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吏三别有什么特点? 三吏三别为什么能合称呢?

如题所述

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对战乱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官府残酷压迫和残暴兵役制的肆虐,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悲惨境况,揭露如此之深广峻切,描写得如此之真切沉重,再现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是史书所不曾记载的。“三吏”是指《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三别”是指《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前人曾经指出,杜甫常常“以时事入诗”,这六首诗便是“以时事入诗”的代表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5
想要了解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历史,而史书却索然无味,无法阅读下去,怎么办呢?细细体味杜甫的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对战乱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官府残酷压迫和残暴兵役制的肆虐,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悲惨境况,揭露如此之深广峻切,描写得如此之真切沉重,再现出历史的真实面貌,是史书所不曾记载的。“三吏”是指《新安吏》、《潼关吏》和《石壕吏》,“三别”是指《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前人曾经指出,杜甫常常“以时事入诗”,这六首诗便是“以时事入诗”的代表作。
一、“三吏”、“三别”产生的社会背景
了解这两组组诗的创作背景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在这六首诗的的原题下注有“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之语,点明了其时代背景。这些诗写作的时间是在唐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五年了,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中原一带兵事不息、烽火连绵,人民颠沛流离饱受战乱之苦,渴望能早日平定战乱,恢复生产和社会稳定。杜甫正是在这兵荒马乱之际离开华州去洛阳。他一路上目睹了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到处是紊乱与不安。在经过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时,更是看到了“老翁”、“中男”、“新娘”等人的愁眉苦脸、悲泣哀叹,他们在官吏的残暴驱使下,忍受极大痛苦和悲伤,但却无处申诉。这一切给了他强烈的震动,激起他内心深广的忧愤。759年3月,杜甫在回到华州之后,将他一路上感受到的人民的悲惨遭遇,经过艺术提炼,精心创作了这六首不朽的现实主义杰作。
二、“三吏”主要写的是征丁戍守
《新安吏》主要内容是写相州败后唐朝政府征兵益急的情况。前八句总叙点兵之事,中八句描写离别之苦,后八句叙述点兵之由。开头两句“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就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战争氛围,“喧呼”二字不但写出了官吏的凶狠粗暴,也容易使人想象到征人的痛苦悲愤。官府征兵,因“县小更无丁”可征,只得“次选中男行”来充数,杜甫眼见一群娃娃兵被拉入军中,可怜这些“绝短小”的娃娃们“何以守王城?”表现出杜甫的愤懑之情,眼前的惨景就连白水、青山也为之呜咽哭泣。送别的人悲泣痛哭,杜甫耐心地劝慰可怜的送行人“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但杜甫想到再这样也无济于事,安史叛军不平定,国家得不到统一,人民便无法安宁。于是在《新安吏》的后半段,作者笔锋一转,写出对出征的中男与送行亲人的慰藉之辞。勉励人们为了国家利益,还得积极参战,并宽慰应役的中男们:此次服役只不过是“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潼关吏》是杜甫根据自己从洛阳回华州任所途径潼关的见闻写成的。“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开头四句可以说是对筑城的士兵和潼关关防的总写。无数的士卒在辛勤地修筑工事,“草草”可以看出劳苦筑城的样子,前面加一“何”字,更流露出诗人无限赞叹的心情。“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这句话是杜甫故意问的,他的目的是带出三年前潼关曾经失守一事,从而引起人们对这次潼关防卫效能的关心与悬念。潼关吏回答杜甫的提问时显得胸有成竹,表现出了一种“胡来但自守”的决心和“艰难奋长戟”的气概,反映了守关将士昂扬的斗志。潼关吏的自信并没有使杜甫放松警惕,他在诗的结尾叮嘱道“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慎”字意味深长,它并非简单地指责哥舒翰的无能或失策,而是深刻地触及了多方面的历史教训,表现了诗人久久难以消磨的沉痛悲愤之感。
《石壕吏》中,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再现出县吏深夜抓丁的残暴。仇兆鳌说:“一家之中,父子、兄弟、子孙、姑媳,残酷至此,名不聊生极矣。”全诗一百二十字,字字叙事,在叙事中抒发诗人的情感。官吏深夜抓人已是常事,以致老翁一听到声音的第一反应便是“逾墙走”,只有老妪怯怯地“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活龙活现地勾勒出吏役抓丁时蛮横无理、狂吼怒骂的凶相和老妇哭哭啼啼、惶恐应付的惨象。在老妇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她的后人中现只剩下“乳下孙”,她请求官吏带走她,而别为难其他人。在国家危难之际,老妇只能忍痛负重。老妇家的悲痛遭遇和吏役抓人时的凶神恶煞像,反映了安史之乱时人民灾难深重的真实情况。
三、“三别”主要写的是生离死别
《新婚别》是新郎新娘离别前的泣别词,字字血,声声泪地控诉了唐王朝大量征兵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写出了当时女子嫁给征夫之后悲苦不堪的社会现实。“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河阳离家虽不算远,竟然已经成为与叛军控制区相邻的边境了,弦外之音,守边守到了河阳,边境竟到了自己的家门口,整个大唐帝国有如大厦之将倾,摇摇欲坠。诗中的新郎“暮婚晨告别”,使得新娘“沉痛迫中肠”,但是新娘深明大义,在国家危难之际,她没有绊住新郎的脚,相反地,她鼓励爱人去参军,离别时说:“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在表明了自己忠贞的意志的同时坚定了新郎参战的决心。
《垂老别》描写的是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愤而参军的故事,这又是一首老夫妇之间生离死别的诗。诗的开头“四郊未宁静,穷老不得安。”以直陈而起开门见山,表现了老人急于发泄心中的愤懑和积郁。从叙述中我们知道了老翁家的悲惨情况,家中只剩下老两口,仍免不了被征应役,在明知此去将不会再有回来希望的情况下,却仍然去宽慰倒在路旁啼哭送行的老伴,说:“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为了早日平叛,也为了为子孙报仇,于是他毅然“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旷野川原丹”,杜甫通过对呜咽的河水,抽泣的青山,冈峦上的烽火,旷野上的积尸的描写,沉痛地反映出国家的衰败,显示内心的无比凄凉。国家到了如此田地,老翁觉得自己应该去参军,虽然同老妻的离别让他悲痛欲绝,“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但是他毅然决定为国捐躯。
《无家别》描写的是一个死里逃生的士兵回到乡里后的情景。回到原本只有百余家的乡里,“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当他“荒村独荷锄”时,又要应征服役,此时已无家可别了。诗的最后两句可谓是“三吏”、“三别”的总结,“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此时已是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了。
四、“诗史”特征及诗人的矛盾的爱国情怀
杜甫的“三吏”、“三别”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当时社会真实情况的诗。当杜甫面对眼前的满目疮痍,名不聊生时,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正由于热爱祖国,杜甫一方面对人民所受兵役的痛苦表示无限同情,一方面又不得不含着眼泪劝勉人民忍受这些痛苦去承担兵役,效命疆场。”[4] “杜甫忧国,却不能因此而泯灭良知,回避眼前的事实;他忧民,却又不能因此背弃唐王朝的根本利益,因此只能在尖锐的矛盾中寻找折中的途径。”[5]当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杜甫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便是鼓励人民积极从军参战,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摆脱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才能拥有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