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器官在结构上有何联系?、、

如题所述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株植物的各种营养器官在结构和生理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体现着植株生活的整体性和生长相关性。现进一步阐述如下: 一、根、茎、叶之间维管组织的联系 1、根-茎的过渡区 种子萌发时,胚轴的一端发育为主根,另一端发育为主茎,二者之间通过下胚轴相连。然而根维管组织的初生结构的特点与茎维管组织的初生结构明显不同。所以,在根、茎的交界处,维管组织必须从一种形式逐渐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发生转变所在的部位称为过渡区,一般是在下胚轴的一定部位。 过渡区的结构非常复杂,各种植物又有不同的类型。 2、枝与叶之间维管束的联系 茎与叶的维管组织也是密切联系的。在茎的节部,维管组织的结构比节间部分复杂得多。因为有些维管束从茎内的维管柱斜出到茎的边缘,然后伸入叶柄进入叶片,组成反复分支的叶脉。进入叶的维管束,从茎中维管束分支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为止,这一段称为叶迹。也就是说叶迹就是进入叶的维管束在茎里的一段。每一个叶的叶迹数目随植物的种类而异,但对每一种植物来说是一定的。如双子叶植物中,常有三个叶迹。叶脱落后,在叶痕上可以看到叶迹的痕迹。在一个叶迹进入一个叶子位置的上方,出现一个没有维管束而被薄壁细胞所填充的区域,称为叶隙。 茎与枝的维管组织同样也是密切联系的。枝的维管束,同样是从主干的维管束分支出来的。主茎上维管束的分支通过皮层进入枝的部分,称为枝迹,每一枝的枝迹一般为两个。在枝迹上方,同样出现被薄壁细胞所填充的区域,称为枝隙。 可见,植物体营养器官的维管组织,从根通过过渡区与茎相连,再通过枝迹和叶迹与枝、叶相连,构成完整的维管系统。这种结构,保证了植物生活中所需的水分、矿质元素和有机物的输导和转移,并得到良好的机械支持作用。 二、营养器官之间主要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 (一)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输导和蒸腾 陆生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是从根尖的根毛区吸收。水分进入根毛后,一方面以细胞间渗透的方法依次通过幼根的表皮、皮层、内皮层、中柱鞘而进入导管中;另一方面由于植物地上部分,特别是绿叶的巨大蒸腾作用,产生强大的吸水力,由叶、茎、根的导管一直传到根毛区的细胞,使根毛区细胞的吸水力增加,不断地向土壤吸收水分。可见,根系的吸水活动与茎的输导和叶的蒸腾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质的制造、运输、利用和贮藏 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质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光合作用是从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主要过程,也是直接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唯一途径。叶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除少数供应本身利用外,都大量运输到根、茎、花、果、种子等器官中去。这种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这样,正在生长的茎、根等细胞就获得了光合产生的糖分。同时,根系合成的氨基酸、酰胺等含氮有机物也经筛管运输到地上部分。有机物的运输与呼吸作用密切相关,都要通过呼吸作用中形成的三磷酸腺苷(ATP)提供能量。有些植物具有贮藏大量有机物的能力,将叶片制造、运来的有机物积蓄于块茎、块根等贮藏器官以及结实器官的果实种子中。以上说明在植物体内有机营养物的制造、运输、利用和贮藏过程中,植物所进行的光合作用、输导作用、呼吸作用以及生长发育等各种生理功能都是相互依存的。同时植物的这些生理活动又与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统一协调。 (三)营养器官的生长相关性 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生长相关性——根条比率 “本固枝荣,根深叶茂”,这句话反映了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存在着生长相关性。植物的地上部分把光合产物和生理活跃性物质输送到根部去利用,而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矿质和氮素,及其合成的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又往上部输送,供给地上部分的需要。植物根系与枝叶之间生理上的密切相关,必然导致二者在生长上出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即根条比率。 2、主干与分枝的生长相关性——顶端优势 顶芽对腋芽、主根对侧根有抑制作用,也反映了器官的生长相关性。顶芽发育得好,主干就长得快,而腋芽却受到抑制,不能发育成新枝或发育得较慢。如果去掉顶芽,便可促使腋芽开放,发育为新枝。这种顶芽生长占优势、抑制腋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顶端优势的存在实质上是生长素对腋芽生长活动的抑制作用。主根对侧根也有类似的顶端优势。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 一年生植物进入生殖生长时,营养生长常因此中止或削弱,幼叶和茎不仅在果熟期减缓合成和停止输入光合产物,而且通过物质的重新分配,输出一部分积累的碳素与无机物。这一过程加速植株的衰老,最终导致植株死亡。而多年生植物仅将部分营养物质用于生殖生长,使结实枝条仍保持健壮,即使死亡,亦有新枝取代;或同时将部分营养物质转贮地下的贮藏根、根茎等处,仅地上部死亡,来年生长季仍能再度萌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6
植物的器官可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部分组成。其中:1、根是植物地下部分,主要起固着和吸收作用,同时还有合成和贮藏有机物,以及进行营养繁殖、输导的功能。当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后,就要将这些水分和养分输送到茎,叶,花,果等其他部分。2、茎是起输导作用和支持作用,通过茎能把根所吸收的物质,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也能把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产物,输送到植物体所需的各个地方,茎支撑植物体的叶、花、果实向四面空间伸展,支持植物体对风、雨、雪等不利自然条件的抵御。3、叶是长在植物的茎上起光合、呼吸、蒸腾、吸收作用。叶通过以上作用为植物提供所需养分、额外水分,通过茎传输到根、花、果实、种子等植物所需部分。以上,根、茎、叶统称为植物的营养器官。4、花是生殖器官,用于吸引昆虫动物来授粉,从而可以让植物传播后代的,花主要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它们都由叶演变而成。具有这四个部分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花经过雄雌蕊的传粉受精发育成果实。5、果实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复果三类。果实由果皮、种子组成,在发育过程中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当种子成熟后,则有助于种子的散布。果实和种子在成熟后散布各处,对植物种族的繁殖是极为重要的。6、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幼小的孢子体枣胚得到母体的保护,并从母体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各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上,花、果实、种子统称为植物的生殖器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