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升高中语文课堂管理教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22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似实施了新课标,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实际上有效性并不高。那么,作为站在课改一线的我们,面对新课改,全新的理论,全新的教材,应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师角色的转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变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教师需要从过去单向的独白式表演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进而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使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个人秀”。在这种“独白”式的教学中,教师忠诚于学科知识,却背弃了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的表演,忽视的是学生的反应与参与;体现了独断与专制,忘却了民主与平等。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几乎“垄断”了课堂里的所有话语权,从而把学生置于“失语”的境地。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未必听得带劲,人的注意力有强有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太少的话,难免思想开小差。 二、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语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了解教学的真实起点,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一切知识的精神与力量源泉。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兴趣,任你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因为他缺少了一种学习的内驱力。但兴趣是不能强求的,要顺其自然、着力培养。兴趣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不断地强化和积累。为了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可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要求有一个大的演讲话题,让学生在此话题内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演讲,可以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可以讲笑话,进行成语接龙,讲身边的故事、校园新闻,说绕口令,即兴讲故事(随便找几个词语,编一个完整的故事)等。学生演讲充满个性而富有创造性,课前三分钟演讲成了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很好的舞台。实践证明,学生们也恰恰找到了这种感觉,使每一节课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成为学生的一种期待、一种满足。 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是声音、图像、文字等的组合,随着我校教学条件的改善,高一年级所有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结果的功效。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它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多媒体教学中也要避免一节课成为课件的展示,忽视对教材具体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忽视对诵读、语感的培养,限制学生的想象与创造。教师可把学生在生活中少接触、不易见到、无法体验的内容,借助多媒体的音像材料加以表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用来激发兴趣、渲染气氛、营造意境,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四、 重视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省时而高效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这样学习的结果是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别强,而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1.不排斥接受学习。任何一门基础性的科学,都有其特有的结构性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而不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轻易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说,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获得,而无探究的必要。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吸取更多的信息,达到更好的效果。此时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如果学生都用眼睛追着你,随着老师的思路专注思考,点点头,适时答出老师的问题,当老师与他眼神相碰的时候,学生的眼神里充满自信,我们心里会很高兴,因为他们学会了;相反,如果学生眉头紧锁,眼神中有一种疑惑,见到老师的眼神就避开,我们得到的信息反馈则是学生不会、没听懂,那么我们还要换个角度再讲解。不管怎样,学生整个思绪随教师思路亢奋的教学起伏也是一种互动,一气呵成也是一种互动,而且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互动。 2.重视探究学习。“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能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这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应等待,不应观望,更不应干自己的事情,而是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合作进程、讨论的焦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3)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五、调整课堂练习,进一步提高课内学习效率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1.增减练习的数量。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如每位学生独立练习有时可调整为分组练习,分组练习有时也可以调整为独立练习,让学生全员参与。有时还可以布置一些选择性练习,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调整练习的要求。在练习时,可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如一道应用题有时可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并比较几种方法,寻找自己比较满意的解法,有时可要求学生只要列式不要解答,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些调整措施均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但不要硬搬原有的教学方案。 3.变换练习的形式。在设计多样的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交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地方还要加以改正;有时可将应用题的列式并解答改为只列式不计算的形式,来节省时间;有时独立练习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这样交换练习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控课堂教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