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那些???

如题所述

  冬至节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30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第2个回答  2019-07-30

民俗二三事

详情
    官方电话
第3个回答  2006-02-27
1月1日 元旦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3月12日 植树节
3月15日 国际保护消费者权益日
3月23日 世界气象日
4月4日 清明节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5月4日 中国青年节
5月8日 世界红十字日
5月12日 国际护士节
5月14日 母亲节
5月17日 世界电脑日
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6月26日 国际禁毒日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纪念日、香港回归纪念日、世界建筑日
8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6日 七巧节
8月13日 父亲节
9月8日 国际扫盲日
9月10日 中国教师节
9月16日 国际和平节
9月20日 全国爱牙日
9月27日 世界旅游日、国际聋人节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世界音乐日
10月5日 世界住房日
10月9日 世界邮政日
10月14日 世界标准日
10月16日 世界粮食日
10月24日 联合国日
12月1日 世界爱滋病日
12月5日 国际志愿者人员日
12月10日 世界人权日
12月20日 澳门回归纪念日
12月25日 圣诞节
第4个回答  2006-03-07
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年)
农历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农历正月十五 上元节 (元宵节)
农历二月初二 春龙节 (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四月初四 寒食节
农历四月初五 清明节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农历六月初六 天贶节 (姑姑节)
农历七月初七 乞巧节 (七夕)(女儿节)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鬼节)(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三十 地藏节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八月节)(团圆节)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 (祭祖节)(十月朝)
农历十月十五 下元节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二十三 冬至
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 小年
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夕

另外:关于元旦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参考资料:http://cn.netor.com/know/tcustom/tclass.asp?tclassid=1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