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章主要内容概括

如题所述

红楼梦第一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主要讲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宝玉是石头下凡。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又四处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
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她就是林黛玉。二是有个叫甄士隐的知识男士,有三岁的女孩英莲,视若掌上明珠。士隐有一天做白日梦,梦里看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8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一回主要讲了三件事:

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宝玉是石头下凡。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又四处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为报恩,发誓用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她就是林黛玉。

二是有个叫甄士隐的男士,有个三岁的女孩英莲,视若掌上明珠。士隐有一天做白日梦,梦里看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士隐看那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醒来后就忘了此梦。不久,士隐的女儿失踪,家又遭火灾,带着妻子投奔岳父,遭到岳父的白眼。一日,甄土隐听到了一疯跛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悲观厌世而出家。

三是穷知识分子贾雨村,常在甄家串门,被甄家丫头娇杏爱上。由于甄士隐的资助,贾雨村中举而做官。

扩展资料:

《红楼梦》故事主线为贾宝玉、林黛玉及薛宝钗三人的爱情与婚姻悲剧,以及贾宝玉亲戚贾府、史家、薛家、王家等四大家族的兴衰。作者创造了大观园这个理想世界,希望它长驻人间;另一方面他又无情地写出,现实世界的力量不断摧残理想世界,直至它完全毁灭。

从71回开始,作者已开始布置大观园理想世界的幻灭,73回绣春囊的出现,正象征大观园的开始堕落。曹雪芹原著的结局,是大观园清净世界的破灭,人物身份地位的颠倒。例如原有洁癖的妙玉,在原著结局中却沦落风尘,最为不堪。最爱干净的人物走到最龌龊的角落去,强烈的对照衬托了结局的悲惨。

人物简介

1、贾宝玉

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的性格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

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的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传统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

局。

2、林黛玉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前世为三生石边的一株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愿跟其下凡还尽眼泪。

今世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与贾府千金贾敏的独生女林黛玉,少时其母因病辞世,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后又因其父林如海思虑过重也因病身亡,黛玉便一直居住在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和神瑛侍者的转世贾宝玉真心相爱,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但这一段爱情因悲剧性的家族命运而遭到扼杀。

3、薛宝钗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冠(判词与黛玉合二为一,故不究一二),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大方典雅,举止雍容。她待人处事十分圆滑,受尽疼爱、敬重。她对官场。

4、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九,贾琏之妻,金陵四大家王家的小姐、贾家的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支撑着贾府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吃穿住行,老死病辞。为人处事也十分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是干过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楼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先以顽石补天不成的神话开篇,讲一块顽石由于女娲补天而炼制,但因多了一块而被废弃,业已通灵。一天听一僧一道谈论人间富贵,凡心一动,想下凡去享受。二位仙人便将其划作一块美玉,携之进入凡尘。历经几世几劫,石头回归青梗峰,遇见一位空空道人,遂求其将刻在身上的这一世沉浮传于世人,引出《红楼梦》
转说江南金陵甄士隐,家资殷丰,有一女名唤英莲。一日士隐午睡,却见一僧一道走来,讨论带什么东西去人间享福,说有一段风流公案,昔日离恨天有一棵绛珠仙草,奄奄一息,神瑛侍者见此草风流袅娜,凡心一动,溉之以甘泉,却因此被贬下人间。仙草终日修得个女体,也下凡去报恩,只愿将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他,以报滴水之恩。士隐正待上前一问,却是一梦。醒来抱了女儿玩耍,却见一个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走来,要士隐将英莲舍与他。士隐哪里肯依,和尚道士遂云: “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放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士隐正欲相问,二人却说,三劫后必然相见。
此时有个落魄书生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中,时常找士隐聊天,常露自己不得志之意。一名叫娇杏的丫头偶尔回头看到了贾雨村,后者便认为丫头有意与他,存了心。士隐出钱供雨村赶考。
这日元宵佳节,仆人霍启带了英莲看花灯,不料小解的工夫,英莲被人抱走。霍启不敢回家,便逃走了。士隐见女儿与仆人不归,料到不好。不想是夜隔壁葫芦庙着了大火,把士隐家烧得一干二净。无法,值得投奔岳丈家,这士隐的身体便不好了,谁料岳丈也是势利眼,见女儿女婿家道中落,便时常冷言冷语。
这日,士隐到外面散心,见一个跛足道人唱了一个《好了歌》,悟出了人世不过从好到了,便为之作注,从此跟随道士云游去了
岳丈封肃见女婿走了,女儿悲痛,却无可奈何。忽听新到任的太爷要见自己,急忙出来。却是当日的贾雨村,雨村听说甄家遭遇后伤感了一阵,便向甄家娘子讨丫头娇杏作妾,当晚一台小轿抬了过去。谁知一年生了一子,不到半年,贾雨村原配去世,娇杏扶了正,道是: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了,第一回截止到岳丈封肃听叫出门止。
第一回是整个红楼梦的全概,有几个人名谐音: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甄英莲——真应怜(即后来的香菱),霍启——祸起,娇杏——侥幸
甄士隐家由盛及衰的过程也就预示着贾家由盛及衰的过程,揭示了红楼梦第一个层面,即封建家族的灭亡;
甄士隐注的《好了歌》是全文的主题,揭示了《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即世事由色到空,由好到了的悲剧意义
第二个悲剧层面是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性格悲剧,主要体现在后面宝黛爱情上
红楼梦整个的结构是顽石——美玉——顽石,所以开篇的女娲补天的神话尤其重要;第二个神话是报恩的神话,绛珠仙草即林黛玉,神瑛侍者即贾宝玉。
第一回最重要的内容我认为就是《好了歌》和甄士隐的注解,建议你去看一看,十分有启发意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03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一回主要讲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宝玉是石头下凡。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又四处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
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她就是林黛玉。二是有个叫甄士隐的知识男士,有三岁的女孩英莲,视若掌上明珠。士隐有一天做白日梦,梦里看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角色简介:
1、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2、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第4个回答  2020-08-29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一回主要讲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历。宝玉是石头下凡。这块石头因“无材补天”被女娲抛弃在青埂峰下,又四处游荡,到警幻仙子处做了神瑛侍者,遇见一株绛珠仙草,日日为她灌溉甘露,后来又被一僧一道携了投胎下凡做人,他就是贾宝玉。
那株绛珠仙草也跟了石头下凡,她就是林黛玉。二是有个叫甄士隐的知识男士,有三岁的女孩英莲,视若掌上明珠。士隐有一天做白日梦,梦里看见一僧一道携着一块美玉去投胎。
扩展资料
该回主要角色简介:
1、贾宝玉——荣国府衔玉而诞的公子,前世真身为赤霞宫神瑛侍者,现世贾政与王夫人之次子。他作为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出身不凡,聪明灵秀,阖府捧为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厚望,他却走上了叛逆之路,痛恨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学,给那些读书做官的人起名“国贼禄蠹”。
他不喜欢“正经书”,却偏爱《牡丹亭》《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终日与家里的女孩们厮混,爱她们美丽纯洁,伤悼她们的薄命悲剧。
2、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冠。林如海与贾敏之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荣国府。她生性孤傲,多愁善感,才思敏捷。她与宝玉真心相爱,是宝玉反抗封建礼教的同盟,是自由恋爱的坚定追求者。她是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
她美得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更具艺术魅力的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有多方面的才能,身上还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编辑于 2019-04-03
查看全部3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慈禧为什么一定要杀珍妃?
慈禧为什么一定要杀掉珍妃,向来说法各异,有人说是观念之争,有人说是纲常之悖,但说到底,还是皇族千百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