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得大智慧,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中的大智慧,是指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扩展资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9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方法,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中的大智慧,是指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扩展资料:

佛教观点

1、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

2、缘起论

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

3、反对自杀

佛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更倡导护生。

4、反对末日邪说

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世界末日的说法。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21
佛教中的大智慧,既不是通常所说的“IQ”高;也不是全指通常所说的“EQ”高。通俗点说,佛教中的大智慧,是最根本的智慧,佛教中叫“般若”,许多学佛的人都能够念这句话:“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佛教中的般若智慧,就是指清净的心。只有心清净了,才能对宇宙万法一目了然,处理问题游刃有余。中国道家也有一句话,得道者“治大国,如烹小鲜”,而得道者,就是得到了清净的心,因为心中没有杂念,一切显现在眼前的东西,一看就知道其来龙去脉。
所以《金刚经》中讲,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实无所得”;《心经》中也讲“无智亦无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4-21
我们说佛法教育是大智慧。那么这个大智慧是如何体现的呢?
佛法教育的大智慧体此刻对宇宙和生命的重新认识上。
佛法教育认为宇宙实情是实境+虚境,而一般宇宙观则认为宇宙只是物质的(实境)。
佛法教育认为生命实情是实我+虚我,而一般宇宙观则认为生命只是物质的(实我)。
当人们能够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来看待宇宙和生命时,所体现出的认识和头脑方式相对仅限于物质宇宙(实境)的认识和头脑来说就会更全面,更正确,更趋近于真理。我们把这种认识和头脑称为大智慧。
在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当中,处于日新说的对宇宙的认识相关于处于地心说的对与宇宙的认识就是具有大智慧。因为处于日心说的人们能够站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来看待宇宙。他们的认识更趋近于真理。
佛法教育关于宇宙的认识超出了物质宇宙(实境)的范围。佛法教育关于我们生命的认识超出了物质生命(实我)的范围。所以我们说佛法教育是一种大智慧的教育。(详见《大生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