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的佛教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敦煌莫高窟的社会与艺术价值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经变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

  敦煌艺术在社会价值方面也有充分体现。首先,壁画中以描写人物为主,因此,其中有大量的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不但历史风格各异,而且有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服饰纹样。这充分体现敦煌这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昔日的辉煌,这对我们现在研究古代服饰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在敦煌壁画中,还表现了历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如: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商贸;军事和体育方面的珍贵画面和史料;也是中国古代生活的写照;中国古代科技史的记录等等。另外,敦煌也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1000年间的中国古代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之上,不仅包括现今已看不到的事象,还包括流传到今天的民俗民风。由于纸绢绘画作品不易保存,宋代以前的民俗画真迹已绝无仅有,敦煌壁画堪称珍贵记录。

  1.图案艺术--

  图案在敦煌石窟中有装饰、间格,甚至营作气氛和空间感的作用。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中,有数不尽的图案,令人惊异于当时人的创造能力。而图案的美丑和变化,也能讲出一朝代艺术的盛衰,更使敦煌图案价值更上一层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藻井图案一(莫高窟第400窟)

  藻井是洞窟的窟顶,一般都画上十分精细的图案,有些更有飞天、神兽。本图的藻井的团心是一只金凤,外围四周是四条金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藻井图案二(莫高窟第323窟)

  藻井是洞窟的窟顶,中央是团花图案,外围是数重的花边;最外围的是模仿飘的围幕(称为垂幔)而与四坡的千佛图相连。

  2.飞天之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飞天(莫高窟第400窟)

  飞天是从印度经西域传入敦煌,是敦煌艺术中最生动活泼的形象,也是敦煌的象徵,她的东传反映了中西文化融合及绘画技法的发展。

  3.中外音乐交流--

  敦煌石窟所见的舞蹈有源自中国的清商伎、六腰舞等,有传自中亚的胡旋舞、胡腾舞等,还有天竺舞。舞姿和舞伎的编排,是供舞蹈创作者重要参考之一。从各地区、各民族舞蹈的出现,为研究中古时期,中国和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莫高窟 第22窟)

  4.中外舞蹈交流--

  唐玄宗爱看胡旋舞,顾名思义,来自胡地。北胡朝开始,外来舞蹈如何冲击或结合中国原有舞蹈风格,是中外文化交流和舞蹈研究者、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关心点,舞蹈的图像证据更是其中关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舞蹈(莫高窟第98窟)

  唐代敦煌的经变画里常有舞蹈的场面,多是描绘佛界的欢乐。其中多数可反映出唐代的歌舞实况。此图的舞蹈是出自华严经变。

  5.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史--

  唐宋以来,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类型,使中国艺术树立了特色,获得世界地位。敦煌壁画在宗教艺术的空间中,山水仍有出色的表现。并且因敦煌石窟延续时间长,由人大于山的风格到成熟的青绿山水,均有保存,大大有助于中国山水画史的探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盛唐青绿山水(莫高窟第172窟)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画种,现存唐代以前的山水画如凤毛麟角,敦煌壁画保存的山水画上承魏晋、下启宋元,尤其盛唐山水,举世所无。此图乃盛唐杰作。

  6.充满生命力的中国动物画--

  敦煌的动物画被中国美学家称为神魔性,奇领禽异兽的泼辣表现里透进了生命的原始境界。敦煌北朝动物画地想象和满壁流动感,确令人眼界大开,而唐代的则与今见唐画摹本精神相通,而件件均为真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一笔。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狩猎者与奔虎(莫高窟第249窟)

  狩猎者待赶至猛虎前才反身拉弓射虎,从而捕捉到最刺激、最紧张、最精彩的瞬间。这幅西魏作品的构图源自汉代画式。画面上人比山大,是魏晋时期的特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毒龙的故事(莫高窟第61窟)

  中国的龙在不同时代的表现方法各异,因而产生不同气势的龙之造形。晚唐和五代的龙四足比较长,身躯比较短,整体上给人有刚健威武的感觉,与明清的龙之造形区别较大。

  7.中外人物画交流--

  人物画在中国绘画中有重要的位置,而敦煌的人物画极丰富,光是供养人像已有8000余身,经变画中的人物更不计其数,具见犍陀罗艺术传入与中国固有人物画合流的多采面目。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都督夫人礼佛图临本(莫高窟第130窟)

  这是敦煌最美的唐代供养人画,且最前的都督夫人比真人还大。原画已残破,这是名画家段文杰的临摹作品,且带有研究复原性质。都督夫人、夫人女儿、奴婢的服饰打扮各各合身,主人面饰花钿,具见唐代风韵。

  8.古代建筑--

  敦煌石窟是建筑、绘画、塑像一体的,要充分体会敦煌的艺术,不能不留意敦煌的石窟建筑,更何况窟前木檐斗等,有存留甚少的唐宋遗构。至于壁画上的建筑物更是包罗有,包括西域房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佛光寺(莫高窟第61窟)

  巨大的五台山壁画上,寺院颇多,这间佛光寺却与中国名建筑学者梁思成(梁启超的长子)有一段著名佚话。梁思成在敦煌见到这间唐代名刹的图像,竟真的在山西五台山找到其建筑,可见敦煌壁画虽是艺术,也有很高的实际参考价值。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阿育王拜塔故事(莫高窟第323窟)

  公元前三世纪有著名的印度阿育王(下跪者),他祟信佛教,有次误拜了不属於佛教的石塔,石塔受不起佛教徒那份诚心,当场崩毁,以这种夸张的神怪故事,突显佛法无边和至尊的地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高楼和角楼(莫高窟第217窟)

  此图是出自盛唐的经变画,绘制时使用正确的透视,细部和装饰十分精细和准确,是研究中国唐代木构建筑的最佳图像之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昙延法师入宫的故事(莫高窟第323窟)

  昙延法师入宫,有一次登上御座,南面而坐,各殿外席地而坐的隋文帝君臣传授八戒。由此可见,南面而坐和朝北而坐是中国传统的君臣坐向,而隋代仍然流行席坐。

  9.彩塑艺术--

  敦煌有2000多身圆塑,1000多身影塑,三十几米到十多公分高的塑像俱多,延续一千多年,堪称世界之最。虽是佛教神像为主,但折射出人世的各种形象,尢为难得的是敷彩仍然鲜艳夺目,且与附近的壁画结合,画塑一体。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供养菩萨(第384窟)

  唐代菩萨有如宫娃之娇美,这身塑像是最著名的实证,意态身姿,令人恋慕。供养菩萨上身披天衣,下身著长裙,胡跪於莲台之上,面相庄严,虔诚合十,表现出清净心境,丽质冰肌,把东方特有的朴素含蓄之美表露无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佛龛尊像(莫高窟第323窟)

  佛龕尊像的塑像正中是坐佛,两旁是佛弟子和胁侍菩萨,这些塑像原是唐代塑造的,在清代重修和重彩,所以并不见唐代华丽而精致的衣饰图案。

  10. 佛教尊像绘画--

  尊像是佛教世界中的诸神圣众画像,是石窟中被崇拜的对象,是石窟中被崇拜的对像,也是敦煌画师心血精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大势至菩萨(莫高窟第217窟)

  大势至菩萨的法力和观世音不相伯仲,此壁画的大势至菩萨肌肤原本是雪白的,因时间久远,才变成黑灰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四坡的千佛(莫高窟第323窟)

  千佛的排列整齐有序,与南北两壁有丰富故事内客的壁画相比,前者静,后者动,使洞窟有一种不呆板的感觉,而且千佛的整齐有序,又启示人要有佛一样的心境宁静。

  11.佛陀生平与佛传艺术品的产生--

  对佛陀生平的描绘是印度原有的佛教艺术主题,也是了解佛陀生平的连环图故事图。

  佛传是佛陀的生平事迹,第61窟底部的屏风式壁画,表现佛传故事的一部分。壁画分为四屏绘画:左起第一屏的情节有四个,其中一个是燃灯佛降生,第二屏是童子离开雪山,求得莲花献佛,第三屏是人民迎接燃灯佛,第三屏画燃灯佛为童子授记将来成佛。

  12.中国古代生活百科全书--

  宗教世界的艺术,透射出现实世界的面目。佛教爱以故事形式讲经说理,为描绘现实世界创造了无限的空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吐蕃王(莫高窟第159窟)

  吐蕃即今天的西藏,从唐代开始西藏已经笃信佛教,吐蕃王的画像也出现在敦煌壁画中。敦煌现存人物像达三千,为研究中国肖像画技法和中古各阶层、各民族服装的重要资料。

  13.中国科技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打铁(榆林窟第3窟)

  图中可见唐代打铁已经使用很大的风箱,使温度大大提高,是锻打铁器和炼钢不可窍徙缺乏的工具。

  14.古代服饰研究--

  人物画众多使敦煌石窟成为服饰研究的重要对像,而敦煌的中古商贸大都会特色,为人物和服饰的多元创造了重要条件,数量多、历史长两项优势,使敦煌永远保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15.中古民风民俗--

  敦煌石窟可以说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1000年间的中古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上,不仅包括已消失的事象,还包括流传到今天的民俗民风。由于纸绢画不易保存,宋以前的民俗画真迹已绝无仅有。敦煌壁画堪珍贵纪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登山香客(莫高窟第61窟)

  每一年的诞期节日,中外信众从各地涌上五台山参拜。他们都经过五台山脚的山门,一步一步登上五台山,只有如此,才可以表达他们对宗教虔诚之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山旅小饭馆--龙泉店(莫高窟第61窟)

  显赫的名字:“龙泉店”,却是一家小小的饭馆。大概是家庭生意,大清早父子两人,正忙於在碾磨谷物,为登山香客准备丰富的午餐。

  16.古代中西交通--

  丝路商贸和朝山崇拜使古人不顾艰苦,开拓出交通路途,而所用工具及行旅场面,既是交通史也是科技史的纪录。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莫高窟第323窟)

  西汉初年张骞出使西域的任务和功绩,早有历史记载,但这壁画却告诉了您两件史上没有记载的事情:张骞(左下角首位下跪者)另一个重要任务是替汉武帝(中央骑马者)赴西域查明得自匈奴的两尊佛像(右上角甘泉宫内)名称,结果他远赴大夏国(图左上角)求真相。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石佛浮江故事(莫高窟第323窟)

  江中一条船,载了两个石佛。图中所见小船的构造,应是中国的内河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