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 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的什么和什么

如题所述

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感悟。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巜登鹳雀楼》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楼看到的景象,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感悟。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原文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话译文: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09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后两句抒发诗人登楼时的(景色)和登楼时的(情感)。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要想看得远,就要站得高。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08
抒发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旷达胸襟与充满希望之情。
第3个回答  2020-10-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