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把我的作文写好?

如题所述

【怎么才能写好作文】
如今,作文已成为人们必备的一个工具,但怎样写好作文呢?
一、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等于是一篇好作文的开端,题目要新颖,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
二、开头、结尾
文章的开头是龙头,结尾则是凤尾.开头多种多样,一旦想出好开头,笔头的文思就会源源流出.常见开头有以下几种:1、开门见山.2、提问引人关注.3、概括揭示.4、描写环境.5、倒叙,制造悬念.这样,才会制造一个好开头,才是一篇好文章的开端.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结尾也是其文章精华之处,有的结尾发人深思,有的结尾自然收笔,有的结尾刁钻古怪,耐人回味,还有的结尾,要挑选一种比较与文章相配的结尾来写,收笔也美观大方.
三、用词妥当,修辞正确
用词妥当,会使文章显得更丰满、具体.一篇文章,平淡无奇,加上几个修饰词,才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同时要注意库存,把好词好句印在脑子里,才会活学活用,还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条理清楚,合乎逻辑
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注意条理,文章不能文不对题,杂乱无章,最好的办法就是列提纲,脑子里有这么一个轮廓,再细细描绘.描绘过程中,要现实,不能写什么“公鸡下蛋”之类的,否则会闹笑话.还要注意标点,不能乱点,标点也有标点的规律,该停顿就停顿,该省略就省略.
五、巧设布局,详略得当
一篇文章到手,就得定个布局,这怎么写,那怎么写.这个布局好比一个猪肚,很多很大,但也有详略,如果没有详略,文章就显得干巴巴的,只有一个骨架,像流水帐,因此,不能犯这个毛病.
这就是作文的五点,我概栝了一下,我想作文做到这五点,就没什么大难了.
作文重在真实.真情实感是可以打动人的.我总结写好作文的方法如下
1考场作文
在考场上,写作文的方法略有不同.首先要根据所给范围确定自己所要选择的角度.角度以积极向上,新颖为宜;其次命题,对于一篇话题作文,题目若能显露出中心而又不太过直白,那么就差不多了;再者正文,很多人喜欢在开头结尾上大下文章.其实还应就文章的基调而定.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直接叙事,也有不错的效果.细节上,注重描写和修辞,但不要大篇幅,安排巧妙的文章往往可以制胜
2生活随笔
生活随笔要写出心里最原始的感受,不需要刻意的修饰.但是也要注意顺序的清晰性与语言的准确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09
一个朋友教了十年语文,接手过许多的孩子,总是遇到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很多孩子的作文都不过关,一提写作文就头痛,无论是字数还是用词或者谋篇布局都差强人意。通过摸索,对这些孩子的作文教学,必须完全抛开教科书的模式,重新建立一套作文教学体系,于是就有了这些教案,经过多年实践,还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将作文教案转载来供家长们参考。
入门篇,第一课,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观察事物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45分钟左右,根据孩子实际可灵活调整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事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式:妈妈先列出特征项目(如形状、颜色等),再让孩子举出词语,看看他(她)能说出几个词来,妈妈也可一旁提示。
(1)视觉形象(眼能看到的):
整体轮廓:高、矮、胖、瘦、厚、薄、大、小
形状:平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扇形、五角星形等等
立体——长方体、正方体、圆锥体、棱椎体、圆柱体、台体、球体、球冠等等
颜色:黑、赤、橙、黄、绿、青、蓝、紫、白、褐、灰、红
光泽:明亮——黑暗、鲜艳——灰暗、灿烂——阴暗、枯燥——滋润、干燥——湿润、粗糙——细腻等等
状态:老(苍老)、嫩(娇嫩、鲜嫩)、新(崭新、全新、七成新)、旧(陈旧、半新旧)
速度:快(迅速)——慢(缓慢)
(2)触觉形象(手能摸到的)
质地:软——硬、韧——脆、坚硬——柔软、结实——松弛、浓稠——稀薄、粗糙——光滑、粘稠——干爽
温度:冷——热、温暖——寒冷、热——凉、烫——冰
(3)嗅觉形象(鼻子能闻到的)
气味:香——臭
(4)味觉形象(嘴能尝到的)
味道:酸、甜、苦、辣
(5)听觉形象(耳朵能听到的)
声音:嘈杂——悦耳、大声——小声、尖叫、哭声、笑声、还有其他象声词如哈哈、嘎嘎等
二、事物特征的最基本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拿出一个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让孩子按照前面的特征顺序逐个进行描写训练,妈妈可以先举例子
1、用形容词
前面阐述事物特征的例词基本说都是形容词
2、用比喻句
例如:瘦得象根火柴棒;圆圆的象个皮球;红红的象火一样;鲜嫩鲜嫩的,就象刚出芽的树叶;跑得象箭一样快;等等
3、作比较
例如: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但却要瘦很多;西瓜圆圆的,有点象皮球,可是它还穿这绿色的花衣服;等等
三、作业布置:
拿出两种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让孩子调动五官,按照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的顺序全面观察、摸捏、品尝,一边观察,一边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然后通过形容词、比喻句、作比较的方式对刚才记录的内容进行润色,最后整理成一篇观察日记
第二课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
入门篇 第二课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知道有物可写
教学重点:对人物外貌内容按顺序细分
课时:45分钟左右(各位妈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后的都不再注时间)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外貌的细分
教学方法:妈妈可以自己或孩子(照着镜子)作为描写对象,同时选择几张不同人物的相片作为比较对象,指导孩子依次按照下列项目的顺序进行描写
(一)、整体轮廓
外形:例词—高(高大、魁梧、修长等)、矮(矮小、敦实、娇小等)、胖(肥胖、胖乎乎等)、瘦(瘦弱、苗条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运用形容、比喻、比较、夸张等手法,如“胖得象头小肥猪”,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体质:例词—强健、硬朗、结实、壮实、丰满、单薄、纤弱、羸弱、虎背熊腰、铁塔般等
(二)、头部
1、脸:例词—瓜子脸、四方脸、国字脸、薄饼脸、橘子脸、茄子脸、马脸、英俊、漂亮、美丽、亮丽、丑陋等
2、发:例词—长发、短发、卷发、披肩发、板寸、白发(银发、华发、白发斑斑等)、黑发、黄发等
3、眉:例词—浓眉、剑眉、粗眉、卧蚕眉、月峨眉、柳叶眉、弯月眉、吊梢眉等
4、眼:例词—三角眼、猫眼、凤眼、媚眼、鱼尾眼、牛眼、铜锣眼、鼠眼等
5、鼻:例词—鹰钩鼻、酒糟鼻、蒜头鼻、高鼻梁、塌鼻子、朝天鼻、玉石鼻等
6、口:例词—厚唇、薄唇、朱唇、绛唇、樱桃小嘴、尖嘴猴腮、大嘴巴等
7、牙:例词—洁白、黄黑、整齐、杂乱、暴牙、虎牙、尖牙、犬牙等
8、耳:例词—招风耳、卷耳、大耳廓、长耳垂、猫耳等
(三)、身体
1、脖子:修长、纤细、粗短、粗壮、天鹅颈、猪脖子、鸭脖子等
2、肩膀:厚实、薄弱、圆滑、尖削、宽厚等
3、胸脯:丰满、高耸、狭窄、开阔、扁平等
4、背:阔背、猿背、虎背、驼背等
5、腰:粗腰、细腰、蜂腰、水桶腰等
6、腹:大腹便便、大肚子、大肚腩等
7、臀:肥臀、高翘、瘦削、扁平、圆滚滚等
(四)、四肢
1、手:臂—丰腴、粗壮、枯瘦、玉笋般等;腕—白皙、肥胖、干枯等;掌—蒲团大手、布满硬茧、铁钳般等;指—细嫩、白净、纤细、枯瘦、葱跟般等
2、脚:大腿—丰满、粗壮、枯瘦、结实等;小腿—粗短、修长、纤小、肥嘟嘟等;脚掌—肥厚、扁平、宽大、窄小、象鸭掌、象鹿蹄等;脚趾—肥短、秀气、粗大、修长、细小、短小等
(五)、肌肤
1、肌肉:结实、发达、松弛、肥胖、精悍等
2、皮肤:细腻、粗糙、光滑、暗淡、枯黄、圆润、滋润、油光闪闪、皱纹很深等
(六)、服饰
从头到脚有:帽子、发夹、发结、耳环、项链、领结、领带、衣服、手表、手套、戒指、裤子、裙子、袜子、鞋子等
(温馨提示:妈妈可以让孩子从形状、颜色、质地几个方面对实物进行记录,然后再修辞润色)
二、课内练笔——题目《看我长得多(漂亮、帅、酷等)》
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对照镜子中的自己,按照上面的顺序,一边观察,一边做简单记录,然后整理成文
(一)、按顺序做记录:让孩子用形容词细致地记录,不要漏过项目
(二)、写好作文模板:妈妈先给孩子提供作文模板,让孩子将刚才记录的内容写在对应的段落
作文模板:第一段:整体轮廓 肌肤
第二段:头部
第三段:服饰 身体
第四段:四肢
第五段:孩子对自己外貌的简单评价(欣赏、骄傲、沮丧都可以)
(三)、第一步润色:让孩子挑出一部分记录的词语,通过比喻进行扩展,注意拿来比喻的事物要与比喻对象有相同点。
(四)、第二步润色:让孩子将自己的外貌与父母的外貌进行比较,将比较的内容写进作文中去。
(五)、第三步润色:让孩子用朗读的方式将全文检查一下,理顺语气,让语句通顺,上下文之间有衔接
(六)、作文完成,给孩子“啵”一个吧。
温馨提示:各位家长在指导的过程绝对不要急躁,更不要打骂,否则很难顺利地将课程讲授,只要孩子有点表现(比如说出了好词)就要及时表扬(可以口头表扬,按目标完成了较大的项目如写好了作文,则可实物犒赏),即使孩子实际上一点突出表现都没有,也要找出一个来进行表扬,因为他(她)在弱项面前最需要的是您的肯定。另外,目标不要太高,一点一点提高,只要孩子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有减轻就非常OK了,否则您和孩子都会很累。当然,也不能任之由之或者完全放弃。
入门篇 第三课 人物描写#神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神态描写的基本要领
教学重点:通过五官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某一神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什么是神态教学方法:妈妈先解说,每个方面举一两个例子,然后让孩子顺着思路举例,能举几个是几个,不要强求。(备注:这个内容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跟他(她)简单解说,低年级孩子不要求,但讲课的妈妈自己必须有所了解。)
1、名词解释:神,这里指神气和表情;态,这里指态度;神态,即人物的神气、表情和态度。
2、举例:神气
{正面:满面春风、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等
负面: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气急败坏、失魂落魄、气势汹汹、歇斯底里等表情
{正面:兴奋、欢喜、得意、安详、大方、慈祥、稳重、妩媚等 负面:痛苦、悲伤、失望、烦躁、害羞、生硬、凶恶、轻浮等态度{正面:友善、慈和、热情、尊敬、严肃、认真等
负面:凶狠、粗暴、冷淡、轻视、滑稽、浮躁等3、神态的外在表现:主要通过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牙齿、舌头、耳朵和面部肌肉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所以,神态描写实际上就是动态的肖像描写。
二、照图说话
教学方法:
妈妈找到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让孩子指出图片头像是那一类神态(如开心、生气、害羞等等),然后要求他(她)认真观察,说出眉毛、眼睛等的变化情况,每说完一个头像,便将刚才的话写下来。
注意事项:准确、生动、形象、传神
准确——指描写要符合观察到的事实;
生动——指描写要抓住微小的细节变化;
形象——用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传神——抓住重点(最显眼和突出的地方),适当夸张。
三、实际操练
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随身携带笔和小本本,选取一个具体的人物,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也可以是同学朋友等熟悉的人,或者是街头随便逮一个陌生人,认真观察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随时记录下来。督促一星期左右,让他(她)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入门篇 第四课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将大动作分解成一系列小动作的训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动作的描述——动词 修饰语
教学方法:妈妈在每个小项目中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口述例句,然后指出其中的动词和修饰语,然后让孩子做一个动作并用文字造句,着重标示出动词和修饰语。(具体动作和句子由各自的教学环境确定,是“即兴表演”。)
1、方向 动词:例子: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转了个身。
2、轻重 动词:例子:他的拳头重重地打在了墙上;妈妈轻轻地摸了摸囡囡的头。
3、动词 数量:例子:他迅速地后退了几步;我踢了他一脚。
4、快慢 动词:例子: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被吓得马上跳了起来。
5、程度 动词:例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手。
6、质量 动词:例子:他麻利地拆开了包裹;我一个漂亮的转身躲开了狗狗的攻击。
7、比喻 动词:例子:球象箭一样飞了出去;她象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奔跑、跳跃。
二、动作的细分
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动作,一边演示,一边让孩子注意发出动作的是身体的那一个部位(手、脚、头、腰等),以及这个动作的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然后记录下来造句、润色。
(补充说明:许多孩子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观察的原因又主要是不懂得怎么样去观察,因为他们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感性的,思路很难有一个清晰的途径,所以家长应该在平时就进行有效的引导。我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教科书只是说观察如何如何重要,却没有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化的观察能力训练指导,于是才另辟蹊径,以观察能力的训练为入门作文的中心。)
范例:
削苹果
妈妈开始削苹果了,只见她左手捏着苹果,右手拿着一把水果刀,水果刀的刀口对准苹果的“额头”“亲”了一口,妈妈的右手手腕稍稍一偏,再轻轻地沿着苹果弯弯的“额头”转动起来,于是就有一片苹果皮离开果肉翘了起来;接下来,妈妈的左手慢慢地转动手中的苹果,拿刀的右手均匀地用力,苹果皮便象纸条一样,一圈一圈地离开果肉;不一会儿,一个水灵灵的苹果就削好了。
三、连续性动作描写
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事务,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饭等,这些事务都是由一系列较大的动作组成的连续性动作,而每一个较大的动作又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小动作,每个小动作都有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来修辞。妈妈可以先示范,让孩子观察各个动作要领并作简单笔录,再让孩子自己操作加深印象,最后将整个事务用文字表达出来。
范例:
我来到厨房烧小菜了。我打开煤气灶,放上铁锅,倒入少些菜油。过了一会儿,油开始冒烟了,我就把刀豆倒下去,用铁铲翻了几下,就把浇好的肉骨头放进去,又放了一些水。接着,我放了一些调料,盖上锅盖让它烧。
过了两分钟,我把火关小一些,再让它烧。又过了五分钟,爸爸说:“差不多了。”我就去揭开锅盖,放一些味精,又拌了几下,我就把刀豆烧肉骨头盛起放在碗里,端到了菜桌上。
入门篇 第五课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语言描写的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说话时的情景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妈妈跟孩子简单解说一下就行了。
语言:简单地说,语言就是人说出来的话,包括对话和独白,对话为人物之间的交谈,独白即是自言自语。
语言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写好说话内容的几个简单技巧
教学方法:妈妈先说几个词,然后让孩子接龙,看他(她)能说出几个,妈妈可以补充,举造句的例子也是如此。
特别提醒:下面这些词语在整篇作文中要用得适当,不要用得太多让人觉得太花哨,关键时候用一两个就够了。
1、运用语气词、象声词、感叹词
用在句首的词有:喂、哎、咦、、嗯、哼、唉、呸、哇、哎呀、哇噻等等
用在句尾的词有:啊、呀、呢、吗、哈哈、呵呵、呜呜、嘿嘿、啦等等
例子:“喂,你到哪里去?”“哦——,我去领奖,中大奖啦!”
2、运用一些方言、土语或特定语言
例子:方言——“唔该,去天河城点走哇?”一个老大爷问街上的保安。
土语——“跟他说话,真是鸡同鸭讲,一点都说不来啊。”
特定语言——“菜鸟一个!”“哇噻,发现一个青蛙!”
3、套用一些成语、歇后语
例子:成语——“说起我家那小子,那可真是一表人才、万里挑一,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代天骄啊!”
歇后语——“一点到他的痛处,他就好像屁股底上安了弹簧——一蹦老高,反应大得很咧!”
4、特殊字音的注解
例子:“OK,长城,Very Good!(牛,长城真牛!)”一个外国老头兴奋地喊道。
三、写活说话人的几个方法:
教学方法:妈妈在举例子的时候辅之于相应的动作、表情等,对例子的选择,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外造个句子,讲完例子之后,再让孩子模仿造句2~4个句子。
1、对话 动作:
例子:老师走上讲台,放下课本,喊道:“上课!”
2、对话 表情:
例子:“我错了。”小明低着头,满脸通红。
3、对话 心理:
例子: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不由长叹:“好惨啊!”
4、对话 语气:
例子:“大小姐,你怎么啦?嘴巴翘得那么高?”妈妈嘻嘻笑道。
5、对话 语调:
例子:“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老狼恶狠狠地咆哮。
6、对话 音质:
例子:“阿姨,那边的花好好看喔!”一个清脆的童音在我耳边响起。
四、对话内容要紧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情景
1、解说
教学方法:妈妈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转述下面的内容。同时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比如家人、邻居、同学、朋友的性格特征和他们说的一些话,让孩子有更切实际的感受和理解。
言为心声,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遇到同一件事,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说出的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平时就要留意不同性格的人说的话,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把人写活;另外,同样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情景所说的话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多多留意。
例子:情景——教室门不知被谁打了一个大洞,以下是各人的对话:
“是谁?是谁踢坏的?”一向慈和的班主任刘老师瞪着眼吆喝道。
“看我干嘛?”小勇小声嘀咕,“又不是我,我怎么知道。”
淘气鬼小明吐了吐舌头:“嘻嘻,谁又要倒大霉了!”
“老师!我知道。”“小燕子”紫云高高地举起了手,“是王军!”
“你放狗屁!我碰都没碰!”王军气得满脸通红,恶狠狠地朝紫云高喊。
2、练笔
教学方法:布置下题目后让孩子先写,大概10分钟左右,然后检查,先挑出优点表扬一下(比如很生动、很贴切等等),再跟孩子提一下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如词语的运用、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
情景题目范例:1、讲价钱;2、我做错了,妈妈很生气;3、我做对了,妈妈很开心等等
第2个回答  2017-04-09
你好是你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