,可也对你不利。我认为你还是参考别人的论文,然后自己创作为好。希望下文能为你打开写作思路

我看医学院中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指引者,从小学到大学,我对老师的看法逐渐发生着变化。小学时我觉得老师所有的话都是对的,对老师无比的崇拜。到了中学,在应试教育大棒的指挥下,学生和老师都成了应试的一部分,而老师也逐渐淡化成了一部传授知识的机器,我们更多的以课堂教学的技巧评价老师。到了大学,我们从教育过程中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教育的协作者,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过程的走向,我评判老师好坏的标准又发生了变化。
  北师大的校训写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认为这在任何阶段都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基本要求。
  传授知识是教育最底层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就必须具有必要的学历,对自己要教授的知识要有深刻的理解,不能模棱两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绝对是做老师的大忌。以前在学习公共课程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喜欢给我们摆龙门阵,课堂气氛因此颇为活跃,大家还是挺喜欢上他的课的,但是课后问他问题的同学则是廖无几人,因为问多了大家就发现,其实他对课程要求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清楚,往往到最后他只会说:
  “你去看看书,就是这样子的嘛。”我想这位老师的学术水准毋庸置疑,多年从事专业的研究,他对该门学科的理解肯定远比我们深,恐怕是因为专业研究过程中很少用到这些知识,而且对基础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才导致了他对教授多年的知识缺乏深入地了解。这样的老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
  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见教师这一职业对从业者道德品质要求是极高的。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王金亮老师是我见过的所有老师中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至今我们班的同学在网上聊天或聚会的时候都常常提到他,每次提到王老师大家都是赞不绝口。我们私下里喜欢把王老师和华罗庚先生比较,他们有两个的共同点:第一,他们都身残志坚,从不像命运低头;第二,他们都是自学成才,没有学习的机会他们就自己创造,当然王老师没有能够取得像华罗庚先生那么伟大的成就,但是他克服的诸多困难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王老师小时候因为左腿不便和家庭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等他长到十多岁的时候,渐感没有知识之害甚于身体的不便,于是他就下定决心要学习知识。可此时王老师年龄己大且身体有残疾,大家都觉得他这个想法只是少年的一时兴起。
  可王老师找到当地小学,毛遂自荐给小学打铃。
  当时中小学校还多是用人工打铃上下课,每次打完铃王老师就蹒跚进教室里和那些小朋友一起上课。就靠这个方法,在别人的一片惊愕中王老师从小学打铃打到高中,学习完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知识。后来王老师参加了高考,几经磨难取得了教师的资格。学校中颇有一些老师认为王老师不是纯正的科班出身,谈起王老师不屑之情溢于言表。可王老师上课激情横溢,深入浅出,往往讲到精彩之处都忍不住手舞足蹈,赞叹数学之美和逻辑之美,长期受此熏陶,全班同学对数学的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成绩也比那些“纯正科班出身”的老师带的班级高。王老师治家有方,一双儿女都考上了名牌大学,工作之后王老师家境逐渐殷实,可一年四季王老师总是几件朴素的衣服。
  每每在学校之中看到王老师拖着步子或者骑着自行车一跨一跨地周折于教师和家属院之间,我们总是感觉到他单薄的身子看上去无比的高大。我们教室在三楼,每次上楼他都要拉着楼梯扶手往上爬,这时同学们都会自觉地给他让出空间,让这位可敬的师长先走。像王老师这样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
  以上两点都只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医学院校的老师应该有着更严格的标准。
  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分类,高等教育教学之外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承担相应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一点是一个好老师必须要做到的。老师不一定要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建树,但是对相关学科的进展和科研思路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这些东西老师不一定要极细致地传授给学生,但是一定要把大的框架和思路传授给学生。
  因为谁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得好谁就掌控了未来,而基础研究要求的知识面会越来越广,学生不一定将来要从事特定学科的研究工作,但很可能要用到相关方面一些很前沿的知识。最重要的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好的科研思维远比知识更重要。况且教科书中的知识往往陈旧,只能给学生以最基础的知识,给学生的指导作用有限,这点就需要教师多用学科最新的进展做补充。目前我们开展了一门名为“神经生物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就是在我们已经具备的神经解剖、组织学和胚胎学基础上讲授神经生物学方面的进展,课堂上老师不再以课本为主,而是更多的介绍许多前沿的文献和技术方法,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很大。
  医学最终极的目的是解除人类疾病痛苦,为此医学院校的老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知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同时进行临床工作,但是专业课的老师需要用生动典型的临床实例把学科知识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既能提到学生的兴趣,更让学生对知识能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这样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够迅速地反应出相关的知识。在大一上解剖学时,我们讲到十二指肠壶腹是胆总管和胰管汇合后入十二指肠的结构。在讲授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们的解剖老师陈尧老师讲了一个临床案例:一个恶病质伴黄疸的病人,高度怀疑是肿瘤。然后陈老师让我们判断都有可能是哪些器官的肿瘤,因为伴有黄疸,我们自然都认为是肝的肿瘤。陈老师这个时候就联系这个知识点给我们说,黄疸是因为胆汁不能顺利排出而入血造成的,而胆汁顺利排出最后一关就是十二指肠壶腹,在这之前任何一段受阻都有可能引起黄疽,而可能受阻的部位有三个,一个是肝脏,一个是胆囊,另一个就是胆总管,这个病人可能是肝脏的肿瘤,而胰头的肿瘤压迫胆总管也不能排除。后来在消化科见习过程中遇到类似的病人,我马上就反映出了这种可能性。正是一个个小而简单的临床案例,对学生临床思维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学教育有一定职业教育的特色,特别是医学这种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大学阶段决定了人生职业方向,并且因为医学本身的特点,一旦形成稳定的职业后变动的可能性远较其他专业小,很可能研究生考试一次就决定了一个医学生一生的发展状况。为此同学们在职业规划的时候往往慎之又慎,基础还是临床?内科还是外科?等等问题往往令同学们无所适从。这个时候,一位对职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着清晰深刻认识的老师的帮助就显得极为重要。一个老师若能在学生职业规划过程中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并且提出中肯准确的建议,对学生的帮助将是巨大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在这方面有所缺失,即使有学校有相关的课程和机构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更遑论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了,大部分同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老师们在作为职业道路的先行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各位老师今天在教学、研究或者临床工作中的职业状态就是我们明天的写照,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需要,提供基本的职业规划指导。
  老师是昨天的学生,学生是明天的老师。医学的特点使大部分医学生都有机会在未来走上讲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下去,我们既要做人类肉体健康的维护者,也要做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是每一个医学生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医学生的荣耀。老师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必须在学习和未来的教学、科研或者临床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这种责任心是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具有并且传递下去的,也是我们奋斗一生的准则。只有把这种责任心传承下去,学生和老师才能一代比一代强,我们的教育才能结出越来越多的硕果,我们的教育才算成功的教育,医学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
第2个回答  2012-05-12
这太屌了吧。。看你自己的
第3个回答  2012-05-12
3000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