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绩怎么提高

如题所述

一、熟读课本

历史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把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纲的内容。因为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广西历史选择题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无策。

3、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很多同学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而是把笔记抄到书里,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有的同学还会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二、历史答题技巧:

1、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到当时的大背景来分析,不能主观认为。

2、善于利用材料。今年广西中历史材料题其实只要把那段很长的材料分点概括出来就可以拿到满分了。

3、术语运用准确,不罗嗦。很多同学答历史题轻易犯罗嗦的毛病。后来老师告诉我,历史标准答案中很少有叙述性的,都是下定义式的。所以答题要简练而到点,才能节省时间,并且让阅卷人更加"倾心",从而提高得分。

扩展资料:

学习历史的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设法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2、纵横比较法。比方说孔子是生活在公元前551-479,那么谁和他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了什么?又比如说华佗,他是医学家,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么在别的朝代,各有哪些医学家,他们有什么成就。列一个表格,以免遗漏。意思就是要突破书上课程设置的限制,系统地分析,对每个朝代、每个领域做个总结。

3、把学历史当成看故事。经常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或者电视剧,并且翻出课本对照看一看有哪些人物,他们有什么成就等。

4、脑子里放电影。当你闲下来的时候,比方说睡觉前、睡醒后、散步时,想一想课本上的内容,看看能想起什么,知识点都弄懂没有?没记住的,没懂的,赶紧看一下。到了第二天,再放电影,这样你记不住的,不懂的就会越来越少。

5、区分重点和主次。要把书中的每一点内容都记下来是不可能。比如要看某个人的生卒年,因为要知道他跟谁是同时代的人,他是哪个朝代的人,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就不要记这些,只要看了就行了,因为考试很少考到某个人的生卒年。相反,如果记住了某个人的生卒年,而不去比较他跟谁是同时代的人,那么纯粹的记住是没意义的。

6、多看多列年代纪事表。这主要是帮助记住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7、笔记很重要。记笔记是增强记忆的手段,也是对知识的提炼,便于复习。同时建议提前预习,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比较明了。

8、适当作息。已经头量脑涨,就不要再背了你可以到处走走,边走还可以边放放电影。

9、自己当当老师。设想自己如果是老师,会怎样去上这堂课,怎样去总结知识点。

10、及时做练习题。趁热打铁,当节的题目要马上做。

11、多看《百家讲坛》类的节目,可以在娱乐中学历史,何乐而不为。

12、向身边的人学习。我们身边有不少人是历史通,多跟他们接触,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1、熟悉教材

历史属于文科,所以高-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就是背书。 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学好历史的基础,特别是历史大事年表也要仔细背背,时间和历史事件顺序都要记好了,这样才能记得又快又牢。

高一学生要反复看教材,每个知识点都要背熟。高-学生可以合上书回忆各章节的内容,以此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记牢的部分就要再重新背诵。

2、培养学习兴趣

高一学生想要学好历史,就要先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如果喜欢这一料,自然就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样自然会提高成绩。相反,如果某科成绩差,特别讨厌这一科,即使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但是成绩也不一定会很高。

3、抓住历史框架

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不了解什么是框架。这也导致在学习历史的时候,会经常走一些弯道,也就不可能学好历史。高一学生要善于整理归纳历史知识点,完善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历史,历史成绩才能提高。

4、历史学习要精

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明白无论做多少题目,都是在巩固练习历史知识点。所以,高一学生不需要采取题海战术,只要踏踏实实的弄清楚每一道 题目比什么都强。历史做题主要是检验背书的效果,看是否掌握所有的知识点。所以,当题目不会做或是做错的时候,可以翻一番课本,对应每个知识点看哪里没有理解,务必弄懂下一次不要再错。



扩展资料: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纲的内容。因为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广西历史选择题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无策。

3、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很多同学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而是把笔记抄到书里,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有的同学还会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 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31
我提供你几个快速突破的办法!一试便知!首先,你应该大体知道各个朝代的概况。比如从夏朝开始,接着商朝,周朝(东西两朝),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期间西有大夏,西南大理,北面辽(契丹)和蒙古,东北金朝】明清,民国时期,至今。一般中考命题不难,首先你应该压住夏朝建立的历史意义。商朝迁都的影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孟旬,道家法家尤其是老子思想和韩非的思想。三国重点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晋朝要知道建立者,主要是东晋,几位书法家要切记。淝水之战是典型。南北朝知道即可,隋朝要点简单记,容易出现简答即隋唐大运河和隋朝的建立者。大唐是重点,通看,老师留的重点背。五代时期不必列为重点,知道有个诗家皇帝李煜。宋朝也是关键,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朝前期的励精图治,后期的皇帝无能,尤其是岳飞等英雄的抗金为重点。明朝,朱元璋励精图治,明朝的事件可按照老师的划重点背,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清朝,也是考题出的多的地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挥兵入关,洪承畴、吴三桂、多尔衮,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之前为重点,鸦片战争后也是重点。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不做重点,但是涉及国共两党的要多记。最后教你突破的关键就是一个人找个僻静的地方,出声的背诵,声音大些记得更快!不妨挑一道长的题来背诵。但是,背的时候要理解的背诵,就好像是在看你喜欢的小说!试一试,保你历史过关。努力!我就是这么样子突破成功的,考入高中最后进入大连一所高校的。
第3个回答  2019-10-30
你好,很高兴解答,我只能提供初高中的时候历史学习办法,就是每天早上背诵以及跟同学讨论。大概的方式方式就是早上背诵一些历史时间节点,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日积月累,就可以记住,另外让同桌来向你提问,看你记住的如何。
经过一段时间,你就发现你的成绩提高很多,文课主要还是背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30
我们要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比如说:我的目标是考试要考90分;我的计划是每天学习历史两小时。
105怎么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我们要在课上认真听讲,记笔记。课下可以读一些历史读物,看一些历史电视剧。复习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复习,我们可以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得知:复习节点是下课,晚自习,周末,月末,学期末。
当然努力学习的一切都需要对历史有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历史是什么和学好历史的重要性来培养对历史的兴趣。要培养对历史的兴趣,除了上面提到的方面之外,还有:多做题,多记忆,这样你就是最优秀的,因为你比他人更努力。
怎样记忆呢?其实理解是最佳的记忆方法。比如宗法制的概念:用父系血缘亲疏的远近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是抽象的概念,我们可以把他理解为:血缘离爹越近越吃香。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的人适合死记硬背,有的人适合理解记忆,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才会高效的进行学习。
END
相似回答