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文化苦旅 是 大散文 的代表作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2-06-14
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着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兼任教授。为当代美学专家、学者、散文家,亦为杰出的文化史研究者。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两书。他的散文题材多取自旅游名胜、历史人事所引发之今古人生、文化的反讽省思,寓意温良而笔触清新,常在一种温厚的亲切感下传达作家的情和理。有学者将朱自清、徐志摩之散文称为中国第一代散文的代表,余秋雨的作品则为第二代散文的精华之作。
大散文 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从文化视觉来关照表现对象,但与历史文化反思的作品相比在美学风格上往往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意的激情以及浑然一体的气度。代表作家及作品: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兴《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韩晗的《大国小城》等。 他们的散文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