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最后两句是说明了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雪要差一些,但是雪却没有梅花的香味。“三分”形容差的不多,“一段”将香气物质化,使人觉得香气可以测量。

原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南宋诗人卢梅坡《雪梅二首》

译文: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当作于宋末的一个初春日,梅花开放,作者赏玩之时。主要写梅与雪的特点,梅、雪与诗共同使得春意昂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句容易让人误解成“作完了诗,天正好下起了大雪”,实际的情况是触景生情,天下起了大雪,才写成了诗。诗的题目是《雪梅》,不能说雪还没下,就将咏雪的诗写好了。“诗成”之所以放在“天又雪”的前面,是因为受到诗歌格律的限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5
雪梅的最后两句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没有一个人全是优点,也没有人全是缺点。梅花虽然很香,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就是没有雪来的洁白;雪虽比梅花洁白,但也有它的缺点,就是缺少了梅花的清香。任何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全面,分析利弊,不能片面看问题,只看到某一点。
第2个回答  2019-10-17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第3个回答  2019-12-25
说明了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第4个回答  2019-10-17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
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