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着中国现代诗歌早期创作的高峰

请高手回答
兄弟,我要的是一部作品。

  简述中国先锋诗歌文脉及早期代表人物

  所谓先锋,这里是指那些冲锋在时代前列的诗人,是前卫的诗人,具有超前意识,在一定程度和一定时期内遥控着诗歌,把握着诗歌的发展方向,探寻着诗歌创作方法与方式,深入个体生命与生存和历史生存的自觉,表达着现代社会中人的独立精神与人格、尊严、自由和心灵的分裂、痛楚、绝望和荒谬体验,呈现的是现代性或后现代性与人本主义思想.他们先是少数几人,后来才成为诗坛的中坚力量.他们创作的具有以上品质的诗歌,也就被认为是先锋诗歌.这就是我对先锋诗人及其诗歌的一种简单概括.

  我们谈到先锋诗歌,一般是指新生代诗歌,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第三代诗歌运动的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但是它是一个狭义上的定义,或说是对那个时期诗歌创作的即继“朦胧诗”之后的不同先锋诗潮的一个泛指.但从广义上说,即以我以上所说的标准,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还有些文脉和典型可以言说.

  新千年前后,在思想家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影响下,中国先锋诗歌理论界开始回溯和发掘被忽略或遗忘的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源始.即在"白洋淀诗群"完整挖掘和命名之后,挖掘到了“X小组”和“太阳纵队”,这样中国先锋诗歌就呈现了一条文脉清晰的发展路线: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X小组”到60年代中期的“太阳纵队”,中间由于文化大革命而缺席,接着是70年代中期的“白洋淀诗群”到后期的“《今天》派”,然后是80年代初期的“朦胧诗”,80年代后期的“新生代诗歌”,在先锋诗歌的缺席中进入90年代,93年前后出现了“想像力模式嬗变的诗歌”,到今天以至以后很长时间的后现代写作。在总结90年代先锋诗歌效果史时理论界用的是“知识分子写作”“民间立场”“个人写作”“中年写作”“叙事性”“中国话语场”“反讽意识”“互文性”等概念,因为过于复杂和93年前后诗歌的想像力模式向“历史想像力”(诗论家陈超语)模式转变,所以我简而言之为“想像力模式嬗变的诗歌”。

  由于篇幅的关系,我对以上各种流派不作整体的分析,下面我只简单地谈一下先锋诗歌早期的“X小组”和“太阳纵队”及代表人物和作品,未尽之处请诗友参阅我最近的讨论先锋诗歌的一些文章,请留意!

  1963年2月12日,以郭世英、张鹤慈、孙经武、叶蓉青(女)为成员的“X小组”成立,边缘人物还有牟敦白和金蝶等。共同创办了中国先锋文学史上的第一份民间手抄刊物《X》,由于历史原因,总共只出过三期。以活页的形式在朋友间流传,郭世英的《献给X》是其发刊词。他们提倡人的主体性,人的出路、尊严和权利,探寻现代艺术中人的异化境况和全新的文学修辞基础。1963年5有,“X小组”作为“反革命”案件被公安部侦破,郭世英、张鹤慈、孙经武被捕。1968年4月22日,郭世英在某农大四楼“窗口坠落死亡”,至于具体死因不明。当时审他的学生说是自杀,张郎郎,周国平等好友认为是谋杀。

  郭世英(1941。12。16--1968。4。22)生于重庆,是郭沫若与于立群的次子。诗作现存只有十余首,代表作有《一星期三天一天,两天,三天》《金杯》《浮影》《侣伴》《望着他》《送给香山之行》《我要海》及哲学随笔《论冲动与不安》。他的核心主题是具有独立精神的个人与当时压抑的社会历史语境的对抗,及由此带来的心灵分裂痛感绝望和荒诞体验,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思想。

  张鹤慈(1943。8-- )出身于学者世家,他的诗作大都散失,只有周国平先生保存了他的亲笔手抄诗四首,《我在慢慢地成长》《生日》《夜的素描》和纪念X小组与郭世英的《X,K》。

  X小组留给我们的是中国先锋诗歌源始模式:超前的对于生存困境和生命体验的尖锐开拓和追问,对诗艺的大胆探索和一腔虔诚,勾勒出先锋诗歌的精神面貌:人的觉醒,现代形式的探询,独立的艺术人格,地下写作及交流方式,奠基了中国先锋诗歌的诗艺与诗思的双重精神。

  1962年底或1963年初,由于张郎郎的长诗《燃烧的心》的结尾:“我们----太阳纵队!”而将由张郎郎张久兴张新华于植新张振州董沙贝等九人组成的诗歌小沙龙改名为太阳纵队,指导老师是陈布衣(张郎郎的母亲,延安时期的作家)和作家海默。1963年秋,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学巫鸿蒋定奥袁运生丁绍光等及校外的牟敦白,郭路生张寥寥邬枫等人也加入进来。《章程》是张郎郎起草的,封面也是他设计的,封面是铁栅,写着两个大红字----自由!1966年,张郎郎因为“非法组织‘太阳纵队’及刊物”和秘密集会等被公安部通缉,于逃跑中在友人王东白的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大字----相信未来!后来郭路生用此作题目,写下了名满天下的代表作《相信未来》。1978年,张郎郎被平反。

  张郎郎(1948。11。7---- )生于延安,是画家张仃和作家陈布衣之子。代表诗作有长诗《燃烧的心》和短诗集《鸽子》,大都散失,只由诗人万夏和潇潇查找到《鸽子》中的四首:《鸽子》《早晨》《恍惚》和《风景》,还有一本早期先锋诗歌艺术的回忆文章及文集《从故乡到天涯》。现担任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汉语教师,主要从事小说的散文创作。他的诗作基本属于意象--象征主义糸谱,喜欢用比喻和象征,再加上某种程度上的洛尔迦的现代遥曲和艾吕雅式的精美短诗的清丽与神奇影响,偏好用颜色来装饰诗歌,追求现代诗中的异质经验的相互包容构成的张力和承载力,表现现实与幻境的异质冲突,诗人复杂纠葛着的情感经验及现代社会中人的不安(混合着伤感痛惜高傲而又无畏地抗议的复杂心绪)与分裂,有反讽与现代性的自觉意识。

  食指,即郭路生(1948。11。21---- ),早期代表作有《鱼儿三部曲》《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命运》等,以精美的艺术形式,准确地反映了一代青年的向往失落与彷徨,得到何其芳的指点,使之有了纯正的诗歌语言和新格律体的形式。后期代表作有:《向青春告别》《在精神病院》《归宿》《人生舞台》《诗人命苦》《当你老了》《我的梦》《啊,尼采》《给北岛》等。他是一个与X小组,太阳纵队,白洋淀诗群,朦胧诗等都有渊源。由于他的诗作既表达了对理想对未来的急切渴望,又表达了对现实困境和挫败感的忧伤体验,两个声部平行展开与游走,再加上精纯的艺术语言及本土化的结构形式,他极少运用西方现代派的技巧与结构,远离现代派的创作,他又是军人出身,因此没有受到什么政治打击,他的作品是早期先锋诗歌中保存最为完整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08
en ,又查了一下。是九叶诗派。
2楼的的回答是乱搜索的。

朦胧诗派是新时期影响力最大的。\\

诗歌流派很多。你说的是现代主义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如果是现代诗歌,那1手 诗歌可代表不了。

对了,如果是早期创作高峰,应该是李金发的诗歌。比如《微雨》。现实主义你查找郭沫若,浪漫主义找xuzhimou,这都是代表人物。
第2个回答  2008-01-05
九叶派
代表着中国现代诗歌早期创作的高峰
第3个回答  2008-01-08
个人觉得九叶那集子被高估了。我觉得新月不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